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防長稱前政府對中國“捶胸頓足”,新政府有“靈丹妙藥”?

文/行走斯圖卡
澳大利亞前總理莫里森和前防長達頓,就像兩只小跳蚤,在南太平洋地區(qū)跳啊啊,終于將中國的投資和市場跳沒了,還將澳大利亞的地區(qū)影響力也跳得差不多了;現(xiàn)在換成了工黨的阿爾巴尼斯政府,新任防長馬爾斯承認,莫里森和達頓的那屆政府不行,但是阿爾巴尼斯政府有辦法。
據(jù)媒體報道,日前馬爾斯在接受英國天空新聞臺的采訪時表示,前政府在對付中國的問題上只會“捶胸頓足、大喊大叫”,阿爾巴尼斯政府將會“改變基調(diào)”;然后他又“換湯不要藥”,繼續(xù)在南海、臺海問題上左右橫跳。
看完馬爾斯的發(fā)言,我們只想說一句,“小老弟,你病得不輕啊”。他宣稱中國“正在用一種前所未見的方式重新塑造世界”,還“譴責(zé)”中國在南海的維權(quán)行動,同時叫囂“盡管中國構(gòu)成了挑戰(zhàn),但澳大利亞政府不會在打交道時采取讓步手段”。
不過有兩點,馬爾斯要比莫里森和達頓清醒一些:首先是臺海問題上,主持人拋出了這個問題,顯然是想挖坑,但是馬爾斯沒有接話,而是轉(zhuǎn)向了其他話題,他明白這個話題的嚴重性,干脆不說話;其次就是他承認需要改善對華關(guān)系,“要跟中國打好交道”,不過他沒有給出具體的操作細節(jié)。
要我們說,馬爾斯的態(tài)度確實有所進步,已經(jīng)意識到莫里森和達頓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他依舊沒有放棄澳大利亞那種“亞太副警長”的心態(tài),將地區(qū)局勢和中澳關(guān)系定義為“自己說了算”的狀態(tài)。我們注意到,馬爾斯對中國的描述,基本上還是北約在“新戰(zhàn)略文件”中的那套說辭,而這套說辭又是華盛頓的意志,也就是說,堪培拉當(dāng)局依舊是聽命于華盛頓的一條狗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跟狗子談判的意義并不大,因為都是主人與主人之間的對話。
馬爾斯應(yīng)該意識到,現(xiàn)在對中澳關(guān)系感到焦慮的不是中國,而是澳大利亞自己;隨著美國無法避免的新一輪經(jīng)濟衰退,澳大利亞一定會收到相當(dāng)大程度的牽連。此前金融風(fēng)暴和次貸危機期間,澳大利亞依靠中國市場躲過一劫,但這次衰退來臨時,澳大利亞還能如此幸運嗎?站錯隊的后果是嚴重的,澳大利亞理應(yīng)為莫里森政府的錯誤決策感到后悔,并且深刻反思自己的問題,而不是想盡辦法修補。
如果阿爾巴尼斯政府依舊想著在南太平洋與中國一較高下,他的結(jié)果不會比莫里森好到哪里去。中澳的體量級差距擺在這里,馬爾斯說莫里森政府只會“捶胸頓足、大喊大叫”,好像阿爾巴尼斯就有“靈丹妙藥”一樣;然而看看南太平洋地區(qū)其他國家的態(tài)度吧,人家需要的不是一個只會夸夸其談和頤指氣使、只會送出豆腐渣工程和殘次品巡邏艇的而是一個真正可以依靠的大國。
如果堪培拉不能深刻反思自己之前的錯誤路線,不管它能整出什么樣的新花招,都不會有任何奇效,最終的結(jié)果不過是換成自己“捶胸頓足、大喊大叫”罷了。
其實中國早就把話說得很明白了,路就在澳大利亞自己腳下、門就在澳大利亞面前,他們要的不是中國給不給這個機會,而是自己有沒有膽量和能力去抓住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