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春輸給李昌鎬是代差原因嗎 勤奮和專注是保持狀態(tài)的唯一靈藥
馬曉春在11月15日接受弈客圍棋訪談的時候,說起中國圍棋和韓國圍棋的比較,說韓國圍棋最強的時候是曹薰鉉和李昌鎬時期。自己和李昌鎬有代差,但是和曹薰鉉、小林光一他們沒有代差。所以中國圍棋不能將擊敗申真谞的壓力完全集中在柯潔身上,還需要更年輕的棋手成長起來,彌補柯潔和申真谞之間的年齡代差。
現(xiàn)在申真谞上來了,柯潔年齡又大了,(所以形勢向韓方傾斜),要找下一代的像丁浩這樣的棋手,能形成對抗,那中韓圍棋形勢就又不一樣了。一代一代還是有個銜接問題。
像我和曹薰鉉、小林光一他們下,他們那幫人和我沒有什么年齡代差。但出來了李昌鎬,肯定有代差了,我跟他下就比較累,因為他年輕那么多,精力充沛又沒有錯誤?,F(xiàn)在申真谞起來了,就要靠我們幾個同年齡的棋手把他摁住,我們的成績就會又好起來。如果單靠柯潔這一代人再去跟申真谞比,肯定虧一點。

其實柯潔出生于1997年8月2日,申真谞出生于2000年3月17日,他們兩人實際只差了兩歲多一點,兩年多一點的時間只能說是同齡的一代人,距離年齡代差還很遠。一般什么是代差呢?至少要拉開12年,也就是一個十二生肖的距離才能稱得上是代差。例如馬曉春,出生于1964年,李昌鎬出生于1975年,他們之間差距了11年,就可以稱得上是一個代差。但是小林光一出生于1952年,曹薰鉉出生于1953年,他們和馬曉春之間也差距了12年和11年。這實際也是一個妥妥的代差。而小林光一和曹薰鉉就是同齡人和一代人。同齡是指年齡相仿,而非一定年齡相同。

馬曉春認為自己贏不了李昌鎬,根本原因在于和李昌鎬有代差,也就是李昌鎬更年輕。但是面對比自己大12歲的曹薰鉉和小林光一,馬曉春整體還是處于下風的。小林光一在90年代前后,和馬曉春的交手記錄一度是8:0。小林光一在45歲時擊敗王立誠獲得了富士通杯冠軍。

曹薰鉉在47歲時擊敗1976年的常昊獲得了第6屆三星杯冠軍,在48歲時擊敗1977年王磊獲得第7屆三星杯冠軍。完全看不到兩個代差帶來的技術(shù)差距。這說明曹薰鉉是真的超強,的確領(lǐng)先了一個時代,代差在他面前竟然好像不存在一樣。
vs 李昌鎬? ? ?共33局/勝6局/ 18%
vs 小林光一 共24局/勝8局/ 33%
vs 曹薰鉉? ? ?共18局/勝9局/ 50%
vs 武宮正樹? 共15局/勝6局/ 40%
vs 劉昌赫? ? ?共12局/勝3局/ 25%
vs 徐奉洙? ? ?共12局/勝6局/ 50%
vs 加藤正夫? 共9局/勝6局/ 67%
vs 依田紀基? 共9局/勝2局/ 22%
vs 林海峰? ? ?共7局/勝4局/ 57%
vs 趙治勛? ? ?共6局/勝3局/ 50%
vs 大竹英雄? ?共3局/勝1局/ 33%

在馬曉春與李昌鎬爭雄的那段歲月里,馬曉春曾經(jīng)說過要在李昌鎬最擅長的領(lǐng)域擊敗他。也就是要在李昌鎬最擅長的官子擊敗他。如果能在李昌鎬最擅長的官子上擊敗李昌鎬自然是對李昌鎬心理的最致命打擊。這是非常冒險但是也是殺傷力最大的方式。馬曉春的官子很強,但是李昌鎬的官子更強。所以馬曉春不但沒有擊敗和擊垮李昌鎬,反而被李昌鎬擊敗和擊垮了。所以還是要在自己最擅長的領(lǐng)域擊敗對手,而非在對手最擅長的領(lǐng)域擊敗對手。

但是馬曉春并不認為自己在技術(shù)上比李昌鎬真的有什么差距,而是認為自己輸給了時間。也就是李昌鎬比自己年輕11歲,他們之間有代差。如果他們在一個年代也就是同齡的話,馬曉春認為自己是可以擊敗李昌鎬的。
這讓人想起了2021年的第13屆春蘭杯決賽。唐韋星在0:2輸給申真谞之后,流淚說自己老了,如果自己年輕的時候一定可以擊敗申真谞。雖然唐韋星只有27歲,但已經(jīng)對申真谞7連敗了。

但是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在接下來的第26屆三星杯決賽中,也已經(jīng)27歲高齡比唐韋星還年邁4天的樸廷桓,卻在先輸一局的情況下,最終以2:1逆轉(zhuǎn)戰(zhàn)勝了如日中天的申真谞。此前的樸廷桓對申真谞已經(jīng)13連敗了。樸廷桓獲得三星杯冠軍在讓眾人大跌眼鏡的同時,也令人對樸廷桓心生敬意。樸廷桓比申真谞大7歲,在AI加持的年代,依然可以擊敗申真谞。

曹薰鉉、小林光一、芮乃偉、李昌鎬、樸廷桓都是圍棋界公認的職業(yè)棋手楷模,專注而且勤奮。70后的李昌鎬依然在韓國圍棋甲級聯(lián)賽上拼殺,而60后的芮乃偉更是在世界女子圍棋大賽上屢屢殺入四強。他們的秘訣大道至簡:勤奮和專注!
越容易的事情其實越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