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器:“深海勇士”號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簡稱“深海勇士”,是我國第二臺深海載人潛水器,它的作業(yè)能力達到水下4500米。潛水器取名“深海勇士”,寓意是希望憑借它的出色發(fā)揮,像勇士一樣探索深海的奧秘。 2017年10月3日,“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試驗隊在南海完成全部海上試驗任務,勝利返航三亞港。2017年11月13日,中船重工第七零二研究所(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完成了對我國自主研發(fā)的4500米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海試后的拆檢,并通過了中國船級社(CCS)的建造入級檢驗。2017年12月1日,“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北京完成驗收,正式交付中國科學院深??茖W與工程研究所。2018年3月11日,中國自主研發(fā)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首次對公眾開放,播出了“深海勇士”號4500米載人潛水器于2017年8月至10月在南海進行首次載人深潛試驗的紀錄片。 2023年5月20日,國家文物局利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對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進行了第一次考古調查。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是“十二五”863計劃的重大研制任務,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702研究所牽頭、國內94家單位共同參與。 總設計師: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胡震。 控制系統(tǒng)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祝普強。 總指揮:中國科學院深??茖W與工程研究所劉心成。 研發(fā)團隊歷經(jīng)八年持續(xù)艱苦攻關,在“蛟龍”號研制與應用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中國載人深潛核心技術及關鍵部件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降低運維成本,有力推動深海裝備功能化、譜系化建設?!坝率刻枴备×Σ牧?、深海鋰電池、機械手全是中國自己研制的,國產(chǎn)化達到95%以上。這不僅讓潛器的成本大大降低,也讓國內很多生產(chǎn)和制造潛水器相關配件的廠商升級了產(chǎn)品水平。 2017年8月16日“探索一號”作業(yè)母船從碼頭出發(fā),到10月3日重新回到碼頭,“深海勇士”在海試的過程當中,完成了從50米到4500米,不同深度的總計28次下潛。 2017年10月3日,搭載著“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探索一號”作業(yè)母船和中國海監(jiān)海南省總隊中國海監(jiān)2168號警戒船,在南海完成“深海勇士”號的全部海上試驗后,勝利返航三亞港。 潛器在第一次試驗過程中一波三折,潛器回到母船進行檢查之后,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立刻進行檢修,因為在下潛坐底的過程中,潛器就開始莫名報警。檢查過后發(fā)現(xiàn)是電池的問題。除此之外,潛器的大腦部門——控制系統(tǒng),也檢查出問題。在50米階段,暴露了7項問題,都在海試團隊自己的努力下全部解決了。 2018年5月21日報道,“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器在水深1386米的海馬冷泉附近深海海域,成功獲取一只深海水虱樣品,這是我國首次在南海海域通過定向誘捕的方式捕獲到深海水虱。 2018年6月4日,“深海勇士”號結束為期2個多月的南海試驗性應用科考航次,返回三亞。 2019年3月10日,“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器隨“探索一號”科考船,經(jīng)過121天的艱苦奮戰(zhàn)圓滿完成了西南印度洋熱液科考航次(TS10航次)預定任務,順利返航海南三亞。 2020年3月10日,中科院“探索一號”科考船載著“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碼頭啟航。 2020年11月24日,“探索二號”科考船搭載著“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趕往新的海域,繼續(xù)進行接下來的相關科考任務。 2022年4月26日,“探索二號”科考船搭載著“深海勇士”號返航,完成2022年度南海北部典型區(qū)域海洋環(huán)境調查第一航段任務。 2022年5月11日,“探索二號”科考船搭載著“深海勇士”號返航,圓滿完成2022年度深海原位科學實驗站第一航段任務——深海原位實驗室在南海冷泉區(qū)的海試任務。 2022年6月24日,“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正式入駐三亞“崖州灣載人深潛工程實驗室”。 2022年9月25日“探索二號”搭載“深海勇士”號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返航,順利完成深海地質原位觀測及國產(chǎn)化裝備海試任務。 2022年9月,與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一同在南海1500米水深區(qū)域完成既定作業(yè)任務。本次聯(lián)合作業(yè)完成了水下實時定位、語音通信、目標搜索與回收、快速機動及協(xié)同作業(yè)等任務,摸清了兩臺載人潛水器聯(lián)合作業(yè)機制,提煉出聯(lián)合作業(yè)流程,制定出標準化聯(lián)合作業(yè)口令,總結出聯(lián)合作業(yè)注意事項等,為今后多臺潛水器聯(lián)合作業(yè)提供了經(jīng)驗。2022年9月16日,由海南省深海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組織的“深海深淵科考與裝備海試共享航次”順利起航,“探索二號”搭載著“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和60名科考人員,前往南海執(zhí)行科考任務。9月25日,“探索二號”搭載“深海勇士”號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返航,順利完成深海地質原位觀測及國產(chǎn)化裝備海試任務。10月25日,“探索二號”科考船搭載著“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返回三亞,“深海勇士”號完成第500次下潛。完成了大深度原位科學實驗站在海底的布設試驗。該航次主要任務是開展中科院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深海深淵智能技術及海底原位科學實驗站”所研制系列裝備的海試任務,以及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相關項目關鍵技術驗證工作。 2023年1月,“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用戶科學指導委員會公布2022年的數(shù)據(jù)顯示,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海上作業(yè)天數(shù)180天,連續(xù)第四年完成100次下潛,平均下潛深度1292.52米。 2023年5月20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利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對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進行了第一次考古調查,在沉船遺址核心堆積區(qū)西南角布放了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并進行了初步搜索調查和影像記錄,正式啟動了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古代沉船遺址的水下考古調查工作。 2023年6月16日,“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完成了第577次下潛任務,隨“探索一號”科考船返航。至此,針對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的第一階段地球物理調查工作已順利完成。 世界上海底最深的地方,深度超過一萬米。此次“深海勇士”號4500米海試成功,并不是我國自主研制載人潛水器的最終目標。我國已經(jīng)實施了11000米大深度載人潛水器項目,預計2020年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