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號稱“小太宗”,為何不用賢才,還將李德裕貶死?
李德裕是唐朝后期的一代賢相,梁啟超將他與管仲、商鞅、諸葛亮、王安石、張居正稱為中國古代六大政治家。唐宣宗李忱是唐朝后期的明君,被后世稱為“小太宗”。假如唐宣宗能夠重用李德裕,君臣齊心協(xié)力,唐朝還是有希望的。然而,唐宣宗非但沒有任用李德裕,反而將其貶死,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一、貶死崖州
846年三月,唐武宗李炎因服用丹藥,導(dǎo)致身體患病而死。在宦官們的擁戴下,唐武宗的叔父李忱以皇太叔的身份繼承皇位,即唐宣宗。這年四月,唐宣宗正式聽政,結(jié)果在第二天李德裕就被免去了宰相的職務(wù),“充荊南節(jié)度使”。消息傳出后,朝野“聞之莫不驚駭”。因為在此之前,李德裕以宰相的身份執(zhí)掌朝政,“位重有功”,創(chuàng)造了“會昌中興”。
唐宣宗沒有放過李德裕,這年九月解除了他同平章事的職務(wù),改任東都留守。與此同時,唐宣宗重用白敏中、令狐綯、崔鉉等人,這些人不斷上書詆毀李德裕,因此李德裕又遭到了貶謫,先后被貶為潮州司馬、潮州司戶。在抵達潮州后,李德裕又被貶為崖州司戶。崖州就是今天的海南三亞,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非常惡劣,李德裕于850年1月死于崖州,終年63歲。

二、前朝重臣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德裕曾在唐文宗、唐武宗在位時期兩度擔(dān)任宰相,特別是在唐武宗時期,他深受皇帝的信任,“當(dāng)國凡六年,方用兵時,決策制勝,它相無與,故威名獨重于時”。然而,唐宣宗對唐武宗非常厭惡,因為早年間多次受到武宗的羞辱,由于李德裕受到唐武宗的信任、重用,這導(dǎo)致他無法得到唐宣宗的賞識。
在唐宣宗舉行即位典禮之時,作為宰相的李德裕負(fù)責(zé)奉冊。在典禮結(jié)束后,唐宣宗對身邊的人說道:“向行事近我者,非太尉邪?每顧我,使我毛發(fā)森豎。”原來,唐宣宗根本沒有做皇帝的可能,他之所以能當(dāng)皇帝,是在宦官的支持下才實現(xiàn)的,換言之得位不正。而李德裕是朝中重臣,唐宣宗在面對他時感到心虛、恐懼。

三、宦官、黨爭
在輔佐唐武宗時期,李德裕對宦官集團進行了打擊,他首先將權(quán)力集中到宰相手中,然后削弱宦官作為監(jiān)軍的權(quán)力,他甚至還想從宦官手中奪取神策軍的指揮權(quán)??偠灾畹略4驌艋鹿俚拇胧?,引發(fā)了宦官們的不滿,他們在唐武宗在位時,就曾經(jīng)攻擊過李德裕,不過由于唐武宗的絕對信任,李德裕才沒有被貶官。
與此同時,李德裕在朝中還有政敵,這就是所謂“牛李黨爭”,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的部分官員結(jié)黨營私,大肆攻擊、誣陷李德裕。而李德裕為官清正,一心為國,并沒有結(jié)黨,他在選用官員時,也是視才而用。隨著唐武宗的離世,李德裕的“靠山”徹底倒了,宦官、牛黨趁機對其落井下石??上Ю畹略I碡?fù)雄才,胸懷壯志,卻遭貶死。賢才得不到重用,由此看來,唐宣宗不配“小太宗”之名。
參考資料:1.《舊唐書》;2.《新唐書》;3.《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