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開:列島之主,無鳥國的嚶嚶怪(上)

亞洲人去日本旅游,普遍的選擇要么是京都,看千年古都風貌,要么是東京,看秋葉原死宅圣地。小眾一點的,或者去九州熊本吃拉面泡溫泉,或者去北海道札幌喝清酒打雪仗。很少有人會想到去四國島游玩。真有興趣訪問四國的,往往還是出自宗教的原因前去參加四國八十八個所的巡游。
平安時代,出生于贊岐國的空海和尚渡海來到大唐修習佛法,返回日本以后開宗立派,成為真言宗的始祖,死后謚號“弘法大師”。四國島上與空海有淵源的道場寺院一共八十八處,周游巡禮,稱作四國遍路。傳說走遍全部八十八處靈場,煩惱全消,有無量功業(yè)。

除開空海大師,四國島在日本幾乎就是寂寂無名,連戰(zhàn)國時代一舉統(tǒng)一四國全境的長宗我部元親也被織田信長評價為“無鳥島之蝙蝠”,頗有山中無老虎,猿猴乃稱王的意味。幕末時候薩長土肥四雄藩把持維新,時為土佐少有的高光時刻。
不同于九州三人眾到處認爹,拉源賴朝做始祖的無恥行徑,四國長宗我部的源流還是很清楚的,皆認同其乃渡來民秦氏后裔。傳說秦始皇子孫弓月君遠渡日本,故而以秦氏自稱。自應(yīng)神時代以來就有大批來自朝鮮半島的移民集團遷居日本,例如弓月君之秦氏,阿知使主之東漢直,王仁之西文首,這些漢族歸化人因其淵博的漢學知識而受到朝廷賞識,躋身貴族階層。
飛鳥時代日本秦氏的領(lǐng)袖秦河勝是圣德太子的股肱之臣,擔任國家藏官,負責管理財政事務(wù),擱今天就是日本的大藏省大臣。推古天皇時秦河勝受封山城國葛野郡,其后裔遷居信濃國更級郡小谷鄉(xiāng),當?shù)氐竞缮街翁锷裆绫闶枪┓钋厥献嫦戎帯?/p>
鐮倉初期,秦能俊舉族遷往土佐國長岡郡宗部鄉(xiāng),此后便以地名而改稱長宗我部。
土佐的宗我部氏另有一支出自清河源氏義光流,建久年間自甲斐遷居而來,定居香美郡,改苗字也是宗我部。后來為了區(qū)分長岡的宗我部而自稱香宗我部,其家紋用的可是象征甲斐武田的割菱。
南北朝時期,細川和氏、細川賴春兄弟支持足利尊氏創(chuàng)設(shè)室町幕府,獲封阿波、贊岐兩國領(lǐng)地。室町后期細川一族成為幕府管領(lǐng),一人之下,無有不從,連足利將軍都淪落成為管領(lǐng)細川氏的傀儡。
細川家聲威煊赫,是四國這條gai最靚的仔,土佐也成了他們的勢力范疇。守護代細川賴益是社團老大,講究的是飲茶拍拖玩風雅,像抽水砍人敢打拼這種腌臜事就要交給手底下的撲街仔去做。長宗我部就是細川手下最兇最聽話的撲街仔啦。
應(yīng)仁之亂,細川離開土佐留居京都,領(lǐng)國一元化的進程嘎然而止。土佐當時有大名七人,津野、大平、吉良、本山、安藝、香宗我部、長宗我部,號稱土佐七雄。長宗我部在這七位鄉(xiāng)長里面也就是略占優(yōu)勢,比較受帶頭大哥細川氏的賞識罷了。總體而言,土佐的局勢就是兩個字——稀碎。

