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室町幕府為什么會有1573年和1588年兩個滅亡的時間?
日本古代一共出現(xiàn)了三個幕府政權: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其中室町幕府的后期也是日本戰(zhàn)國時代。但奇怪的是,室町(足利)幕府有兩個滅亡時間(1573年和1588年)。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室町幕府在鼎盛時期的影響力也就大半個日本,應仁之亂后更是號令不出近畿。等到三好氏在近畿崛起之后,室町幕府只能控制京都周邊地區(qū),這最終導致第十四代將軍足利義輝被三好家臣松永久秀所殺。

足利義輝標志著室町幕府徹底失去了實權,但幕府的統(tǒng)治結(jié)構尚在。永祿十一年(1568年),織田信長擁立足利義輝的弟弟足利義昭上洛成功。足利義昭當上了室町幕府第十六代將軍,也是最后的將軍。

但織田信長只是把足利義昭上洛奪取天下的旗號工具而已,根本不想復興室町幕府。于是兩人的合作關系很快破裂,足利義昭暗中聯(lián)絡日本其他戰(zhàn)國大名,組建了以武田信玄為盟主的第一次“信長包圍網(wǎng)”。

在織田信長因為“包圍網(wǎng)”而焦頭爛額之際,足利義昭公開起兵反抗織田信長。但第一次“信長包圍網(wǎng)”卻因為盟主武田信玄的死亡而快速解體,足利義昭自然被織田信長輕松打敗,將其流放到日本中國地區(qū)。

足利義昭被流放后,室町幕府的統(tǒng)治結(jié)構徹底解體,在實際上已經(jīng)完全滅亡,即室町幕府的第一個滅亡時間:天正元年(1573年)。日本歷史在此之后便進入了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主導的“安土桃山時代”。

然而織田信長雖然流放了足利義昭,但并沒有取消他的征夷大將軍頭銜,因此被流放的足利義昭在名義上依然還是日本的征夷大將軍。室町幕府作為政權已經(jīng)完全滅亡,但名義上的幕府依然存在了十幾年。
直到天正十六年(1588年),已經(jīng)控制大半個日本的關白豐臣秀吉以天皇的名義宣布“公卿輔政”,足利義昭正式辭去了“征夷大將軍”,室町幕府在名義上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