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學步《漢書·敘傳上》
邯鄲學步
? ? ? ? ? ?《漢書.敘傳上》
【原文】
昔有學步于邯鄲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
【今譯】
相傳從前戰(zhàn)國時代,有個人到趙國的都城邯鄲,見到趙國人走路的姿勢模樣很好看,走法很優(yōu)美。
看了后十分羨慕,便學起來那里的人走路的步法。
他于是在邯鄲看著趙國人走路,并跟著人家學,卻連個大概的樣子也沒有學到,既沒有掌握人家步法的要領,又把自己原來的走法忘記了,結(jié)果他只好爬著回家。
【賞析】
一個人勤于向別人學習是應該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一定要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要懂得活學活用,靈活運用,不能一味盲目模仿,生搬硬套,形式地學習人家的樣子,陷入學習的誤區(qū),導致既學不成人家的優(yōu)點,又把自己的長處丟光了的嚴重后果。
“邯鄲學步”比喻模仿別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來會的東西也忘掉了。
氣閑神定可以得到護法神的保護,把握、堅持自己該堅持的,放空自己禁不住誘惑的大腦,靜下心來干自己該干的事,珍惜自己的精力、體力、和財力。
不必靠別人的腦子思考自己的人生,過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
【注釋】
《漢書》 —— 亦稱《前漢書》,
東漢班固(公元32 ~ 92年)撰。班固 —— 字孟堅,扶風安陵人(今陜西省咸陽市東)人,出身貴族,做過蘭臺(黃帝藏書的地方)令史。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共一百篇,分為一百二十卷,主要記載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百三十年的歷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