社團大哥帶頭跑路以后,長宗我部這位鄉(xiāng)長中的鄉(xiāng)長發(fā)覺自己說話就有點那么不靈,說要定個小目標,別人都當看笑話一樣。
正在這時,關(guān)白一條兼良的兒子一條教房跑到土佐來擔任國司。這位一條兼良是室町時代有名的文學家,著述頗豐,“下剋上”一詞就是由他首先提出。一條兼良一生藏書毀于戰(zhàn)亂,連自己的孫子一條政房也葬身農(nóng)民一揆,他曾感慨說:“悔未能生于武家?!庇形牟墒钦鎻U材,能殺人才好男兒。世道如此,嗚呼哀哉。
一條教房聽爸爸的話,轉(zhuǎn)進土佐來開辟第二戰(zhàn)場,立志要搏出一片天地來。所謂國司是朝廷派駐各地令制國的官僚,平安時代還算是真金白銀有點資本。武家興起以后,國司跟它背后的朝廷一起失掉了實權(quán),被幕府派遣地方的守護大名給徹底架空。
所以一條這個土佐國司其實是個空心湯圓,做不得數(shù)。然而號稱土佐七雄的七位鄉(xiāng)長不知道這茬啊,一看是首都派下來的高級干部,那還了得,能和顏悅色跟我們這些土包子說話那都是恩德。于是以長宗我部為首諸位土豪對遠來的一條教房那是恭恭敬敬,親自出迎,安置住所,招待得無微不至。
長宗我部借著一條國司的名號,在土佐其他六位鄉(xiāng)長面前又抖落起來。“鵝可是在一條大人那里都說得上話的,涅們要是不聽話,一條大人分分鐘弄死涅們?!?/p>
沒過多久,土佐這七個小矮人整明白一條國司看著光鮮燦爛,其實是不會咬人的白雪公主。加上京都那邊管領(lǐng)細川政元遭人暗殺,家族內(nèi)部你殺我我殺你不亦樂乎,也管不著土佐這窮鄉(xiāng)僻壤的,七個小矮人醒悟過來這是已經(jīng)下課放羊了啊。

前面長宗我部家督兼序拉虎皮當大旗,借著細川守護、一條國司的名頭作威作福,很是得罪了其他六位鄉(xiāng)長。永正五年(1508年),本山、山田、大平、吉良諸位豪族聯(lián)合起來圍攻岡豐城,兼序回天乏力,兵敗以后劃拉肚子自殺。他兒子千雄丸只有六歲,被家臣裝在竹筐里面?zhèn)}皇脫出,逃往中村御所投奔一條國司家請求庇護。
當時土佐國司是一條教房之子一條房家。傳說房家跟千雄丸說,你要是從樓上跳下去,我就幫你恢復家名。才是幼童的千雄丸二話不說,不管不顧立馬從丈余的高樓一躍而下。一條房家見狀大為驚訝,代表岡豐與其他諸豪族交涉,達成歸還領(lǐng)地的協(xié)議,長宗我部這才死而復生。
永正十五年(1518年),時年十五歲的千雄丸返回岡豐城,他就是長宗我部元親的父親國親。長宗我部全靠了一條國司的臂助,這才復國成功,說起來國司家對長宗我部有再造的功德,最終一條滅亡于彼手也是求仁得仁。畢竟戰(zhàn)國亂世扶危濟困,和現(xiàn)在路上扶摔倒的老人以及幫被猥褻的女同學擒拿壞人一樣,都是高危行徑。
長宗我部國親家名再興,卻是一窮二白,瀕臨崩潰邊緣,成了土佐七個小矮人里面最矮的那個。國親聽從義兄弟吉田周孝的勸言,韜光養(yǎng)晦,臥薪嘗膽。為了營造有利的外部環(huán)境,他不惜與魔鬼打交道,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殺父仇讎本山茂宗的嫡子茂辰,岡豐城終于有可能實現(xiàn)穩(wěn)步發(fā)展經(jīng)濟,充實軍備。
消除北方本山家的威脅,國親開始用兵南部,收服大大小小豪族勢力。天文十八年(1549年),長宗我部攻滅山田氏。弘治二年(1556年),國親把三子親泰送入香宗我部家繼承家業(yè),順勢將七雄之一的香宗我部收為臣屬,勢力囊括長岡、香美兩郡。
此時土佐的形勢已是南北分治,相比南面苦心經(jīng)營的長宗我部,北方的本山茂宗更是氣吞百里如虎,其攻滅吉良家,成為土佐最強。然而本山茂宗于天文二十四年(1555年)撒手人寰,未竟事業(yè)成了鏡花水月。第二年,長宗我部降服本山家臣秦泉寺氏,長宗我部與本山原本脆弱的聯(lián)姻關(guān)系開始惡化。
永祿三年(1560年)本山茂辰襲擊長宗我部的兵糧船。五月,長宗我部國親夜破本山方長濱城作為報復。之后長宗我部國親一千人與本山茂辰兩千五百人在戶之本激斗,本山軍人數(shù)雖然占優(yōu),卻遭到對手壓制,最終敗退浦戶城。

