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覺看人的不準(zhǔn)確

信仰是一個人根本性的東西,如果只從行為和對“我”的好感感覺去這樣直觀的判斷人,容易不準(zhǔn)確,比如楊廣、曹丕爭奪太子位前的行為偽裝,騙過了楊堅(jiān)和曹操這樣的精英。歷史上討得上司歡心獲得授權(quán)營私的臣子,如餓死齊桓公的三個“忠臣”、魏忠賢、和珅(這些在史書一般歸類在奸臣列傳里)。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在其它地方也一樣。
對自己好的下屬
在管仲的扶持下,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一代霸主。
管仲死前齊桓公問三個“忠臣”(大廚師易牙烹調(diào)長子來滿足公的美食欲[1][2][3][4];豎刁閹割了自己幫助公管理后宮;公子開方侍奉齊桓公十五年不回國和見父母[5])繼承如何,管仲否定但齊桓公終沒聽[6][7]。
齊桓公病時被三人絕食餓死,尸體久放,尸蟲都從房間里爬了出來,死后六十七天才被收尸,[8]齊國也自此一蹶不振。
關(guān)于魏忠賢,熱銷書《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dāng)年明月說:
事實(shí)上,對魏忠賢的種種惡行,木匠(明熹宗朱由校)多少還知道點(diǎn),但在他看來,無論這人多好,只要對他壞,就是壞人;無論這人多壞,只要對他好,就是好人。[9]
“忠言逆耳利于行”。吳王夫差屬下的伯嚭、袁紹屬下的逢紀(jì)、劉禪屬下的黃浩、楊堅(jiān)和楊廣屬下的楊素、唐玄宗手下的李林甫、宋高宗屬下的秦檜、元順帝屬下的哈麻、明熹宗屬下的魏忠賢、乾隆屬下的和珅也都是奸臣,討主子的歡心而危害社會的。

漂亮的明星
明星長得美麗,給人的感覺是最好的,那么難道他們是最可靠或最好的人嗎?不是,見《為什么不要不迷信文藝圈》。
說好聽話
感覺、直覺上好聽的話,有很多不是好話,如李自成起兵暴動用《闖王》做為宣傳:
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
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xì)g悅。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吃他娘,著她娘,吃著不夠有闖王。
不當(dāng)差,不納糧,大家快活過一場。[10]
不納糧這點(diǎn)其實(shí)在古代的中國是不可能的,古代的中國農(nóng)業(yè)稅是最重要的稅,且重農(nóng)抑商。中國直到近四百年后的2006年才廢除農(nóng)業(yè)稅。
李自成的大順軍“殺人無虛日,大抵兵丁掠搶民財者也”[11],在陜西省城固縣“賊索餉,加以炮烙”[12],在山西省汾陽“搜括富室,桁夾助餉”[13],在山西省絳州“士大夫慘加三木,多遭酷拷死”[14],在河北宣化“權(quán)將軍檄征紳弁大姓,貫以五木,備極慘毒,酷索金錢”[15]。迎祥、自成從終南山出,大掠富平、寧州。
李自成攻北京,北京是投降的,但在北京三品以上官員唯獨(dú)任用原侍郎侯恂,其他有功勛的皇親國戚、文武大臣等共八百余人,都被送到劉宗敏營中拷打索要錢財,甚至燒灼肌肉,折斷脛骨,備盡慘毒。
又編制排甲,令五家共養(yǎng)一兵,并縱兵淫掠,百姓無法忍受他們的毒害,上吊而死的人到處可見。[16]向有功勛的皇親國戚和大臣索要黃金,但黃金交足后還常常被殺。
這些行為與他宣傳的不符。不納糧是不可能的,古代生產(chǎn)力低,靠納糧,戰(zhàn)爭一大問題就是糧食,而且打大仗雙方都會提高稅收。
《明史》也記載李自成:
(白話)當(dāng)初,自成進(jìn)入陜西時,說是自己的故鄉(xiāng),沒有侵暴百姓,但不到一個月又搶掠如故了。他又以為士大夫肯定不歸附自己,便搜索各個縉紳,將他們拷打,索要金銀,(四)了的便埋在一個坑中。大肆搶掠富平、寧州”
“劫掠鄖陽,又分兵搶掠南陽、汝寧”
“他又向西搶掠米脂”。[17]
盜賊之禍,歷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張獻(xiàn)忠極矣。史冊所載,未有若斯之酷者也。


來源:
司馬遷《史記》“公曰:“易牙如何?”
對曰:“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 ?《戰(zhàn)國策·魏策》“齊桓公夜半不嗽,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調(diào)五味而進(jìn)之?!??
《管子》/小稱。 ?
齊桓公《韓非子》/二柄·難一皆:
齊桓公好味,易牙蒸其子首而進(jìn)之。 ?《韓非子》/難一:
“……聞開方事君十五年,齊衛(wèi)之間,不容數(shù)日行,草其母,久宦不歸?!??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
“是歲,管仲、隰朋皆卒。管仲病,桓公問曰:“群臣誰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惫唬骸耙籽廊绾??”對曰:“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惫唬骸伴_方如何?”對曰:“倍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惫唬骸柏Q刀如何?”對曰:“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惫苤偎?,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磚圈)。” ?《韓非子》/難一:
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曰:“仲父病,不幸卒于大命,將奚以告寡人?”管仲曰:“微君言,臣故將謁之。愿君去豎刁,除易牙,遠(yuǎn)衛(wèi)公子開方。易牙為君主味,惟人肉未嘗,易牙烝其子首而進(jìn)之。夫人情莫不愛其子,今弗愛其子,安能愛君?君妒而好內(nèi),豎刁自宮以治內(nèi)。人情莫不愛其身,身且不愛,安能愛君?開方事君十五年,齊、衛(wèi)之間不容數(shù)日行,棄其母,久宦不歸。其母不愛,安能愛君?臣聞之:‘矜?zhèn)尾婚L,蓋虛不久。'愿君去此三子者也?!惫苤僮渌溃腹バ?。及桓公死,蟲出戶不葬。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
“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宮中空,莫敢棺?;腹诖采狭呷眨x出于戶。十二月乙亥,無詭立,乃棺赴。辛巳夜,斂殯?!??當(dāng)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1496節(jié)。 ?
清·計(jì)六奇《明季北略》/卷20。 ?
《甲申傳信錄》。 ?
《城固縣志》/卷7。 ?
《汾陽縣志》/卷4。 ?
《絳州志》/卷3。 ?
《明季北略》/卷20。 ?
《明史》:
令五家養(yǎng)一賊,大縱淫掠,民不勝毒,縊死相望。 ?《明史》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