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講傳習錄】p3事父事君 亦是妙道。王陽明傳習錄 王德峰講課全稿 全7天2

P3
事父事君,均是妙道。
王陽明停留在慧能那里就可以了,王陽明為何沒有入佛門做
禪宗祖師呢?
慧能之后不就是一花開五葉,五個宗派都下去了,也許王陽明
就是其中一個宗派。他沒有走這條路,為什么?
我們看一下傳習錄下卷的內(nèi)容 ,黃直錄,黃直是王陽明的弟子
他也記錄了王陽明的話。
第十五段內(nèi)容;
佛是不著相,其實著了相。我們?nèi)寮抑讼啵蠹叶脊J的,
要治國平天下,你看著不是著了相嗎?其實不著相。為何?
王陽明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話,弟子不理解求講解。
備注:著相是佛教中的的一個術語,是指執(zhí)著于個體意識。
?你著相了是你太執(zhí)著于表象而偏離本質(zhì)了意思。
王陽明回答:佛怕父子累,卻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卻逃了
君臣,怕夫婦累,卻逃了夫婦。想想有道理吧,現(xiàn)在有的人
真想什么?學佛,或者甚至想出家。出家不成,由于種種
客觀條件限制。那么在家修行,那叫居士,都是想逃。
王德峰自己有的時候也有動過想逃的念頭。在復旦做個教師,
那么復旦大學給他簽了一個合同;規(guī)定了他的合同有效期范圍
里面他必須做到什么,終于寫下來,難受。他把復旦看成是他的
家園。復旦培養(yǎng)了他,然后復旦又收留了他,讓他做了復旦的教師
后來還給了教授職稱,突然給他簽合同,牽累。
夫妻之間不開心的事情很多,要實事求是要承認,不結婚多好,
婚姻就是枷鎖,有了孩子一開始很開心,后來知道他是來討債的。
無債不成父子,我好好的活著他煩到現(xiàn)在??稍焕郏卧挥X得
牽累 ?王德峰在君和臣的關系中也感覺累,政治是無比復雜怎么
可能不累?君臣逃了,夫婦也逃了,父子也想逃,這真是這樣一種
生命感受,到了佛門里真的清凈了,我也不要什么富貴榮華,
我得一個清凈吧。我們許多人都有過這個想法,王陽明對此的看法
叫做著了相,都是為了個君臣,父子,夫婦著了相。便去逃避。
你不著相怎么會逃避?你不想做臣,子也不想做父。逃掉,
這叫著相。至于我們?nèi)寮遥袀€父子,還他以仁;有個君臣,
還他以義;有個夫婦,還他以別。這又何曾著過父子君臣夫婦的相?
細想一下這個話對不對。
你要逃避肯定是著想,你仍然應該自在的做個父親,
或者做個兒子。自在的做一個政治領袖或者做一個普通百姓。
自在的做個丈夫或者做個妻子。不要著丈夫和妻子的相,
而是進入到這種關系的本身中去就可以了。如果這妻子不讓我
稱心,那叫做著了相。丈夫不讓我稱心,那叫著了相。還一個別,
就是互相幫助,互相尊重就可以了,何有夫婦之相呢?
你是哪個國家的人這件事情怎么好躲的呢?
換一個堂堂的對名族的一個關懷,在此關懷中就可以了。
國家好與不好,一起努力,努力幾分算幾分,不必逃。
做人家的兒子,這個父親承認他是個酒鬼,喝醉了酒天天打你。
你還他一個仁就可以了。所以從佛到儒,從禪宗到新儒家。
這個轉(zhuǎn)變就是從這里開始的。這個轉(zhuǎn)折點就在這里。
王陽明既然頓悟本可以入佛門,為何不入?他說入了還是著想
求一個私心。還是私心起作用,叫自己了生死。
我們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怕什么生死的差別呢?禪宗有一句話說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話在邏輯上行不通,一根長到一白尺的
竹竿,你到頂上了你還怎么進一步呢?更進一步是什么意思呢?
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那么回來有兩種回法,一種是禪宗的回來,
那叫擔水砍柴,無非秒道,禪宗達到了,他雖然要逃,逃那個
君臣,逃那個父子,逃那個夫婦。但他還在生活中擔水砍柴。
儒家不免,儒家先受到禪宗的啟發(fā)。然后不免再問一句:
如果說擔水砍柴無非妙道,那么我還可以說第二句話:
事父事君,亦是妙道。對我們的親人承擔起我們該承擔的責任,
對我們的名族承擔起我們該承擔的責任,這個叫做事父,
叫事君,亦是妙道。為何要避開這個東西。
這個新儒家就來了。這一轉(zhuǎn)就是宋明新儒學來了。隋唐的佛學
最高成果是禪宗,禪宗說出淡水砍柴亦是妙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進到哪里去?進到日常生活里去。人生無處不是道場,都可以修
超脫生死的事情。不要說我光在寺廟里才能超脫生死。這是境界很高的.