戶之本一戰(zhàn)也是長宗我部元親的初陣。元親幼年時身體虛弱,面白唇紅,被周圍嘲笑為姬若子,女裝大佬的意思。戶之本戰(zhàn)役里面,長宗我部元親一騎當千,親手斬殺兩員騎馬武者。戰(zhàn)后周圍改稱他鬼若子,形容兇悍好比鬼神之子。
浦戶城圍城期間,長宗我部國親病重,撤兵不久后去世。嫡子元親繼任家督,當務(wù)之急便是完成對土佐霸主本山氏的攻略。長宗我部元親持續(xù)攻擊本山支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起視四境,而岡豐兵又至矣。日削月割,依附本山氏的附庸和家臣漸漸失掉信心,逐一倒向長宗我部。

永祿五年(1562年)九月,長宗我部元親率兵三千攻擊本山茂辰的居所朝倉城。本山茂辰長子本山貞茂小宇宙爆發(fā),擊退岡豐軍勢。長宗我部整頓旗鼓,重裝上陣,雙方再度于朝倉城鏖戰(zhàn)整整一天,交鋒三十余回合,兩軍皆傷亡慘重。
苦戰(zhàn)雖無結(jié)果,本山家大批知名武士戰(zhàn)死,精英凋零,元氣大傷。存留下來的豪族原本就觀望猶疑,被長宗我部一番調(diào)略,紛紛放棄本山離開。本山茂辰守不住朝倉城,嘆了一聲孤寡,燒城而走,退回老根據(jù)地本山城。茂辰退兵之際,長宗我部元親奪取了原先七雄之一吉良氏的主城,讓弟弟改名吉良親貞以繼承家業(yè)。
永祿七年(1564年)本山茂辰放棄本山城退往瓜生野,病死于斯,其子貞茂向元親投降,本山家滅亡。土佐一國只剩下東面的安藝氏和西面的一條國司家與長宗我部三足鼎立。
土佐東部的安藝國虎迎娶了一條兼定的妹妹,是國司家的聯(lián)姻。安藝國虎與長宗我部元親兩強不能相容,加上又有相鄰領(lǐng)地的紛爭,關(guān)系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永祿六年(1563年),長宗我部與本山爭戰(zhàn)正酣,安藝國虎聯(lián)絡(luò)一條兼定,率軍五千偷襲岡豐城。長宗我部元親提兵在外,援救不及,險些萬劫不復。好在岡豐守將福留親政頑抗不屈,加上夜須城主吉田重俊及時馳援,這才逼退安藝國虎。在一條兼定斡旋下,雙方暫時達成和睦。
在此期間,長宗我部元親開始構(gòu)建土佐一領(lǐng)具足的制度。一領(lǐng)是甲胄的單位,具足指的是全副武裝的盔甲。所謂一領(lǐng)具足意思是說擁有三町以上土地的家庭,每戶必須準備一副盔甲,平日務(wù)農(nóng),戰(zhàn)時參戰(zhàn)。這實際上是一種兵農(nóng)合一的兵役制度,好處是可以用較少的成本來維持數(shù)量可觀的農(nóng)兵。缺點嘛,自然是軍隊缺乏職業(yè)化,無力抵御高等級武裝的降維打擊。
永祿十二年(1569年)四月,長宗我部元親邀請安藝國虎前往岡豐參與談判,共商國是,期望能夠一笑泯恩仇。安藝國虎心說你當我傻啊,鴻門宴的故事沒聽過么,一頓亂棍就把岡豐的使者趕出門外。
談不攏就只能打咯。當年七月,長宗我部元親動用七千大軍分兩路攻擊安藝城,安藝國虎沒有等來一條國司家的援兵,久戰(zhàn)不敵,唯有開城投降,國虎本人自殺了事。
一條所以坐視姻親滅亡,非不為也,實不能也。當時的一條國司正身陷與南伊予西園寺家的紛爭而不能自拔。一條兼定與西園寺公廣在光榮游戲里面是出了名的弱雞與面腩,高手玩家挑戰(zhàn)自我的不二選擇,實際上這兩位絕非泛泛之輩。
土佐一條與飛驒姊小路以及伊勢北畠并稱“三國司”,是少有的公卿勢力轉(zhuǎn)化為戰(zhàn)國大名的典范。所謂脫我舊時裳,著我戰(zhàn)時袍,當窗剪云鬢,對鏡照鐵衣,征戰(zhàn)百千強,策勛尚書郎。戰(zhàn)國時代最野變身,舍我其誰。一條兼定先是迎娶伊予宇都宮的女子,后來停妻再娶大友宗麟的女兒,背靠豐后大友,圖謀南伊予之地,一條兼定也是天下布武之土州魔王。

