三下鄉(xiāng)· 張谷英村 | 孝友家風振谷英
? ? ? ? 2023年8月9日,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赴岳陽市張谷英村暑期社會實踐團就張氏族人如何踐行孝友文化進行深入調研。
? ? ? ??團隊首先跟隨張谷英村黨支部副書記、婦女聯(lián)合會主任袁艷來到張谷英村議事廳。該議事廳由張谷英第12 世孫張旭旦建于雍正年間,是張氏家族商議族中大事與處理內外糾紛的地方。議事廳天井的四角呈現(xiàn)外圓內方的設計,寓意對內堅守原則,對外通情達理,體現(xiàn)了張氏族人“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處事原則。

? ? ? ??隨后實踐團成員與袁艷一同來到張谷英孝廉家風傳承館觀看《家規(guī)族調 興家之本》紀錄片。袁艷分享道:“《勸孝歌》是村里人必須要學的,像我孫子才4歲半就會唱,這是張氏族人孝文化的傳承?!薄秳裥⒏琛废祻埞扔⒌?7代孫張錦山所作,繼承了儒家“尊、親”的核心理念。張氏族人尊親孝祖、友睦鄉(xiāng)鄰,形成了以“孝友家風”著稱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

? ? ? ? 接著,實踐團成員來到張谷英第23代孫張海懷家。作為村里吃第一口“旅游飯”的人,張海懷分享道:“首先要大力保護古建筑,其次要保護好村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最后是要重視旅游業(yè)的建設”。張谷英村不只是一座建筑博物館,也是一個富有生命力的生產生活場所。在這青山碧水間孕育出的孝友文化,也讓張谷英村旅游業(yè)煥發(fā)無限生機。那些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民居建筑,既是張谷英村人遮風擋雨的棲身之所,也是那些在“耕讀繼世,孝友傳家”熏陶中成長的張氏族人的精神歸宿。

? ? ? ? 最后在袁艷的帶領下,實踐團一行拜訪了張氏家族的族長——張勝利老人。他結合親身經歷,向實踐團成員們講解了“孝當先、和為貴、勤耕讀、崇廉潔”這一促進整個家族延綿不絕、生生不息的家訓族戒理念。他結合儒家“孝、和、勤、廉”的理念,從張谷英村的孝友文化實際出發(fā),鼓勵當代大學生要著眼于修身養(yǎng)性,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不負時代,不負華年。

? ? ? ? 張谷英村的家風文化作為其核心價值,是所有人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以孝敬父母為榮,以友善鄰里為任。這次走訪讓實踐團成員深入領略了張谷英村孝友文化的卓越價值,也將把這一寶貴的傳統(tǒng)價值觀帶回校園,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動鄉(xiāng)村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