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辭典》7.26 狄慈根
【本文轉載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僅供學習參考】
26、狄慈根(Joseph Dietzgeh,1828—1888)
? 是德國社會民主黨人,制革工人,杰出的工人哲學家。
? 他重視革命理論的作用,注意哲學理論的研究,依靠自學成了“杰出的德國社會民主主義著作家和哲學家”。[i]他在未結識馬克思和恩格斯以前,獨立地得出了許多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極其相近的結論;在結識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積極學習和支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宣傳和捍衛(wèi)辯證唯物主義作出了重大貢獻。
? 他主要是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他堅持哲學的黨性原則,始終站在唯物主義一邊,猛烈地抨擊唯心主義、不可知主義以及僧侶主義等一切哲學怪論,稱這些哲學的鼓吹者是“資產階級有學位的奴仆”。他正確地解決了哲學基本問題,認為“宇宙和宇宙中的一切都由空間上同時并存和時間上先后繼起的物質變化所構成”,不是精神產生物質,而是物質產生精神。他堅持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提出思維是“一小堆物質 ???大腦 ???的機能”,是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認為認識來源于經驗和實踐,并由經驗和實踐來驗證,承認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的存在,并正確地解決了它們之間的的關系。對辯證法的闡述是他的哲學主要之點。他堅持普遍聯(lián)系和互相制約的觀點、運動和發(fā)展的觀點,并以此來觀察和分析一切事物。但是,他的哲學理論中也存在一些缺點和錯誤,例如,有時他把思維也說成物質的,抹煞思維和物質的界限;有時過分強調認識的相對性,混淆同相對主義的界限;有時肯定知識是“先天賦有”的等等。同時,他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比較薄弱。所以列寧說“他九成是唯物主義者,······是一個馬克思主義”。[ii]
? 主要著作有:《人腦活動的本質》、《一個社會主義者在認識領域中的漫游》、《哲學的成就》等。
注:
[i] 《列寧全集》第19卷,第61頁。
[ii] 《列寧選集》第2卷,第2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