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的束展之妙

? ? ? ? 身型的高低變化是心意拳打法的基本特色之一,是“束展”。站直了打,威力大減。而之所以朋友們說站著打很不錯,很大程度是我們沒意識到事實上我們實打的機會很少,也根本談不上再去辨別其中打法兇狠度的差異。?
心意拳拳把很少有平來平去的,它總是含著向前斜上或斜下的勁意,這種“上”“下”不是含蓄的示意,而是要在操練時實實在在地打出來;不是玄妙的暗勁,而是要在身型上扎扎實實地做出來,真正做出“塌天”和“翻地”的勁意來。在實戰(zhàn)上,不是簡單的平擊,而是通過雞步弓牮步等的變化使自身突然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以達到:蓄勢--展放,也就是束身展身,“束展”二字,整個人象彈簧壓扁突然彈放,或象鋼索突然崩斷,將對手向前擊出的同時,有向上挫飛起來或向下砸頓下去的效果,威力當然不是平擊所能比?!盎洹?,“搖閃把”,“挑領”,“虎抱頭”,“卷地風”等都有斜上的翻勁,將對手斜上打出,而“鷹捉”“大劈”“斬捶”“一頭碎碑”等都有向下的罩勁,將對手斜下打出。比如大劈,大劈往往用在第二動,如第一動先由低身作“挑領”(近則“虎抱頭”)長身而起,將敵人打成(或驚成)被掀之勢,此時緊接大劈,沉身下勢,連肩帶背劈下,由上而下,這就不同于人站直時只是用肩平著去靠對方,而含有劈,砸,撞,壓,擠種種在內(nèi)。如果同時管腳的話,那就象契槽里卡著一段木條,你一鑿下去,“嘣”,鑿子占了它的位置,而木條飛了——對手將被拔根摔出。而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威力,都是由于有身型的束展。?
? ? ? ? “束展”不僅威力大,而且在打斗時更有機動變化性,使對手卒不及防。如上之第一動,由下而上,不管打到?jīng)]打到,它都打破了敵方的防守平衡,“驚勢”,而且達到了一個重要的目的:進身占位,這時再施的第二動大劈,就是真正的貼身打法了,所以“近身”哪里來?是過程中打出來的,就象高手下棋,它暗含的第二下你往往事先察覺不到,而不是我喊“我要近你身”,而你反諷“你如何近得”?!@也正是心意拳老辣的地方。?
而上述這一切,束展釋放能量,高低變化破敵之勢,由遠突進站位奪勢,都不是光站直了走近就行的,而必然要靠行進間雞步的變化發(fā)動而來,其實如心意拳“四把”的編排上,都是這般一束一展,一高一低地在安排著的,個中練習所含的這個東西,不知學者們又是否都意識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