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真科普】中性筆指北(9):VISION RT書寫系統(tǒng)探究

wei?


之前說過 UBN-176的結構會單獨出一期指北



VISION RT筆芯構造如下

本文將把它分部分介紹


先從最有特色的“電梯式墨水槽”開始

結構:
VISION RT的墨水筒(4)(這名字,,,)被拔插部件(8)分為一個個墨水室(12)


至于為什么叫這個名字我也不知道,,,似乎這個部件是直接插進外殼中(所以可以重復灌墨)
拔插部件(8)結構如上 ,在圓柱狀部分上有間隔壁(11),與外殼共同作用形成儲存墨水的墨水室(12)。內部有開口,儲存墨水引導部件(5)

墨水室(12)的結構如下

可以注意到,在墨水室中有一條墨水引導路(15)通向墨水引導部件
間隔壁與外殼(2)之間存在環(huán)狀間隙(13)

運行:
了解完結構后,了解其運行就很容易了
低粘度的液體墨水存在一個很重要的力:表面張力

在圖6A中,墨水室12a內充滿空氣,12b中充滿墨水
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墨水會在隔離壁11a環(huán)狀間隙(13)中形成墨水膜Fa
此時墨水并不會通過間隙(13)下落,而是保持在12b中
隨著筆尖消耗墨水,12b中的墨水通過墨水引導路(15)進入墨水引導部件
12b內的墨水被消耗,壓強減小,空氣可透過墨水膜Fa進入,填充空缺。
同時12c中隔離壁11b產(chǎn)生一層新的墨水膜Fb
如此循環(huán)
所以墨水會出現(xiàn)“奇怪”的從下往上消耗

VISION RT的集管(7)部分,與普通直液式筆的“墨水儲藏體”無異
結構:

具體我也不展開太難沒看
大概是由于7d的設計,使得溢出的墨水會進入集管,而不是堆積在空墨水室中(集管后部)
運行:
集管的作用是收集由于氣壓不平衡而溢出的墨水
并在最后導入墨水引導部件,以防集管飽和

VISION RT的另一個賣點就是“Air-plane Safe”系統(tǒng)

直液式普遍的毛病就是氣壓變化大的時候,會擠出一堆墨水或者不出墨
而解決方法很簡單:減小能膨脹/縮小的氣體體積

由于集管與空氣是相通的,所以三菱在集管尾部設計了空氣節(jié)流通路(26)

結構:
這個通路的結構很簡單,就是一塊帶有之字槽(27)的塑料
與外殼(2)共同形成進入墨水室的空氣通道

運行:
之字槽阻止大量空氣進入
所以當氣壓/溫度變化時,實際上墨水室內的氣壓變化不大,解決了傳統(tǒng)直液式的問題
三菱甚至覺得由于溢出的墨水很少,不必使用集管


作為稀有的按動直液,VISION RT的筆尖也有獨特的設計

結構:
由于筆尖內必須放置墨水引導芯,所以筆尖并不能安放密封需要的彈簧,所以三菱把它安放在筆尖座內。作用在墨水引導芯上而不是滾珠

值得一提的是,為避免引導芯變形,三菱特意設計了雙層構造:
內部硬質層用來保持形狀
外部引導層用來導墨

運行:
實際上運行方法和普通按動筆是一樣的
不使用時,被壓縮的彈簧帶動引導芯,將滾珠頂在鉚接部上,起密封作用

書寫時,滾珠受力帶動引導芯將彈簧壓縮,出墨


總結:
雖然從結構上說,VISION RT挺簡單的,但實際上關于墨水膜的強度、進入墨水室的空氣數(shù)量之類問題還是很考驗打磨能力的

但是VISION RT最后的表現(xiàn)還是很優(yōu)秀的,所以三菱在這方面還是下了大功夫的
這支筆和顏料墨水的UM-201-18,Jetstream Edge等產(chǎn)品一樣(所以三菱總是能搞個大新聞),都是三菱實力的體現(xiàn)
但問題是,這些筆也沒能與其他筆拉開明顯的差距
“黑科技”?有的 。 “吊打”? 不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