而西園寺則是作為南伊予武者同盟的盟主出現(xiàn),麾下號稱西園寺十五將,其實并沒有明確的主從關(guān)系,只是奉西園寺為首領(lǐng)的豪族團伙。所謂一去千里孤,邊馬何時還,始知身死處,平生從此殘。戰(zhàn)國時代最勇傳說,唯吾獨尊。西園寺公廣一生竭盡智謀,都在為統(tǒng)合南伊予諸勢力而奮斗,雖屢受叛亂所苦,創(chuàng)設(shè)大國之夢不滅,是為胸懷野望之予州蝮蛇。
永祿八年(1565年),西園寺攻入土佐,贅婿兼定靠著岳父大友宗麟才趕走予州軍。永祿十一年(1568年)一條兼定聯(lián)合宇都宮豐綱反攻伊予,遭到西園寺、毛利、河野三家擊敗。眼見兼定抽不開身,長宗我部元親趁機侵占國司領(lǐng)地,奪取一條家蓮池、戶波等多座城池。
一條兼定畢竟出身公家,有光源氏輕薄放蕩的惡習。外部強敵虎視,兼定卻沉溺于美貌女子的溫柔鄉(xiāng),疏于打理政務(wù)。家老土居宗珊進諫忠言,一條兼定怒其沖塔,刪帖控評之余還把土居封號處理。如此愚行天怒人怨,一條家臣集體反亂,尋求長宗我部庇護,把兼定流放到了大友家。有帶路黨主動投誠,長宗我部元親大喜,讓弟弟吉良親貞支配中村御所,兼定之子一條內(nèi)政則被遷移到長岡郡的大津城就近看管。
國司家臣團原本的想法是憑借長宗我部與一條兩家的淵源,扶植一條內(nèi)政重興家業(yè),沒想到長宗我部元親吃相太過難看,明擺著一副吞并國司領(lǐng)地的企圖,都不帶半點猶豫的。元親如此猴急,還在羞羞答答寬衣解帶的一條家臣們著實有些受不住。
天正三年(1575年),一條兼定在岳父大友宗麟以及南伊予豪族的支持下重返土佐,于四萬十川西岸構(gòu)筑陣營。昔日國司家臣蜂擁來投,很快聚起三千五百的軍勢,威脅河對面的中村御所。長宗我部元親調(diào)集七千三百農(nóng)兵,與一條軍隔河對峙。
長宗我部分出一半軍隊向上游迂回,一條兼定受其調(diào)動,也往上游移動。元親趁機率領(lǐng)主力渡河,然后夾擊一條側(cè)翼。一條兼定全軍潰敗,帶領(lǐng)殘兵逃亡伊予。
從永正十五年(1518年)御家再興到天正三年(1575年)四萬十川戰(zhàn)役,長宗我部兩代人用了整整將近六十年統(tǒng)一土佐一國。擺在長宗我部元親眼面前的,還有更為艱難的四國統(tǒng)一之路。
(第七十一節(ji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