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斯一排兵布陣 讓人眼前一亮 聯盟中幾乎沒有人這么排兵布陣
近期,塞拉斯試驗出一套非常有意思的陣容,這套陣容在場上的效果極其出色,但是塞拉斯卻不怎么經常使用這套陣容。

這套陣容具體為加魯巴+史密斯+伊森+馬丁+泰特。
這套陣容最大的亮點是,這五名球員全部都是鋒線球員,而且全部都打過,或者曾經打過大前鋒的位置,這樣的排兵布陣,在場陣容擺上五位大前鋒,恐怕是塞拉斯獨創(chuàng)。

其他球隊的主教練,曾經擺過五后衛(wèi)的陣容,被屢屢詬病,特別是湖人主帥哈姆,曾經擺五小自殺陣容,被媒體和球迷廣泛批評,但是幾乎很少有其他球隊主教練擺過五大前鋒的陣容。
聯盟中沒有球隊擺五中鋒的陣容,中鋒的局限性太明顯,有諸多較量擺五小陣容,但是很少有球隊擺五大陣容,一方面球隊沒有這么多大前鋒的配置,另外一方面能兼顧組織的大前鋒實在太少了。

小賈巴里·史密斯本賽季長時間擔任火箭的首發(fā)大前鋒,伊森是小賈巴里·史密斯的替補球員,加魯巴的體型和身材,是標準的大前鋒尺寸,雖然打中鋒的位置,加魯巴變成迷你版本的中鋒,導致護框并不好,小馬丁在新秀賽季在火箭打大前鋒,泰特在最近兩個賽季,經常在小前鋒,大前鋒,以及中鋒的位置搖擺,特別是上賽季長時間打大前鋒的位置。
那么,塞拉斯為何要擺出五大前鋒的陣容,這樣的排兵布陣到底有什么講究,為何塞拉斯并不經常性的使用這樣的陣容?

這套陣容中,泰特打組織后衛(wèi)的位置,承擔傳球和串聯的重任,馬丁打得分后衛(wèi)的位置,本賽季馬丁長時間打小前鋒,此時搖擺到得分后衛(wèi)的位置,本賽季首次,伊森打小前鋒的位置,史密斯打大前鋒的位置,加魯巴打中鋒的位置。
這套陣容最大的變量其實是馬丁,那么塞拉斯為何要將馬丁放入這套陣容?
塞拉斯擺出這套陣容是在替補銜接段,準確的將是在第二節(jié)初期的時間段,塞拉斯擺出這樣的陣容,是為了保證火箭機動性的情況下,保證球隊的護框和籃板保護。

這套陣容中,這五位球員的搶斷意識都非常出色,除了史密斯以外,基本都擅長打攻守轉換,擅長打亂戰(zhàn),加魯巴+伊森+馬丁的組合,是斯拉斯賽季初和中段,長時間使用的活力三人組。
但是,這套活力三人組存在諸多問題,體型太小,后場籃板保護不佳,雖然前場籃板搶的非常多,這套陣容經常搭檔尼克斯+戈登。
這套陣容用史密斯,不用申京,是塞拉斯希望保證機動性靈活性,以及保證后場籃板保護,保證防守,多一個空間點。
這套陣容用泰特,不用尼克斯,是為了保證進攻端的穩(wěn)定性,以及防守的強度,更重要的是泰特的失誤并不多。

泰特+馬丁+伊森+史密斯+加魯巴,促使塞拉斯能保證防守,這五位球員都是防守型的球員,這五位球員中三位球員擅長打亂戰(zhàn),這套陣容保證在場的體型,能保護籃板和護框,同時兼顧活力。
但是,這套陣容并不能長時間使用,一方面這套陣容沒有絕對意義的主攻點,消化球權的能力有限,一旦這幾位球員進攻端打不開局面,會導致火箭的進攻開發(fā)變得很困難,這套陣容的持球和傳球能力不佳,容易導致大量失誤。

另一方面,這套陣容擅長打亂戰(zhàn)以及攻守轉換,不適合打陣地戰(zhàn),而且這套陣容的組織能力,明顯不足,只能適合階段性使用,屬于這套陣容占了便宜,就盡快撤。

雖然塞拉斯本賽季被諸多詬病,認為塞拉斯的執(zhí)教能力并不強,但是實際上,塞拉斯無論在排兵布陣,還是戰(zhàn)術的設計上,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只不過火箭這些球員的實力太差,執(zhí)行力太差,對戰(zhàn)術的理解,對場上的閱讀始終有問題,造成火箭這樣的局面,或許塞拉斯的執(zhí)教能力并不得到認可,但是塞拉斯的某些排兵布陣的確用心良苦,只有內行才能看出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