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學霸愛刷題」2020屆江蘇百校聯(lián)考文言文真題解析
人物傳記:郭守敬傳
二、文言文閱讀(20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郭守敬傳
郭守敬,字若思,順德邢臺人。生有異操,不為嬉戲事。大父榮,通五經(jīng),精于算數(shù)、水利。時劉秉忠、張文謙、張易、王恂同學于州西紫金山,榮使守敬從秉忠學。
中統(tǒng)三年,文謙薦守敬習水利,巧思絕人。世祖召見,面陳水利六事,每奏事,世祖嘆曰:“任事者如此, 人不為素餐矣?!笔谔崤e諸路河渠。
至元元年, 從張文謙行省西夏。二年,授都水少監(jiān)。守敬言:“舟自中興沿河四晝夜至東勝,可通漕運,及見查泊、兀郎海古渠甚多,宜加修理?!庇盅裕骸敖鹂? 其水其利不可勝計”。兵興以來,典守者懼有所失,因以大石寒之。今若按視故跡,使水得通流,上可以致西山之利,下可以廣京歉之澧。”帝善之。
十三年, 江左既平,帝思用其言,遂以守敬與王恂率南北日官,分掌測驗推步于下。
守敬首言: “歷之本在于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今司天渾儀宋皇祐中汴京所造,與此處天度相符,比量南北二極,約差四度:表石年深,亦復欹側(cè)?!笔鼐茨吮M考其失而移置之。
十六年,改局為太史院,以恂為太史令,守敬為同知太史院事,給印章,立官府。及奏進儀表式,守敬當?shù)矍爸戈惱碇?,至于?strong>宴,帝不為倦。守敬因奏:“唐一行開 元間令南宮說天下測景,書中見者凡十三處。今疆字比唐尤大,可先南北立表,取直測景?!钡劭善渥?,四海測驗,凡二十七所。
十七年, 新歷告成,守敬與諸臣同上奏:“臣等竊聞帝王之事,莫重于歷。自黃帝迎日推策,帝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舜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愛及三代,歷無定法,周、秦之間,閏余乖次。
二十八年, 朝廷遣守敬相視, 灤河既不可行,瀘溝舟亦不通,守敬因陳水利十有一事。
帝覽奏,喜日:“當速行之?!庇谑菑椭枚妓O(jiān),俾守敬領(lǐng)之。三十年,帝還自上都,過積水潭,見舳艫敝水,大悅,名日通惠河,賜守敬鈔萬二千五百貫,仍以舊職兼提調(diào)通惠河漕運事。守敬又言:于澄清閘稍東,引水與北霸河接,且立閘麗正門西,令舟楫得環(huán)城往來。
大德二年,召守敬至上都,議開鐵幡竿渠,守敬奏:“山水頻年暴下, 非大為渠堰,廣五七十步不可。” 執(zhí)政吝于工費,以其言為過,縮其廣三之-.明年大雨,山水注下,渠不能容,漂沒人畜廬帳,幾犯行殿。成宗謂宰臣日:“ 郭太史神人也,惜其言不用耳?!?/p>
延祐三年卒,年八十六。?(選自元史》卷一百六十四,有刪節(jié))
5、對下列加點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任事者如此,人不為素餐矣???素:空
B.比量南北二極,約差四度????比: 比較
C.至于日晏,帝不為饞????????晏:晚,遲
D.周、秦之間,間余乖次??????乖:按照;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稟性與眾人大不相同的郭守敬,在祖父的要求下跟著劉乘忠一同學習知識。
B.郭守敬一生的科學貢獻很多,在天文、歷法、 水利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現(xiàn)。
c郭守敬對于水利建設(shè)有著獨特的見解,又敢于 直接說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D.成宗帝在遇到水災時說郭守敬是神人,贊揚了郭守敬所建水利工程的偉大。
7.把文中加粗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兵興以來,典守者懼有所失,因以大石塞之,若按視故跡,使水得通流,可以廣京畿之漕。(5分)
(2)明年大雨,山水注下,渠不能容,漂沒人畜廬帳,幾犯行殿。(5 分)
8、簡要概括郭守敬在水利方面的貢獻。

【大仙兒老師解析】
這是一篇傳記文言文,大家要注意傳主是誰,文章的中名字的省略,講了哪些事情,學會對事件進行概括,作者的態(tài)度是什么,傳主性格如何,都應該有一個大概的把握。
5、這一題考察的是文言實詞的翻譯,需要大家平時的積累和對上下文的判斷。一定要結(jié)合前后文去判斷詞語的含義。
D (應為“違背”)?
6.、考察的是對文章的理解,一般選項和文章順序是對應的,可按照順序回到原文查找。注意文章中的省略、和現(xiàn)代漢語相似的詞(一般翻譯都會有問題)
D 項不是贊揚水利工程的偉大,應為“后悔沒有聽從郭守敬的建議”?
