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保釋知軍

文】:白華金剛范辰帆整輯史料上傳,非原創(chuàng)作品。
《范仲淹保釋知軍》
白華按:范仲淹的提倡作法沒有問題,明辨是非,大具定執(zhí)斷。這個典故很著名,在范仲淹的生平傳記中有記錄,我作為范文正公的第34世玄孫,對這件事不可能不知道,但此篇不就此享論。典故的最后一句,富弼感嘆:范六丈圣人也!這里的范六,指范仲淹。他一歲喪父,隨母改嫁山東淄博朱家,當(dāng)時名叫朱說,在朱家排行老六,故叫范六。后來他逐漸長大,因某次事件,又尋訪鄰居,便知道他并非朱文翰的親生兒子,他的親生父親姓范,不搬離朱家,外出求學(xué)游歷,直到中進(jìn)士,把母親接出來住,然后向朝廷奏表,認(rèn)祖歸宗,改為姓范,名仲淹。相比那些隨母改嫁忘宗親的人,范仲淹此舉做得非常對,因為孩子的血脈是出父親的,父親祖宗祖墳,影響孩子命運前途,母親家的祖墳對孩子沒有絲毫影響,這是幾千年來驗證的事實!故說血脈遺傳男家。范仲淹若當(dāng)初沒有認(rèn)祖歸宗,范氏后世就少了一位名人,而且還是:論宋朝人物以范仲淹為第一的說法。此史學(xué)前儒和賢明圣德一致的認(rèn)可。早在少年時期的范仲淹,洞庭湖畔斷奇案,當(dāng)時他是跟司馬道長學(xué)《易經(jīng)》。司馬道長看著聰明絕頂?shù)姆吨傺透袊@:小小年紀(jì),如此聰慧,只可惜不是朱縣令親生,只怕日后...日后的事,誰能說得清呢。
大家千萬別小看這種歷史典故,其間充滿了謀略智慧和政治胸懷,說不準(zhǔn)哪年高考的課外閱讀就選定了它,歷史上有不少這種案例,前幾年就選了范仲淹一首考察河北時創(chuàng)作的詩詞《河朔吟》作為高考試題的閱讀命題。里面有兩句非常經(jīng)典:民得褲襦兵得帥,御戎何必問嚴(yán)尤。范仲淹去世后,富弼后來亦官至宰相,早年宰相晏殊招女婿,問范仲淹意見,范仲淹說富弼這個人很不錯,并對比了另外一個人,詳明他們的特征。最后晏殊選擇了富弼做他的女婿。
下面分享此歷史典故的原文:詳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