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愛麗絲夢游仙境電影
比起原著來說真的不是一個層次。先看的原著,再看的電影,感覺更失望??了。原著的故事給我感覺像是夢,是精神病患者的幻覺,沒有邏輯,總是猜不到下一步是什么。而且有一種無意義感,我覺得佩服的正是這種無意義感,它像是對我們這個什么都要講求意義、邏輯、理性的人類社會的拷問。而電影卻改編成了一個女孩到仙境的歷險記,和市面上其他電影別無二致。如果沒有原著的珠玉在前,我可能還沒什么感覺,當(dāng)普通電影看了。 再就是劇情,如果僅僅根據(jù)普通電影標(biāo)準(zhǔn)來看的話,第一季的硬傷不太大。重點是第二季,有幾個點讓我吐血。 1、瘋帽子:第二季里面愛麗絲又一次回歸仙境,然后就被告知瘋帽子生病了。愛麗絲去看瘋帽子,這個時候讓我瞠目結(jié)舌的場景出現(xiàn)了——瘋帽子覺得自己的家人還活著,因此希望愛麗絲能幫忙找他們。但是愛麗絲以為瘋帽子精神狀態(tài)不佳,出現(xiàn)了幻想,因此沒有相信。(雖說我也覺得被人理解感覺更好,而且如果真的是精神病出現(xiàn)幻想,那在他的框架里和他對話才是尊重)但是瘋帽子直接把愛麗絲趕了出去,因為愛麗絲不相信他,所以他覺得這不是“他的愛麗絲”??墒?,我覺得愛麗絲永遠(yuǎn)是愛麗絲,只不過人都是變化的,瘋帽子不能接受真正的愛麗絲,只能接受自己認(rèn)為的愛麗絲的樣子才是問題。(而且我都感覺有點pua了(/_\)) 2、白皇后:為了挽救瘋帽子的生命,說服愛麗絲回到過去,救瘋帽子的家人。如果說愛麗絲和其他人想改變歷史,我還能“勉強”解釋為為了朋友有情有義。但是白皇后算是仙境的掌權(quán)者,這么草率的嗎?根本不考慮大局嗎?過去能隨隨便便去修改嗎?蝴蝶效應(yīng)不知道?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過去改變了一點,未來將面目全非! 還有一點就是,穿越到過去多危險?。??瘋帽子重要,愛麗絲就不重要了嗎?而且我也沒有看到劇情里哪里伏筆說必須愛麗絲才能穿越過去救人??!你自己擔(dān)心怎么不自己去救呢? 3、愛麗絲:當(dāng)她不顧勸阻,偷超時空魔球的時候,我拳頭就硬了。不過到結(jié)局她自己也意識到問題,我可以勉強把她看作正在成長中的孩子,考慮問題欠妥。放過她了?? 4、紅白皇后的父母:看很多人因為兩位皇后小時候的事情,對紅皇后同情居多,對白皇后進行譴責(zé)。我想提出我的看法,從鏡頭轉(zhuǎn)到紅白皇后小時候,我就覺得不妙了。大部分人的關(guān)注點在編劇制造的矛盾上:白皇后偷吃了果塔餅,碎屑掉在紅皇后床旁邊的地上,因為害怕,所以踢到床底下。然后她們的媽媽過來問是誰偷吃的,白皇后不敢承認(rèn),所以紅皇后背鍋。但是我看到的并不是兩個孩子誰對誰錯,而是感覺這個家矛盾由來已久。 在電影里,沒有偷吃果塔餅之前,紅皇后對自己的妹妹就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態(tài)度,看著不耐煩居多。雖然我知道很多同齡的兄弟姐妹經(jīng)常會打架,但是即使她們打架,也給人一種親近,一家人的感覺。電影里,兩個孩子的相處我完全沒看到這種親近,十分冷漠。后面看她們媽媽的表現(xiàn),我突然就懂了為什么兩姐妹之間為什么這么冷漠。 有孩子偷吃果塔餅,這個媽媽的做法是什么呢?非要揪出誰對誰錯,而且一臉嚴(yán)肅,好像是什么原則性問題。我自己沒有孩子,但是有幾個小弟弟,如果我的弟弟偷吃糖果什么的,我會非要小事化大嗎?我猜測媽媽的心理是這樣的:我說了不能偷吃果塔餅,但是還是有人偷吃了,如果我不懲罰她,我的大人威嚴(yán)就被侵犯,我的孩子們下次就不會聽我的了。這樣就明了了,她只是因為面子問題,孩子不聽話的讓自己感覺自戀被打破,覺得羞恥。簡單來說就是惱羞成怒。 而且這樣的做法有什么用呢?無論揪出誰的錯,對誰都是一種傷害。因為她只是站在一個審判官的角度,而不是作為一個母親。結(jié)果就是兩姐妹之間的矛盾因為媽媽的操作變得更大。媽媽沒有以身作則地讓孩子們感覺到合作關(guān)系,而是競爭。 但是比起媽媽的不稱職,爸爸的問題就更大了,在家庭里簡直就是個隱形人。在電影里,他只在兩姐妹成年禮出現(xiàn)過,其他時候就看不到人了。不過也可能是電影沒拍出來吧。 孩子的眼睛總是瞅著自己的兄弟姐妹,她們總?cè)菀缀雎愿改傅膯栴}。就像好多男的出軌小三,原配只找小三麻煩,忽略了那個男的一樣。 這個家庭真的像是很多家庭關(guān)系的縮影,說是模板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