7、翻譯題,注意信雅達,實詞翻譯到位,該補充的補充,句式也要注意。大家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和現(xiàn)代漢語混淆,注意上下文的銜接
(1)(5分)發(fā)生戰(zhàn)爭以來,主管的人擔心有所損失。就用大石頭來堵塞河流。如果查看過去的遺跡,(移開石頭)使得水能夠流通起來,就可據(jù)此擴大都城及其周圍的水運。
注意:興:發(fā)生,要倒裝。典守指的是主管的人。因翻譯為于是。若翻譯為如果,假如。可以一定不能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結(jié)構(gòu)來翻譯。
(2)(5分)第二年下大雨.山上的雨水向下流,溝柒容納不下。(大水)沖沒了人畜和用帷帳圍成的屋舍,差不多要危及行宮。
注意:明年指的是第二年,注指的是水向下流,漂沒指的是淹沒、沖沒。犯指的是危及,不是侵犯或者犯罪。?
8.、(4分)整治河流.發(fā)展水運。
這一題考察的是分析概括的能力,需要大家用心讀完文章后進行歸納,一般在文中都會有相應的句子和段落,回到原文找到原句進行概括即可。
“通五經(jīng),精于算數(shù)、水利。”
“舟自中興沿河四晝夜至東勝,可通漕運,及見查泊、兀郎海古渠甚多,宜加修理。
“賜守敬鈔萬二千五百貫,仍以舊職兼提調(diào)通惠河漕運事。守敬又言:于澄清閘稍東,引水與北霸河接,且立閘麗正門西,令舟楫得環(huán)城往來?!?/p>
答案:
5. (3分)D (應為“違背")
6. (3分)D (不是贊揚水利工程的偉大,應為“后悔沒有聽從郭守敬的建議")
7. (1)(5分)發(fā)生戰(zhàn)爭以來,主管的人擔心有所損失,就用大石頭來堵塞河流,如果查看過去的遺跡,(移開石頭)使得水能夠流通起來,就可據(jù)此擴大都城及其周圍的水運。
?(2)(5分)第二年下大雨,山上的雨水向下流入,溝柒容納不下,(大水)沖沒了人畜和用帷帳圍成的屋舍。差不多要危及行宮。
8. (4分)整治河流,發(fā)展水運。
附:
【參考譯文】
郭守敬,字若思,是順德路邢臺人。他的志趣從小就跟別人不同,不喜歡耍玩游戲。他祖父郭榮熟悉五經(jīng),精通數(shù)學與水利。當時正好有劉秉忠、張文謙、張易與王恂等人,一起在滋州西部紫金山學習,郭榮就讓郭守敬去跟劉秉忠學習。
中統(tǒng)三年時,張文謙向朝廷推薦郭守敬是位擅長水利工程的人才,并且思想靈巧,勝過平常人。元世祖忽必烈命他進見時,他當面陳述了應該興辦的六項水利事業(yè)如下:第一,金代中都原有的水運河道,東面可到通州。如果引西郊玉泉山的水流入,使舟船能通行,每年可節(jié)省雇車的運輸費六萬緡。第二,將順德府達活泉的水引進到城里,分為三支,可用以灌溉城東的土地。第三,順德府的灃河,本來向東通往古任城。現(xiàn)在原有河道已淤沒,水流漂淹百姓土地一千三百余頃。如果將它開通,這些田就可以耕種。從小王村經(jīng)滹沱河會合入御河,還可通行船舶。第四,從磁州東北滏河與漳河會合處,引水由滏陽、邯鄲、洺州、永年,往下經(jīng)雞澤而流入灃河,可以灌溉土地三千余頃。第五,懷孟路的沁河,雖然灌溉了農(nóng)田,但還有穿過土堰的余水,向東與丹河的余水相會合。如果引此水向東流送至武陟縣北,合流入御河,可以灌溉土地二千余頃。第六,從孟州西部開渠引黃河的水,穿過新舊孟州之間,再沿黃河的古岸邊東下到溫縣南面重新進入典河。這一段亦可灌溉良田二千余頃。每奏報一項,皇帝總是贊賞道:“像這樣去辦事的人,方才不是白吃飯的?!庇谑桥伤麚翁崤e諸路河渠的官職。中統(tǒng)四年,升任佩銀符副河渠使。早年,劉秉忠鑒于從遼、金兩代沿用到元初的《大明歷》,已經(jīng)二百多年了。歷法上的天象漸漸地落后于實際上的天象,曾計議修改歷法,隨即他去世了。
