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的獨家專訪
本文為2006年模型MHZ?MAG對站長的獨家采訪記錄,今天看來有些沒有堅持下去,好比魔蟹量產塢早就關閉了;有些還是實現(xiàn)了;而有些正在改變。文章中傳遞的一些思路和想法與我開辦模匠的初衷及對模型的理解是沒有改變的,并會延續(xù)下去的。(因B站審核,全文有部分刪減)





問:您是從什么時候接觸到模型并開始制作的?
站長:我的興趣愛好真的很雜,但模型倒是從小到現(xiàn)在一直堅持下來的一個愛好,和中國大多數(shù)的模友一樣,我也是從火柴盒開始做起的。不過那時基本就是素組,了不起手涂一個慘不忍睹的飛機。以后因為學業(yè)和工作的原因,做做停停維持了好久,都是一些簡單的手涂。至于噴涂那是工作10年以后的事情了。
問:您為什么想到開一個網站呢?目的是什么呢?剛開網站的時候有想過能堅持這么久嗎?
站長:這要回到2002年,無意看到很多日本大師的作品,做模型的激情又一次爆發(fā),買了好幾個高達準備噴涂上色,但在網上查了查,發(fā)現(xiàn)教做模型的網站少的可憐,正好那時自己在學習網站制作,于是就開始醞釀做一個可以教別人做模型的網站。
要說目的,只有一個,盡可能幫助模型愛好者學習制作模型。國內的模型制作缺少系統(tǒng)性的教學,即使是一些好手,也是自學成才,更多的愛好者都苦于入門無術。在這樣的一個環(huán)境下,【魔蟹量產塢】就有了其創(chuàng)立的目的與存在的價值。
就像前面說的,開網站時沒有想過要堅持多久,也就是希望一點點把網站開好,中間也停止更新了一個月,主要是因為換空間和工作忙的原因。不過,是否把網站做得更豐富、更專業(yè),倒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問:小編在其他網站、論壇上看到,模型制作的教學內容抄襲的很多,而且人云亦云,存在很多錯誤的示范,但在您的網站上這樣的情況并不多,請問您是怎樣避免這樣的情況的呢?
站長:您說的很對,的確,當初我自己找尋模型制作的教學資料時,也就發(fā)現(xiàn)幾乎找百家不如找一家,因為很多內容都是一樣的,而且介紹基礎制作的特別少,有一小部分心得體會也缺少照片或描述不夠詳細。至于科幻方面,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給自己的網站定位就是盡量“原創(chuàng)”,這個原創(chuàng)包括:自己寫,邀請高手寫,自己翻譯國外的教材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杜絕簡單地COPY&PASS的文章,“有自己特色”即是【魔蟹量產塢】的宗旨,也是網站發(fā)展的生命源泉,說的容易,做起來就很難了,特別是一個人辦網站,從組稿,翻譯,到排版設計都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目前網站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小規(guī)模的個人網站,只能盡力做到:“小而精”了。
問:記得以前看您的網站,基本上都是偏科幻的作品居多,現(xiàn)在在模型上加入了軍事戰(zhàn)車、船模,是您準備轉型了嗎?
站長:要說明一點的是,我的網站下面有一行小字標注:模型制作個人網站。所以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就局限在科幻題材,科幻的確是自己比較喜歡的一個模型類別,所以連名字都取得這么怪(笑),不過其他任何類別的模型制作我都不會拒絕,而且個人覺得,做好飛機坦克軍艦,回過頭再做科幻,更容易提高自己的能力。簡單點說,我不僅是一個動漫迷,也是一個軍事模型迷。
問:在您制作這么多的模型里面,哪一款是您最喜歡的呢?哪一款又是您覺得最難做的呢?
站長:目前還沒有最喜歡的,不是客套話,是自己對自己的能力還很不認可,一直在拜讀很多大師的作品,每次看完再看自己的模型,就覺得慘不忍睹,有些不錯的也得益于照片的拍攝,至于類別上,比較喜歡ZAKU類型的,不過,越是喜歡越不敢做,就怕做的不好,浪費了模型。所以大家在網站看到的都是我做的高達,ZAKU的很少,都在爛尾中啦。?
