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之孟婆:據(jù)說孟婆湯的熬制原料十分簡單
人死后,相傳有一條路叫黃泉路.有一條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走過奈何橋有一個土臺叫望鄉(xiāng)臺.望鄉(xiāng)臺邊有個老婦人在賣孟婆湯.
在古代的傳說中,孟婆是地府中專司掌管將生魂抹去記憶的陰使,關(guān)于孟婆的由來,民間出現(xiàn)最多的通常有以下幾種說法:
在天地混沌初開之時,天地間被分為天地人三界,天界掌管一切,人間即所謂的陽世人界,而地,即為陰曹地府。三界已然劃定,無論各界,諸路神仙陰官,俱各司其職。
自三界出分之時,孟婆便已然在世上。她本為天界的一個仙官,后因看到陽世間無數(shù)的恩怨情仇,牽涉其中的人即便是死了也往往不肯放下。
于是,孟婆便來到了陰曹地府的忘川河邊,在奈何橋的橋頭立起一口大鍋,將世人因喜、因悲、因痛、因恨、因愁、因愛所流下的眼淚逐滴收集起來,煎熬成湯,便成了孟婆湯,喝一碗這個孟婆湯,世人再放不下的思緒也只能化為過眼云煙,也就忘記了生前的愛恨情仇,卸下了所有的包袱,走入下一個輪回。
這種說法最早現(xiàn)于春秋時期的道家典籍里,頗有傳統(tǒng)思想中“一了百了”之意味。
最早記載有孟婆身份的是上古奇書《山海經(jīng)》,說孟婆最早是帝堯的女兒,后來嫁給了舜,死后成了九江一帶的風(fēng)神。不過關(guān)于她究竟是如何成為奈何橋上掌管孟婆湯的神明,就沒有記載了,同時帝舜的妻子是娥皇女英,還留有湘妃竹的傳說,怎么看都和孟婆搭不上關(guān)系啊。
孟婆就是哭倒長城的孟姜女
傳說孟姜女哭倒長城后,看到長城下尸骸無數(shù),再也無法巡回丈夫的遺體,不由悲從中來哭聲愈加凄慘。
后來,孟姜女因為思念丈夫,內(nèi)心過于痛苦,就查閱古籍熬出了能夠消除記憶的湯,上天被她的行為感動,就免去她輪回之苦,讓她在奈何橋頭掌管孟婆湯。
而這個說法從元朝時廣為流傳,后來到了明清期間才被文人墨客寫進(jìn)了書中,最后在民間廣為流傳。
據(jù)說孟婆湯的熬制原料十分簡單,一鍋忘川河水,就是奈何橋下的那條、兩棵忘憂草和三朵彼岸花。然后孟婆以自身法力催動火焰,頃刻就可以熬出一鍋孟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