對于人生無處不是道場這句話我自己也深有體會。我以前有過專業(yè)的
運動員經(jīng)歷。深刻的認識的到精進是在事上精進,每次比賽前我都會
緊張到想逃避不想去面對挑戰(zhàn),不管最后成績?nèi)绾?,基本都是?/p>
比賽前心理就敗給了自己。逃避是我們在面對困難和人生中的結
自然的心理反應。而運用佛學的思想去提升智慧,在禪坐中不是選擇
逃避,而是消化和面對這些情緒,成長路上的坎,最后形成更高的
思想境界提升去用不一樣的心境面對處理,在我們面對的生活中
的事情里去修心修德,存養(yǎng)良知和面對處理。這也是一種最好的修行
之路。我后來在出現(xiàn)比賽前想逃避的以及很大的心理壓力的時候,
我在打坐入定中調(diào)整心性,放空自己,讓我的不良的能量進行放空
消化,并非想著逃避困難,出家與世隔絕。而是用佛學中的智慧處理
我的壓力和情緒。來疏導,放空,入定,升華。在這個過程中,
我直面困難和壓力的選擇,加上賽前的超級深度打坐冥想,讓我對
我的本體的一系列雜念,和情緒有了更好的調(diào)整,放下,和用更高的
意識境界去面對生活中的坎。有的時候人生中的一些坎是我們成長的
關口,而去跨越這些坎,和不斷提升自己思想維度,和抱有積極的
態(tài)度面對,將會對我們有深遠的成長和影響,而選擇逃避掉的事物。
如果沒有再去重新面對,其實生命的核心進化進步也止步于此。
直到意識到這一點,不再逃避,豁達的面對向前。
不要說我光在寺廟里才能超脫生死。這是境界很高的,但是禪宗
只是說擔水砍柴,比擔水砍柴更根本的事情是我們都出生于這個名族,
是父母生養(yǎng)了我,我們走到天涯海角都是中國人。我們在中國自己的
內(nèi)部走到哪里都是某某某人的孩子,我們不好否認這一點。于是你要
事父,你要事君吧, 我們現(xiàn)在就知道我們都王陽明 傳習錄。在中國
思想發(fā)展的整個歷史的進程當中處于哪一個關鍵的位置。然后這一點
對于我們當下中國人何等重要。王德峰說我們進入了一個精神上普片
不安寧的時代。那么出路在哪里,是道嗎,是佛?是道也是佛,
但最后要歸結為儒。 新儒才是根本。我們讀王陽明心學,傳習錄會有
這樣的感受;要求實在是太高了對吧,我們覺得很累。
這個養(yǎng)心要養(yǎng)到什么程度?此心純乎天理之級。
金子的純粹叫足色,我們心的純粹是什么?里邊除了天理之外,
別無其他。就是這個意思。?
純乎天理至極,級就是標準,他不是外在的由朱熹的學問搬過來的,
而你心中全是這些東西。純乎天理至極 難不難??
如果真的這么難人人都做不到,王陽明的心學還是空的。
其實我們做得到。
王德峰:老朋友們大概聽我講過這種我虛構的事,比如說王德峰突然在家接到了
一個電話,是市政府秘書長打給他的,突然知道復旦大學有一個叫
王德峰的老師,據(jù)說此人講課非常的認真。學生在他的課堂上受益匪淺
所以我們決定表彰他。那么就通知了官方做一個安排。為王德峰老師
像復旦大學請三天的假,單獨安排一個會議接見王德峰。王德峰
接到這個電話萬萬想不到他一介布衣,得到如此浩蕩的皇恩。興奮不已。
晚上睡不著覺。在心里面就有不純粹的東西了。假定他的心
如果他是這樣的話,那他的心就非常小了。(著相了)。一介布衣
王德峰非常的高興,是自然應當高興,因為他們是當代社會的政治精英
他有機會和政治精英交流一番一定收獲不小。他非常高興應該晚上
睡得更香。他繼續(xù)虛構: 他平生第一次在各種高管的陪同下,跨入
莊重的會客廳,發(fā)現(xiàn)會客廳非常的大,他一走進會客廳一看,都在等他,
他上前去一一和他們握手,等握手握到最高領導人的時候,他突然想
小便,他說很抱歉此刻要上一下洗手間,請你們等等我,假如他是這樣
的話,他的心和天一樣大。這叫做純乎天理至極。一介布衣可以坦然的
面對天子。
第二個虛構的例子:?
