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的傳承

中國作為有著5000年歷史的泱泱大國,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數不勝數,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就是“禮”。
禮儀的經典著作《禮記》告訴我們:禮是人類區(qū)別于禽獸的標志?!抖Y記冠義》曰: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唐人孔穎達說:人能有禮,然后可異于禽獸也。人類的祖先和動物們一樣生存在森林之中。但自從有了文明,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就展現出來。禽獸,進食時不顧自己的樣貌,而人不一樣。《禮記·曲禮》說到:“毋摶飯,毋放飯,毋咤食,毋嚙骨……”無疑是告訴人們,即使是吃飯,人也應該在舉手投足之際,展示出自己的修養(yǎng)和禮儀。
??? 其次,禮是自然法則在人類社會的體現。儒家孔子看到天地之間,永不枯竭的生命力與創(chuàng)造力,所以一直堅信天道觀。宇宙永存,自然法則,不可改變 。人類社會要與天地同在,就必須? 因陰陽之大順,順應自然規(guī)律,效仿自然法則才能生存,治國修身之道只有與天道一致,才是萬事之道。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在禮記中也有講到,”禮者,天地之序也”。無一在提醒和警示我們,我們無力去改變自然,而因順應自然,與自然共進。
然而,就在今天,社會超高速發(fā)展,水泥城市的迅速覆蓋,我們從禮文明,迅速跨入另一個信息化時代,我們貌似把禮儀忘記了。甚至遺忘了更多。
有的人為了金錢利益和自己的欲望,如同禽獸一般規(guī)求無度,破壞自然規(guī)律,只為獲得個人利益;有的人在社會中,如禽獸一般冷漠同伴,導致世態(tài)炎涼。一層層的啃老族幾乎要將“孝”的根基啃斷;一次次摻假食品的揭發(fā),毒害了每一個“誠”的心靈;一個個被遺棄的嬰兒,讓“義”流下了傷心的流淚;一件件暴力事件的發(fā)生,撕裂了“合”的身體;一場場官員的貪污,染黑了“忠”的面孔,看著公交車上不肯讓座的年輕人,“禮”轉身嘆氣遠離了這個民族。
古人教我們的一切好像都在消逝。而我們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繼承人,不應該眼睜睜的看著這些無形的財富流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守住自己心中的道德底線,規(guī)范自己的禮儀行為,堅守護心中的禮儀。這樣被烏云遮住的太陽又會重新閃耀光芒,陽光又會重新照耀中華民族,溫暖國家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人的心靈。而這民族將會光芒萬丈,禮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