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正弦

我們預期這輩子會有的人生曲線——一個平滑的正弦。

好吧,生老病死,波瀾不驚,
寡欲清心,平凡、平順、平常的幸福人生。
但,有時候,有的人,老天爺不想讓你這么“沒意思”,
他想和你玩點兒“有意思的”。
于是,平滑的生命周期曲線難免就可能多了些“坑”。

有的,條件太差又胡來亂造,可能早年就夭折了。
有的,好不容易隨大流讀到了大學,
可是自身懈怠,
或選擇的訓練模式與市場需求、政策引導的趨勢割裂,無處適配,
低端的不想、不屑去玩,
高端的又既不會又沒接觸過,
想往精英層里擠,
自身環(huán)境、基礎、認知、行為模式又與目標事實存在巨大斷層,
疊加景氣波動與紅海競爭下的脫離現(xiàn)實的期望,
一旦掉進斷層里,可能就是一輩子的糾結掙扎。
還有的,個人艱苦奮斗陽光努力又運氣好一些,
年輕時趕上了高增長的時代,
好不容易平平安安熬到“高管”,
卻仍沒逃過著名的“普適性職業(yè)生涯”這個大坑。

當然,還有資源多、能力強的,
不屑于當騎手、開滴滴、練攤、做微商、賣保險的,
別人一忽悠就兩眼充雞血,
想要玩“大的”,要玩“有情懷的”。
老天爺這沉迷冒險游戲的“神之助攻”早就給安排好了——
“高能力”中年男人作死三件套:
沒“礦”可供后代繼承卻要生多胎、
沒借雞生完的蛋卻要失業(yè)、
沒輕車熟路、主副不分的副業(yè)卻要創(chuàng)業(yè)。
這樣的“高能力”、“高智商”、“高資源”往往就給自己挖了個坑,
把自己埋到了破產加人生階段性坍塌崩潰里。
一旦一蹶不振,再來個怨天尤人、憤世嫉俗忿忿不平,
從“憤青”發(fā)展成“憤老”,
恐怕難免早衰早逝了。
這樣,看似本該平滑又符合低端課本式認知的正弦,
實際上成了隨時在你人生每個階段把你埋了的“挖坑曲線”。
山高路遠坑深??!這怎么辦呢?

先別著急問怎么辦?
還是去搞明白怎么被坑的吧。
其實,坑要是會說話,我估計它最想說的是:
你在或者不在,我都在這里,不喜不悲;
你見或者不見,我都在這里,不躲不藏;
你來或者不來,我就在這里,不死不滅。
所以這事不在坑,而在人。
不但個人的生命周期被認為是這樣的,
企業(yè)、行業(yè)的生命周期也被認為是這樣的。

大多數(shù)的個體、企業(yè)、行業(yè)都是在這樣的生命周期認知中,
躲著坑希望能夠平滑地走完想走的路。
然而,
“夏蟲不可語冰”的視角妨礙了對冰冷冬坑的認知與應對。
個人依附于企業(yè)環(huán)境,企業(yè)依附于行業(yè)環(huán)境。
個人坐上企業(yè)這條船,企業(yè)坐上行業(yè)這條船,
船載著乘客蒸蒸日上或平穩(wěn)運行的時候沒問題,
可是,一旦船自己開始面臨風大浪大、舉步維艱的時候呢?
企業(yè)不景氣的時候,個體就要被縮成本、裁員,
行業(yè)不景氣的時候,企業(yè)就會內卷、淘汰。
個體、企業(yè)、行業(yè),生命周期深度綁定,
大船載小船,層層嵌套,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在哪條船上的確命運迥異。
先來看大船的生命周期,
掌舵人的動作不一樣,結果是很不一樣的。
菜鳥又躺平的掌舵人最多只會在風浪中守著破船苦苦掙扎,
還得時不時踢幾個乘客下去,德望盡失。
老練又長壽的精靈船長不會那么干。

精靈船長知道一條船什么時候會扛不住即將到來的風浪,
所以不會讓自己和乘客與一條破船綁定,
他會在一條船開始破舊的時候早早地迭代出第二條船,
船的生命周期開始與乘客的生命周期脫離。

當這種蛻變持續(xù)下去。

船的正弦生命周期曲線發(fā)生了趨勢性的變化。

當然,別忘了,
每一次需要迭代的小正弦里,
都布滿了。。。。。。

每一個小坑都可能阻斷迭代所期望的蛻變。
更何況,你的船長和你自己,
都未必是閱歷與知識豐富的老練精靈。
但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
掉坑里的可能性,
除了個人原因外,
不僅與船有關,與駕船技巧有關,
還與對船的作用與航行機制認知有關。
我們的人生,
不僅要面對正弦形的波浪,
還要面對和處理在浪里浪出了正弦的船。
超越正弦的可能性,
不僅來自于這些魔幻的正弦,
也只能依靠對那些嵌套糾葛的正弦精準的理解和掌握。
(當然,死在第一個也是其生命中唯一一個未經迭代的小正弦里的絕不在少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