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華州區(qū):漫步高塘鎮(zhèn),尋訪清代山西會館
在渭南市華州區(qū)高塘鎮(zhèn),有一座清代的山西會館,也被稱為“高塘會館”。1928年5月14日,地方黨組織在會館前的廣場上,舉行盛大的萬人軍民聯歡大會,慶祝西北工農革命軍的誕生——
2021年6月21日中午,我和朋友路過高塘鎮(zhèn),準備在這里吃一頓午飯。高塘鎮(zhèn)位于華州區(qū)西南的臺塬上,在鎮(zhèn)街道西側的入口處,矗立著一座高大的雕塑,展示了“渭華起義”波瀾壯闊的景象。
隨后,我們向東,來到名為“赤高路”的街道上。這里是高塘鎮(zhèn)最主要的街道,兩側店鋪林立,顯得非常熱鬧。路邊有一些賣涼皮和肉夾饃的攤點,物美價廉,味道不錯。
?
沿著這條赤高路,向南步行400多米,在街道盡頭左拐,東邊不遠處的道路北側,可以看到一座歇山頂的建筑,那里就是“高塘會館”了!跟剛才的赤高路相比,這里就顯得非常清靜,一般的游客很難找到此地。
高塘會館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為當地山西商人的主要聚集地,也稱“晉商會館”。這里的建筑坐北朝南,整體沿著中軸線修建,造型精美,氣勢恢宏。如今,主體建筑已經被毀,僅存一座山門和耳房。
?
平時,這里大門緊鎖,無法走進會館,只能在路邊隔著欄桿欣賞一下。山門為單開間歇山頂抬梁式閣樓建筑,面闊一間4.2米,進深四椽5.7米,高約6.1米。左右兩側各有一座耳房,為硬山頂,面闊一間2.9米,進深兩椽3.5米。
?
如今,高塘會館占地面積約143平方米,在半開的大門兩側蹲坐著一對可愛的石獅子。2008年9月16日,高塘會館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山門和耳房均分為上下兩層,下層辟板門,上層開窗戶。在木結構的門窗、柱子和梁架之間,可以看到一些木雕裝飾,包括抽象的草木紋和龍紋等;在山門和耳房之間,均有凸出的墀頭墻,頂部裝飾著精美的磚雕,包括“五福捧壽”和“喜上眉梢”等吉祥的圖案。
?
在山門東側的墻壁上,保留著一塊白色的墻皮,上面有一大篇墨書的文字,為民國二十五年(1936)的《華縣保甲公約》。在殘存的文字內容中,可以看到“人人明禮義知廉恥”等話語,以及嚴禁男子留發(fā)和女子纏足等要求。
?
1927年3月至1928年5月,中共地下黨劉志丹和唐澍等人在此策劃渭華起義,以會館為陜東特委據點和動員群眾的集會場所。隨后,渭華地區(qū)蘇維埃政府籌備處在此設立,并且正式將這里更名為“高塘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