至元十三年時,江東的南宋已攻滅,皇帝想到了劉的改歷意見。于是就委派郭守敬與王恂,率領(lǐng)原有的以及來自亡宋的天文官員,進行具體的天文測量并作計算;又委派張文謙和樞密張易為主管,裁奪奏報,左丞許衡共同參與工作。郭守敬首先指出道:“治歷的根本在于作測量,作測量的工具首先在于儀器?,F(xiàn)在司天臺上的渾儀,是故宋皇佑年間制作于汴京開封府,跟這里的天文度數(shù)并不相合。測量天球上南北二極,相差約四度多。圭表的基石,因年久亦已傾斜?!惫鼐从谑强疾槿秉c,重新作了安頓。接著,又另外選找高爽的地段,搭設(shè)并列的木棚,創(chuàng)制簡儀和高表,用以測量校比。他又認為,天樞星在北極旁邊轉(zhuǎn)動,以前有人用窺管觀測,未能測定北極位置,于是制作了候極儀。北極位置測定了,其余天體的位置就能正確標定,又制作了渾天象。渾天象形狀雖很像,但還不太適用,再制作玲瓏儀。圭表象矩尺,是方的,要測圓形的天,不如以圓求圓,他又創(chuàng)制了仰儀。古代有經(jīng)緯制度,結(jié)合成固定的網(wǎng)格形,不能轉(zhuǎn)動,郭守敬變更一下,制作了立運儀。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分別有黃道和九行道,他合起來作了證理儀。高表雖然高,但所得表影端部模糊不夠真切,他制作了景符。月雖然明亮,觀測它照射出的影子時則較困難,他作了窺幾。檢驗歷法的正確性在于日月食觀測,又作了日月食儀。天球上的赤道,可用圓輪置于相當?shù)奈恢脕肀硎?,南北極方向的高低可用標桿指明,按此而制作了星晷定時儀。另又作正方案、丸表、懸正儀和座正儀,都是為到外地去作測量時使用的。此外還制作了《仰規(guī)覆矩圖》、《異方渾蓋圖》和《日出入永短圖》,可以同以上各種儀器測量互相參照使用。
至元十六年,太史局改為正式機構(gòu)太史院,發(fā)給公章,設(shè)立官署。王恂當太史令,郭守敬任副職為知太史院事。在上呈并匯報各種儀器式樣時,郭守敬在皇帝面前解釋使用方法及其原理,一直到天晚,皇帝并不厭倦。郭宗敬隨而奏報:“唐代一行在開元年間命南宮說到各地去測量日影,書上記載有十三處地方?,F(xiàn)在疆土比唐代還要廣大,如果不到遠方去作測量,怎知日月食時刻與食分的不同、晝夜長短的不同以及日月星辰在天上位置高低的不同?現(xiàn)今作測量的人員較少,可以先在南北若干地方立表桿,測定準確的日影長度?!被实弁馑囊庖姡O(shè)置了十四個監(jiān)候官,分路到各地去。東方去到高麗,西方直至滇池,南方超越朱崖,北方達到鐵勒,作四海測驗場的總共有二十七個地方。
至元十七年,新歷完成了。至元二十八年,有人向朝廷上方說,灤河河道上,如從永平行船,拉牽越山而上可抵開平;另有人說,瀘溝河如經(jīng)麻峪村通船,可至尋麻林。朝廷派郭守敬去視察。他回來匯報道,灤河不能通行,滬溝河亦不能通舟。他就此陳報關(guān)于水利的十一項工作。其中之一為,大都城的運糧河,可不再采用一畝泉原有的水源,另外開引北山白浮泉的水,先向西行,再折而向南,通過甕山泊,從西水門流入城內(nèi),匯集于積水潭。然后再往東,轉(zhuǎn)向南面出南水門,使它流入原有的運糧河。每隔十里設(shè)置一道水閘,通往通州共設(shè)水閘七道。離閘一里余,再加設(shè)斗門,配合作開閉以便調(diào)整河水而通船?;实劭戳俗嗾拢吲d地說,應該趕快就辦。就此又重新設(shè)立了都水監(jiān)機構(gòu),使郭守敬為主管。皇帝命令,開工時自丞相以下百官,都親自拿起畚插等工具,等待郭守敬安排,帶頭參加勞作。原先,運河只到通州,通州到大都是改從陸路運送官糧的。每年運來幾萬石正值秋天霖雨時節(jié),拉車的驢子等牲畜不知要累死多少。這時都可免除了。至元三十年,皇帝從上都回朝,路過積水潭,只見船頭接連船尾,把水面都遮沒了。他大為高興,把它起名為通惠河,賜給郭守敬錢鈔一萬二千五百貫,仍任太史令,兼任提調(diào)通惠河漕運事。郭守敬又上言,在通惠河澄清閘稍東處,引水跟北壩河相接,在麗正門西邊設(shè)立閘門,則舟船可環(huán)繞大都城護城河通行。這件事并沒有實現(xiàn)。
至元三十一年,他被任命為昭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大德二年,朝廷召郭守敬到上都,商議有關(guān)開控鐵幡竿渠的工作。郭守敬匯報道:“山洪常年暴發(fā),渠道一定要寬廣,并加設(shè)土壩,寬度非五十步到七十步不可?!鞭k事人員不愿多花工資費用,認為郭守敬所說太過頭了,縮小了三分之一。第二年大雨,山水暴發(fā),渠不能容,浸沒了人畜及廬帳,差點危及行宮。元成宗對負責官員說:“郭太史真是個神奇的人物!可惜沒有聽從他的話?!贝蟮缕吣?,朝廷下詔書,內(nèi)外官員年紀到了七十歲的,都可退休,唯獨沒有同意郭守敬的請求。從此以后,翰林、太史、司天官員都不退休,成為一項規(guī)定。延佑三年,郭守敬八十六歲時去世了。
更多講解,關(guān)注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