目前很多模型制作基本還是在學習研究中,就科幻來說,感覺按說明書制作都不太難,那些需要改造調整的會比較難,其實我的很多模型高手朋友也對我說過,會做不難,做好做精就很難。不過,如果把這個問題放到模型類別上來評價,我自己覺得做艦船的挑戰(zhàn)會比較高??甲C和改造都是很折磨人的事情。加賀號航母模型我做了一年都還沒有完成(汗)。
PS:站長的加賀號后來最終沒有爛尾,還上了MXSJ?MAG封面,用了18個月制作完成。
Q:最近您自己拍攝了國內第一條介紹模型制作的視頻,在中國來說應該您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這樣也應該花費了您不少吧?請問還有類似的打算嗎?
站長:說到這個話題,是不是第一人倒不敢說,主要是想嘗試一些新的形式給大家,畢竟自己一直從事創(chuàng)意文化的工作,職業(yè)的慣性也讓自己想嘗試很多新的模式,以后還會推出這類的有趣好玩的東西,內容和形式都將再進行新的革新。
PS:2006年其實我就是個自己拍視頻的VLOG主了哦(笑)

Q:在模型的制作上,您有什么要和剛接觸模型的朋友說的呢?
站長:如果模型制作是一口深井,那我和大家一樣都還處于井底,對我們來說,培養(yǎng)自己的耐心,多做新的嘗試,不要怕失敗,才會有進步。如果噴了幾個模型就覺得自己很達人了,就會成為那個永遠待在井底的青蛙。
還有一點就是,不要好高騖遠,一開始就給自己定了一個太高的目標,一旦失敗,又覺得信心全無,于是放棄模型。其實無論是簡單的素組,還是復雜的MAX上色,你投入進去自然都有其中相應的樂趣,所以說模型就是一種興趣愛好,太虛榮功利了也就失去了模型制作的真諦。
Q:很多愛好者都想嘗試進行模型的改造制作卻不知道第一步從何入手,有什么好建議嗎?
站長:大道理是從簡到繁,循序漸進,不要指望一步登天。但我覺得先要學會看,再學會動手。所謂看,不是看人家的模型怎么改,而是看自己要做的模型,哪里需要改造,如果是擺這個姿勢擺不出,那就要小小的調整可動性,在關節(jié)下手。如果是這部分的裙擺太短,不夠粗狂,那就加長。改造是有目的性的,先讓自己的目的明確,再有的放矢才是真正的改造?,F(xiàn)在很多的朋友只是為了強調制作的難度,顯示自己的能力,為了改造而改造,我覺得很無聊。一個人一輩子就這點時間,能多完成,少爛尾,即使不改造都很快樂啊。
Q:作為中國塑料模型最早的普及者,給初學者一些建議吧!對初學者而言,最必不可缺的五件工具分別是?最該學習的三樣技術又分別是?
站長:如果想成為一個模型高手,那請好好利用開始時的熱情多做一些模型吧,同時培養(yǎng)自己一些的美術基礎和色彩學也是很有必要的。技能多練能提高,Art Sense則是要多看多開眼界才能領悟,畢竟靜態(tài)模型就是一門藝術,后期的技法就是立體繪畫。
推薦給初學者使用的五件工具: 1 田宮模型鉗(不要圖便宜,出來的效果和樂趣完全不一樣的) 2 優(yōu)質的3M砂紙 3 筆刀或者美工刀,刀片一定要30度角的 4 0.3櫻花的勾線筆 5 打磨膏(細目) 這5樣工具可以讓你的素組都很完美了。
我教過很多朋友學習模型制作,我個人覺得對于初學者最要學習的三項技能是: 1 砂紙打磨 而不是單純靠銼刀和筆刀,手的感覺對于模型者來說是非?;A和重要的。 2 勾線 哪里需要勾,哪里不需要勾線,是要好好思考的 3 局部的手涂上色 對筆和顏料的運用熟練程度,將決定初學者未來的走勢。
Q:MG和HG哪個更適合改造?或者說兩個系列在制作和改造過程中的要點分別是什么?
