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DESIGN-上海工作室【優(yōu)秀設計案例分享】

安筑設計學社 優(yōu)惠活動正在進行中…?
咨詢VX:AZZH2022
課程詳情:https://ykt945.360dhf.cn/?

正文
通透的結構、充沛的光線,是一個空間最大的魅力。正因如此,劉暢在第一次來到這里時,就決定將它改造為nothing design的第二間工作室,在上海匆匆流逝的繁華之中,營造一個安靜、純粹的藝術支點。
與北京西店記憶的第一間工作室不同,這個空間位于長寧區(qū)定西路一棟改造后的老建筑中,擁有L形的兩排大窗,引入充足陽光的同時也提供了絕佳的視野。有了光與景的加持,室內裝飾便可以更單純,像一塊富有質感畫布,任光影與陳列來慢慢雕琢。


01.?濾掉多余的色彩
一切只與材質相關
250㎡的尺度,一小半留給容納8人的工作區(qū),剩余所有,全部保留原本開放的格局??臻g的基底是簡單而純凈的。黑色細長條木地板貫穿始終,頗有上海老洋房的韻味。

沙發(fā)區(qū)用一塊定制的黑色地毯襯托,與地板在視覺上幾乎融為一體,不打破地面的整體感,只在觸覺上增添了舒適度,同時豐富了材質的層次。


無窗的墻面通體被不銹鋼飾面覆蓋,其中包括進入工作室的中軸門,由于材質完全一致,門關閉時仿佛隱形,讓空間成了與外界隔絕,“沒有出口”的獨立存在。

窗子之間的立柱和小面積墻體留白,白色的落地窗簾某種意義上是墻體的延伸,但它輕盈、柔軟,釋放著慵懶的氣質,讓這個充滿直線條的硬朗空間瞬間松弛下來。

沙發(fā)區(qū)對面的墻壁上,無縫嵌入了大屏幕,內部開會或和客戶商討方案時非常方便。平時屏幕關閉的黑色狀態(tài),在這個黑白灰構成的極簡空間里也毫不突兀。

不加修飾的白色天花板與立柱和窗簾呼應著。橫梁的處理做了“減法”,鏟掉原本表面的覆蓋物,露出水泥的斑駁與粗糙,與不銹鋼墻面細膩的質感形成強烈反差。

黑色的地面、灰色的墻體、白色的天花板,三者在這里形成了無色相的明度階梯,由深至淺、由重至輕,過度自然卻又層次分明。濾掉一切紛雜的色彩,只保留黑白灰的純粹,讓這個空間仿佛置身于時間之外,安靜而恒久,不為歲月所動。


不銹鋼墻面還延展出兩個重要的區(qū)域——材料區(qū)和閱讀區(qū)。閱讀區(qū)的不銹鋼書架,陳列著設計師們工作時經(jīng)常需要翻閱的書籍和資料。材料區(qū)除了展示墻之外,還有一個雙面都布滿抽屜的方形島臺,同樣是不銹鋼材質的,它方正的造型、無拉手的極簡設計,將這種金屬的美感發(fā)揮到極致。


材料區(qū)是劉暢最喜歡的空間之一,他總是能在這里發(fā)掘很多靈感。干凈的不銹鋼基底能夠將每種材料的特質釋放到最大。
“不銹鋼是我很喜歡的材料,”劉暢解釋說,“它很現(xiàn)代、很酷,質感非常好?!?/p>

材料區(qū)旁一扇隱蔽的滑動門后,是純黑色的辦公區(qū)域。桌子、椅子、定制柜體,包括日常所需的一切電子設備,都是黑色的,并且?guī)缀醵疾捎昧朔秸闹本€條設計,在極簡中透露著理性。


02.?每個物件
都是一段設計故事
Each object is a design story
開放的空間往往對于陳列的要求更高。在這個黑白灰構成的基底之上,大到家具,小到臺燈、擺件,每一件物品都有自己精準的位置和存在的意義。除了固有的功能外,這些物品藏著許多故事,觸摸、使用它們,穿行其間,會感覺無時無刻不在與設計交流,聆聽它們傳達出的獨到理念。

初入空間,視野中心的三件物品便為這里定下了基調,一張洞石小圓桌、一把方正筆挺的鋁制座椅,和一個形態(tài)恣意的雕塑。方圓規(guī)整,而雕塑不羈,有機的造型仿佛擁有生命,為景致注入活力。座椅來自Thomas Gayet的UNTITLED無題系列。雕塑出自95后藝術家馮杰之手,以粗糙的匣缽泥制成,有機的形態(tài)表達著對自然萬物的理解。
金屬的冷感、洞石的肌理和匣缽泥的粗糙天然,三者之間也形成了材質上的沖突之美。


圓桌左側是材料區(qū)和一張金屬書桌。座椅是瑞士建筑師Mario Botta在1986年設計的Latonda Chair。椅子弧形的線條造型中和了書桌的冰冷體塊感,也形成了“面”與“線”交織的和諧景象。

臺燈是袁媛的作品Unlock,靈感來自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的榫卯結構。


窗邊擺放著劉瀟設計的座椅和邊幾。座椅名為“消失的古城”,以不銹鋼制成,深受同為不銹鋼愛好者的劉暢喜愛。


會客區(qū)由一組沙發(fā)和兩把座椅圍合起來。沙發(fā)是劉暢在中古家具店中一眼就相中的款式,錯落的方塊造型極具雕塑感,圈絨的面料在表面堆起自然褶皺,有型又不會呆板。


兩把休閑椅都是上世紀Space Age的作品。沙發(fā)背后是藝術家陳星宇的落地燈,高聳的造型猶如尖塔里的小宇宙。


Space Age時期的家具與當代先鋒作品,跨越近一個世紀的設計在此碰撞,一下子拉寬了時間的維度,身處其中,恍若隔世。有趣的是,這些橫貫東西、相差百年的作品,似乎都在闡述著同一個主題——對未來的探索。
洞石茶幾和邊桌都是劉暢為這個空間定制的,幾何造型變化重組,呼應著沙發(fā)的雕塑感。


陽光最好的區(qū)域是L形窗轉角的位置,這里放置著一張洞石長桌,四把造型迥異的座椅分立兩側。桌子上方懸掛著蔡烈超的馬扎燈,纖細的線條縱橫交錯,靈感來自于城市中的建筑工地手腳架。


四把座椅都有自己的個性,“選最喜歡的來坐”是每個人在這個區(qū)域都會產(chǎn)生的心理,也是人與家具之間有趣的互動。


每一件家具、每一個物品,都有趣到可以引發(fā)一個話題。設計師們甚至為植物DIY了裝飾圍欄,富有肌理的白色表面完美融入空間。


從租下這里到敲定設計方案,劉暢只用了一個晚上,或許人與空間也有奇妙的緣分存在。這間工作室對于他來說,不僅僅是工作的場所,也不僅僅是繁華都市中的落腳點,而是凝聚了當下的思維與理念,情緒價值高于一切。

NOTHING DESIGN
設計工作室:NOTHING DESIGN
設計師:劉暢
項目位置:中國 上海
項目面積:250㎡
項目類型:辦公空間
完成時間:2022年
材料:不銹鋼、木地板、洞石、玻璃
攝影:WM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