假定你是一個百億集團的董事長 ,你在中國富豪排行榜上有你的名字,
有一天你要參加一個重要的商業(yè)談判,這個商業(yè)談判的結果將決定
你集團下一步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你高度重視這個談判。這個談判將在
商務9:30舉行,此刻已經(jīng)9;10分了你還在董事長辦公室,
你的司機和秘書都在樓底下等你,你一看表哦九點十分了你還擔心
什么路上被堵了,夾著你的公文包匆匆忙忙的從辦公室走出來。
走到走廊上突然發(fā)現(xiàn)有一個人突然攔住了你,抬頭一看看到了平時
在你的樓道里打掃衛(wèi)生的清潔工,他攔住你了,加入你姓張,他就給你
講;張董啊,我候了你好幾天,我知道你是大忙人,今天我終于
候到你了,這個時候你的心理已經(jīng)有點急了,什么事情?
她跟你講,我上個月拿工資的時候發(fā)現(xiàn)少了100塊錢,我也不知道
為什么扣我這個一百塊錢,我到財物部門去問了,他們查了查賬
說沒算錯是扣了100塊錢,至于為什么扣一百元我們不知道,
你到人事部去問,那么她又去人事部門去問了,人事部門翻了資料說
是扣了100塊錢,至于為什么扣居然不告訴我,她想來想去只能找你
張董,為什么扣了我這個一百塊錢?
這個時候你已經(jīng)心中惱怒起來了,區(qū)區(qū)一百塊錢算什么玩意?
我要去參加的那個商業(yè)談判,要牽涉好幾十個億,在惱怒中你
扔下一句話這事也不歸我慣。然后夾著皮包走了,揚長而去。
假如你是這樣的話,你的心就非常的小,你就不是純乎天理至極了。
假如你不是這樣,你從你的公文包里面掏出你那只筆和那個筆記本,
記下他的名字記下這件事情,你負責任的跟他講 這件事情我一定要
調(diào)查清楚,如果不該扣的一定還給你。而且像你道歉。假如你這樣做,
你的心和天理一樣。雖然你貴為百億集團董事長,你仍然知道什么?
一個打掃樓道的衛(wèi)生清潔工,他每個月工資假定給他1000多塊錢,
這個月少了100塊錢的話,一定影響他的生活,你仍然懂得這個道理,
你幾百億的資產(chǎn)和區(qū)區(qū)100塊錢在數(shù)量上差別真的很大,天壤之別。
但是幾百億資產(chǎn)降到底。無非也是柴米油鹽。100塊錢是這個清潔工的
柴米油鹽,幾百個億也是柴米油鹽罷了。天道至極致,無非柴米油鹽,
這是中國思想。天包容萬物,天理無處不在。它既包容喜馬拉雅山,
也包容喜馬拉雅山腳下一顆無名的小草。也是天所包容的。
所以切莫以為陽明心學是空論,他是實踐,他指點了我們?nèi)绾蝺€省一下
我們的日常實踐。 待人接物,應應世事。無不要有一個純乎天理的心。
何嘗不應該如此,又有什么高不可攀的呢?只是我們境界始終沒到,
它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我們做種種事,那第一等事學做圣賢,
那不脫離種種的事,不是說有朝一日你給我一個圣賢的名號,我就
成了圣賢。我仍然是個擺地攤的人卻是個圣賢。這就是王陽明心學。
你有大的才華做大的事情,有小的才華做小的事情,每個人都這樣。
所以我們讀王陽明傳習錄要點在一個習字。是天理融會貫通與心和生活
而并非一種學術。學術的事情主要是專家的事情。 與我們沒什么
太大的關系,沒大的關系,如果你要鍛煉你的頭腦,那么來讀讀哲學的
東西,以便頭腦的思考更周密更深入。那叫滿足頭腦,這是心要被滿足。
這是我們讀傳習錄的意義所在。
出身貧寒掃大街,欣然接受去心存天理致良知,不影響你修成圣賢,
盡你所能做好該做的,照顧好生你養(yǎng)你的父母,盡自己所能去照顧好
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孩子,你有大的才華做大的事情,有小的才華做小的事情,無有不當,但把致良知所謂存養(yǎng)修心的第一等事情。在富貴中
存養(yǎng)天理,在貧窮中存養(yǎng)天理,在無時無刻都在存養(yǎng)天理。天理也是
萬變的周遭中唯一不變的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