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養(yǎng)、害,看你如何去吃
我們都知道,人體的各個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來維持,而能量源于我們日常所攝取的食物。從某種角度上說,食物也有很多種性質,不過食物偏性要弱很多,且作用比較緩和,搭配得當的話,可以強健我們的身體。如若食物搭配不太得當,那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會很容易受損。
就像《千金方》之中所說的:“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情爽志以資氣血。若能用食平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焙芏嗯耘笥严矚g吃甜食、冷飲、油炸食品,而且常常是怎么吃都吃不夠,時間一久就給自己的身體健康埋下了隱患。
古人就研究過百余種食物,也希望人們可以通過日常飲食獲得身體健康,他主張人飲食有節(jié),五味貴和,不能偏食,以清淡食物為主,忌食生冷。下面就來詳細地介紹一下飲食原則:
飲食原則
一、多素少葷
古人曾調查發(fā)現,關中人和南方人作比較,關中人愛吃素,因而“少病而長壽”,南方人“海陸魷肴,無所不備",長壽的少。其實人體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富含多種營養(yǎng)的食物可以促進身體的生長發(fā)育、延緩衰老。
現代有很多女性朋友喜歡吃燒烤,油炸食品,可我們的脾胃并不喜歡它們,即使部分女性朋友知道吃粗糧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可卻由于粗糧的口感不是太好而不愿去吃。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必須做到粗細搭配、以粗為主;葷素搭配,以素食為主;酸堿搭配,以堿為主。
二、五味調和,清淡為主
《千金方》之中提到“五味不欲偏多,故酸多則傷脾,苦多則傷肺,辛多則傷肝,咸多則傷心,甘多則傷腎,此五味克五臟五行,自然之理也”。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每味食物都不能吃的太多,或太過追求味覺刺激,就會導致身體不適。
過食咸味食物易誘發(fā)疾病產生。所以,日常飲食必須要清淡,少油、少鹽、少調料,多采用熬、煮等烹調方法,不宜煎炸、燒烤,保持食物之原汁原味對身體最有益。
三、少吃生食
《干金方》之中提到“深陰地冷,水不可飲”,“勿生食肉, 傷胃"。肉類食品必須煮熟后食用。
生肉和生菜之中有寄生蟲,生吃很容易感染,而且不利于腸胃消化。隨著西餐近些年進入中國,很多女性朋友們愛上了半生不熟的雞蛋、牛肉,以及生魚片等,豈不知這種吃法非常不利于身體健康。
四、飯后調養(yǎng)
剛出鍋的熱食,不宜馬上食用,應該待稍涼,才食用。俗話常說:“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在用完餐后,應當走一走,而不是立即躺下休息,飯后立即躺下休息,容易導致腸胃不適,食物堆積而不好消化。飯后應當及時漱口,保護牙齒。熟知這些飯后調養(yǎng)之法,即可有助于身體健康,讓女人的青春長久留駐,有延年益壽之功。
五、飲食有節(jié)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為是自己喜歡的食物過量食用,也不能因為減肥或偏食而少吃或不吃某些食物。吃的太多會導致營養(yǎng)過剩,誘發(fā)疾病產生,吃的太少會誘發(fā)營養(yǎng)不良等,因此,不管每餐是否合自己的胃口,都要吃七八分飽,不可饑一頓飽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