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的威海相遇:山海相依,出云入海,美不勝收
有這么一座城,5797平方公里,283萬人,夏季均溫25℃,古樸的海草房映襯著碧海藍天,蜿蜒綿長的海岸線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品質生活的代表。這里就是威海,被譽為人類最適合居住的城市。讓小編帶您沿著千里山海自駕旅游公路的環(huán)海路,開始一場有趣的旅行吧!

編輯
海源公園是環(huán)海路的起點,海岸線不到一公里長,很好地保留了岸灘的自然地貌。這里沒有喧嘩,沒有吵鬧,沒有轟鳴,有的只是海浪撲上岸灘時而緩、時而急的陣陣濤聲。

編輯
沿著海源公園的木棧道行走,可以看到威海最美的灣畔之一——合慶灣,休漁期的漁船靜靜地停泊著,隨著海風和海浪搖搖曳曳,散發(fā)著濃厚的漁家風情味。

編輯
在海源公園的東北部有座一戰(zhàn)華工紀念館,這是我國首座一戰(zhàn)華工專題紀念館。一戰(zhàn)時的威海,是華工招募的主要集結地和訓練出發(fā)港,這里就是華工們登船趕赴歐洲戰(zhàn)場的起點,他們?yōu)槭澜绾推阶龀隽瞬豢赡绲耐怀鲐暙I。

編輯
貓頭山是孫家疃靖子村的一個岬灣,東西走向,延伸入海,最高點海拔僅45.7米,以形狀似貓得名。一邊是沙灘大海,細沙白浪,一邊是巍峨青山、萬畝黑松林,無論是自駕還是徒步,都是一番獨特的享受。

編輯
貓頭上的日出日落,有著山韻獨特的美,日出從天邊的那座山海緩緩升起,照亮整個海岸,似一幅海市蜃樓,美輪美奐。貓頭山的夕陽一樣美到令人窒息,海平面的晚霞,總是把天染成一道道絢麗的彩畫。兩組巨巖兀然向天而立,像一只貍貓豎起的兩只耳朵仿佛在凝聽海浪的聲音,使整座島礁靈動起來。

編輯
在恐龍灣觀景臺,你會再一次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海邊的礁石,在時間與海浪的作用下,線條凌厲,萬分壯美。延伸入海的觀景平臺將我們送入大海的懷抱,看著水霧四起,展開雙臂,擁抱海風,是最近距離親近自然的方式。

編輯
沿著恐龍灣繼續(xù)前行,就來到了靖子,一路風景頗佳,山海相連。靖子村原本是一個以打漁為主的小漁村,“靖”的意思是“平安,安靜”,這里群山環(huán)抱,北臨黃海,環(huán)境非常幽靜,真是一個風水寶地。
靖子灣的自然風光,從岸上看,海天相接,蔚藍一片,漁船往來,鷗影點點,或有三兩釣者垂鉤海上,恰似一幅山水畫卷。

編輯
環(huán)海路上的孫家疃,成為了新的"網紅打卡地"。臨海修建的運動公園,入口處的"喂,海!"俏皮可愛,為這里增添了更多輕松自在。公園里的多處探海平臺可以更近欣賞海景。兒童玩耍的游樂設施、鍛煉的健身器材和步道一應俱全。公園建筑上濃郁海洋特色的彩繪作品,與旁邊的大海交相輝映,個性十足。

編輯
一路向西,蜿蜒的環(huán)海路串起了威海人引以為豪的沙灘。葡萄灘海水浴場、金海灣國際海水浴場、威海國際海水浴場······綿長的海岸線,一望無際的大海讓人觸手可得。海水的清澈透明,總讓人以為誤入了船在空中漂浮的幻境,在這個幻境里,海底的一切都清晰可見,只是多了一層淡淡的不同于其他海域的青藍。

編輯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保鼓唤蹬R時,最不可錯過的就是孫家疃北山街的夜市。華燈初上,海風習習,周邊幾十家大大小小的飯館一字排開,壯觀,又讓人忍不住流口水。一家家海鮮燒烤特色餐館里,沙蛤、海螺、梭子蟹、海蝦······一筐一筐的海鮮,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

編輯
當一盤盤海鮮端上桌時,才是這趟旅程最圓滿的時刻,飄散在海風中的香味,久久不散。在炎炎夏日的夜幕中,依海而坐,在涼涼的海風中,一邊品嘗著最美味的海鮮,一邊與好友喝酒暢聊,炊煙、嬉笑、香氣,充滿了人間煙火氣。
每一個靈魂純凈或者需要將靈魂滌蕩純凈的人,都應該來威海走一走,沿著海邊一直走,在海浪聲中用發(fā)呆的方式代替思考,或許會讓我們更加通透、更加輕松,洗凈的是一身的浮躁與焦慮。

編輯
住在威海,我總會想象自己在這里安享晚年的樣子,走不膩的環(huán)海路,看不盡的山與海,包裹在濃濃的生活氣息中,享受著閑適自在的小日子。海風中的味道,夾雜著一些煙火氣。世代在此的人啊,從來都不是為了浪漫與詩情,只是他們將生活本身,過成了詩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