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搞定英語長難句,要分而破之

在英語學習考試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又長又硬的句子,尤其是喜歡出現(xiàn)在第四個閱讀中。
如果與題設無關自然皆大歡喜,但是如果恰好是題設答案所在位置,那么有些學生可能就會歇斯底里了。
英語之劉將從長難句的“根”討論一下
如何分解;
如何分析;
如何提取關鍵信息
?
英語句子的“根”
無論是英語還是漢語,韓語,日語
在進行語義表述時
都是在描述:
“誰,做”
“誰,做,事/物”
“有,事/物”
誰:主語
做:動作
事/物:名詞
有:特殊結(jié)構(gòu),there be
只不過不同語言之間對于某些主體成分的位置有著不同的習慣。
“誰,做”“誰,做,事/物”“有,事/物”這3種表述就是英語或者說語言的“根”。
英語中所有的句子,都是這3種結(jié)構(gòu)的變體與衍生。
?
主系表He is a manager.
主系表He is mean.
主謂He smiled.
主謂賓He liked it.
主謂雙賓He told me a story.
主謂賓補He made me laughing.
祈使句(You) Go away.
祈使句,否定(You) Don't be nervous.
主系表,倒裝There is a cat.
?
上述5種簡單句句型,都可以在語義表述中找到對應的形式。
可能你會問:主系表沒有
如果有這種問題,說明你對于系表結(jié)構(gòu)還不是特別了解。
?
本質(zhì)上系表結(jié)構(gòu)就是動詞結(jié)構(gòu)
起到屬性或狀態(tài)的轉(zhuǎn)移指向的作用,說明主語的屬性狀態(tài)。
“他很友好”~“友好的”——>“他”
此時,漢語習慣省略“是”
“他是個老師”~“老師”——>“他”
此時,漢語又習慣加“是”
相對于將be動詞獨立出來看待,be動詞更應該被看做是一個另類的“助動詞”,他不輔助主動詞構(gòu)成謂語,其幫助構(gòu)成謂語的詞性是形容詞或者名詞。
另外,在進行時中,be doing中的be是被公認為助動詞的。
當be動詞與某些形容詞構(gòu)成系表結(jié)構(gòu)時,會使這個系表結(jié)構(gòu)動作化。
如:I'm sure that it will come true.
此句中sure,確定的,形容詞
“我確定那會成真的?!?/p>
這個句子是一個賓語從句,而我們經(jīng)常見到的賓語通常是在及物動詞或者介詞之后的。
恰巧,這里的be sure,從含義上保證了確定的表達,而在語法結(jié)構(gòu)上又充當了動詞的功能。
所以我們可得知,系表結(jié)構(gòu)即動詞結(jié)構(gòu)。
而本質(zhì)上,句子表達的最簡單單位就是,“誰,做”
?
句子長難,只是因為修飾成分過多
長難句,之所以難只是因為它“長”
上面說了,長難句有太多的修飾說明成分
如果把修飾成分先去掉是不是就“簡單”呢?
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你首先要搞清楚哪些結(jié)構(gòu)是修飾成分。
如果不行,那就反其道而行之。
把主體主謂/主謂賓/there be提煉出來。剩下的都是修飾?
但是在實際情況中,你很難直接這樣做。
因為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提煉主體,把目標拿來當手段可不是一個聰明的方法。
那么,我們就需要首先明確所有的修飾成分形式,以及一些標點的作用。
The key finding?of the study?was that when crowds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smaller groups that were allowed to have a discussion, the averages from these groups were more accurate than those from an equal number of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這是23年新高考英語①卷中的一句話。
其中有很多修飾成分,我們一一拿出來討論一下。
第一步,盡量在句首向后找到明確時態(tài)的謂語動詞。
was
第二步,分析主語。也就是謂語之前的名詞性結(jié)構(gòu)。
可能是一個名詞、代詞、非謂語(to do / doing)、主語從句(主要看連接詞就可以,從句內(nèi)容可以到翻譯的時候具體看)
此句中的主語為:
The key finding of the study
這么長一段可能對一些人而言還是比較復雜,那就先去掉修飾性的成分。
其中的介詞短語:of the study
那么主語只有The key finding
簡化后:The key finding?was that?when crowds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smaller groups that were allowed to have a discussion, the averages from these groups were more accurate than those from an equal number of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was that中存在that,可知that引導表語從句。
that之后的內(nèi)容看作另外的一個句子部分。
除此之外其他的從句也可以依靠連詞或者新的主謂結(jié)構(gòu)劃分開,成為不同的單句,方便觀察結(jié)構(gòu)成分。
①The key finding?was that?▍②when crowds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smaller groups?▍③that were allowed to have a discussion,?▍④the averages from these groups were more accurate than those from an equal number of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②when crowds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smaller groups
此句中的介詞短語與謂語部分在日常學習中可以看作一個整體搭配,可以不用進一步劃分。
“當人們被進一步分成更小的小組時。”
③that were allowed to have a discussion
名詞之后that引導的定語從句,其中的非謂語同樣與謂語部分看作整體搭配,不做劃分。
“這些更小的小組被允許去做討論,”
④the averages from these groups were more accurate than those from an equal number of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此句為獨立句子,由于之前的②句是when引導,可知此句才是the finding was that的從句主句。
但是其修飾成分過多,不能理解時可進一步簡化去掉修飾成分。
其中from these groups“來自這些小組的”;
from an equal number“來自相同數(shù)量的”;
of independent individuals“獨立個體的”.
這三個介詞短語結(jié)構(gòu)均修飾他們之前的名詞,作后置定語??上热コ^察句子主體。
the averages?(from these groups)?were more accurate than those?(from an equal number)?(of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主體內(nèi)容變?yōu)閠he averages?were more accurate than those
“平均值比那些平均值更精確?!?/p>
簡化主題,找到修飾關系之后,就可以將修飾成分的句意分別還原回來,理解整句內(nèi)容了。
the averages?(from these groups來自這些小組的)?were more accurate than those?(from an equal number來自相同數(shù)量的)?(of independent individuals獨立個體的).
“(from these groups來自這些小組的)平均值比那些(from an equal number來自相同數(shù)量的)(of independent individuals獨立個體的)平均值更精確。”
正常來說,分解組合到這個程度,你就可以完整理解此段長難句內(nèi)容了,如果還不能,評論區(qū)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