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載具與飛船必備指南】殲星艦

技術指數(shù)
長度:1600米
最大速度:2300G/2級超空間驅動器
主要制造方:夸特動力船塢
隸屬:銀河帝國

“是的!我說靠近點!盡可能靠近點,近距離攻擊那些殲星艦……我們要堅持更長的時間去對付死星,我們還可能打掉幾艘殲星艦!”
—蘭多·卡瑞辛在恩多戰(zhàn)役
作為帝國海軍的黑暗靈魂,殲星艦是一種設計為恐嚇當?shù)匦窍档拇笮惋w船。在銀河內戰(zhàn)的大部分時間里,帝國I級殲星艦是帝國實力的最突出象征。
在倫迪利星際驅動公司的幫助下,夸特動力船塢在舊共和國的最后時日開始生產(chǎn)殲星艦。第一艘被命名為勝利級,是共和國突擊艦的延伸。勝利級殲星艦和所有后續(xù)型號都共同使用了突擊艦的楔形結構和高架艦橋。勝利級殲星艦長度900米,比共和國突擊艦更大,火力更強。雖然勝利級殲星艦被認為速度較慢,但在銀河內戰(zhàn)之前,該級星際飛船依然被大量使用。索龍元帥后來修復了許多勝利級殲星艦,新共和國繼續(xù)使用這些殲星艦去對抗遇戰(zhàn)瘋人的入侵。
皇帝掌握權力之后,夸特動力船塢開發(fā)了新一波銀河突擊飛船:帝國I級殲星艦。帝國殲星艦的主要武器系統(tǒng)幾乎是其前身的兩倍,包括60座配備先進瞄準技術的泰姆&巴克XX-9渦輪激光炮,用于對付快速移動的星際戰(zhàn)斗機。60座博斯特爾NK-7離子炮,用于癱瘓敵艦,并讓菲倫Q7牽引波束投射器進行俘獲。艦橋上方兩個巨大的護盾發(fā)生器保護著殲星艦免受最強大主力艦武器外所有武器的攻擊。
帝國殲星艦的發(fā)電機依然性能領先。西納艦隊系統(tǒng)I-a2b太陽能電離反應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為該型星際飛船的武器、亞光速驅動器和其他系統(tǒng)提供能源,同時保留有大量儲備。反應堆被包裹在一個由耐鋼和碳凝合金構成的屏蔽球體里。
殲星艦既是深空戰(zhàn)斗飛船,也是運輸船。帝國I級殲星艦搭載9700名士兵,72名TIE飛行員,20個AT-AT,30個AT-ST和各種駁船、炮艇、運輸船、穿梭機和飛魟爆艇。殲星艦還配備一個預制的駐軍基地,用于長期行星占領。
雅文戰(zhàn)役后,KDY繼續(xù)改進殲星艦,制造了帝國II級殲星艦,配備了更強大的渦輪激光炮和離子炮。帝國II級很快被超級殲星艦取代,這是有史以來最為恐怖的主力艦之一。幾年后,共和國工程公司為新共和國設計了防御者級殲星艦。防御者比傳統(tǒng)的帝國殲星艦更小、更快,但攜帶的武器裝備幾乎與其相等。第一艘新共和國防御者級殲星艦被命名為歐比旺好,以紀念盧克·天行者的導師。
中央機庫:帝國殲星艦的牽引波束將敵人的星際飛船,比如萊婭公主的坦蒂夫4號,牽拉到一個可以容納150米長飛船的大型對接泊位。
1.偏導護盾發(fā)生器球體
2.通信塔
3.太陽能電離反應堆
4.離子引擎
5.瞄準系統(tǒng)
6.中央機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