站長:無所謂更適合,關鍵看題材。不過MG的改造我個人覺得偏向于形與面上的處理,而HG的改造更適合在細節(jié)的增強和突出。以上只是個人觀點,畢竟我不是特別喜歡改造的制作者,我的改造也只是要突出一些亮點即可。
Q:您的繪畫學習和長年的設計從業(yè)經歷對自己模型制作生涯起到了怎樣的影響?很多朋友在做模型時因為沒有設計基礎,所以會十分困惑不知如何下手,對此有什么好建議嗎?
站長:繪畫或者說對美術(藝術)的理解對模型制作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靜態(tài)模型和動態(tài)模型有一個很大的區(qū)別就在于靜態(tài)模型是一種狀態(tài)的瞬間表現(xiàn),它和繪畫一樣,無非是平面到了立體。所以也有人把靜態(tài)模型比喻成立體繪畫,而且很多的技法例如上色,舊化基本就是繪畫的技法。只是一個在畫布上,一個在立體的模型上。
我認識很多的模型高手,他們本身都不是從事設計或繪畫工作的,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喜歡畫畫,或者喜歡一些和藝術有關的愛好,例如攝影。他們的興趣幫助他們在制作模型過程中有一個對自己作品的認知度,也就是我要做的這個模型,做到那種地步才算是自己滿意的。這把尺就是我們說的ART SENSE,每個人的ART SENSE高低不同,提高了ART SENSE,對模型制作的好壞理解也就提高了。
至于提高制作能力,沒有捷徑,只有多做。同時一定要去看看和色彩原理,配色有關的書籍,對于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必要,如果不知道綠色是黃色+藍色,橙黃的對比色是藍色,同色調的如何增加或減弱,那到了上色階段就會很無助。還有就是現(xiàn)在幾乎無法離開的模型成品攝影,拍攝的構圖角度都是很有講究的,可以買些攝影入門書籍,或者先看看別人的作品是如何取景都會很有幫助的,這里也要提醒大家一個誤區(qū),很多人對攝影的器材,鏡頭很講究,但很多人忽略了影調與構圖,那才是作品會說話的關鍵之一,沒人會因為山田老師用那個牌子的補土而叫好,而讓人感動的是那個精心構思的畫面吧。
Q:現(xiàn)在成品玩具的種類越來越多,質量也相比幾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F(xiàn)在會有不少模型玩家慢慢地傾向于收藏成品玩具。對此是否有擔憂呢?
站長:首先我不是模型廠商,所以我不會擔憂。作為一個模型愛好者,我當然希望周圍的人都能喜歡模型制作,但不可否認的是,模型從來就是一個小眾的興趣與愛好,畢竟它對一個人的動手能力和美術能力有一定的入門要求。
其實現(xiàn)在,因為互聯(lián)網的快速傳播和動漫的風靡,模型愛好者已經比過去多了很多了。大家覺得動手的人少了,那只是相對高達而已。舉個例子來說,過去10男孩子里也就2-3個喜歡做模型,做得好能堅持的或許只有1個孩子。現(xiàn)在10個男孩子可能首先有8個孩子都喜歡高達,動手做高達模型的可能有就有4,5個,但真正做比例模型的,可能還是那1個孩子,算上高達模型的,人數(shù)相比過去其實是增加而不是減少。
所謂做模型的人少了,應該說是做素組的少了,而買成品的多了。 這只是產品市場細分的結果,同時大家由于時間有限,即使喜歡做模型的人,也會買些成品過過癮。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成品和模型的收藏者哦。
Q:您對中國的模型事業(yè)的發(fā)展有什么展望?
站長:這個問題大了點,很難回答。但就網站而言,我只希望能出現(xiàn)更多獨具個性的模型網站或個人博客。有了這樣的氛圍,我想中國的模型制作才會更大眾,更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