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照耀不到的地方
壓抑壓抑壓抑 前些天看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是講三毛自己和她的知音——荷西,也是她的丈夫,在撒哈拉一起生活的故事。我驚訝于三毛對自由的追尋,對勇敢的堅守;我傾佩于她的直接,她的熱烈,她轟轟烈烈,是非分明的人生,我想過,或是說,我想經(jīng)歷這么一段,勇敢的,執(zhí)著的,大膽的生活,去撒哈拉沙漠看看。 文中有一篇《啞奴》,是講有這么一群,窮的連身體都不屬于自己的人,即奴隸,他們被隨意販賣,他們毫無自尊,任由主人使喚,去服務(wù)那些白癡樣的,低俗死了的人。三毛偶然結(jié)識了啞奴一家人,她自己感慨在這偌大的沙漠中,竟只有所謂奴隸知恩圖報,鄰居只會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哪媚媚茫共蝗缯f是理由充分地,不由你反駁的搶。我哭泣于,當(dāng)荷西和啞奴一起看世界地圖,啞奴立馬指出哪里是他們的所在地,哪里是西班牙,卻在要找到中國是哪時犯了難,三毛指著他的腦袋表示出了“笨”的意思,他笑的在地上打滾時…… 我無比渴望和任何一個人,一個我喜歡的人,無關(guān)種族,無關(guān)膚色,無關(guān)背景,平等的交流,談天說地,嬉笑逗樂,就像這一幕一樣…… 無可厚非,啞奴是聰明的,懂分寸,知何為樂,何為痛,他說他的身體是不自由的,可心是自由的,他愛家人,也在拿到三毛最后一次贈予他的錢和毯子時,不管手上、腳上的鐐銬,拼了命似的,哭著,笑著,喊著飛奔到家,只為讓他的白癡妻子摸一摸這柔軟的不能再柔軟的毯子,呵!心痛,痛心,就這樣嗎?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片,怎樣的一片文明之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我又看了b站相關(guān)視頻,像尼日利亞這樣的國家,當(dāng)警察的,可憎可惡,當(dāng)人民的,可悲可嘆,制度混亂,哪里有文明的痕跡,看到有些還在笑的孩子,我不禁打一激靈,害怕,不解,害怕。一代一代就這樣下去嗎? 心好痛,不知道為什么,同是生命,怎的如此不公?如此不公?而我又能做些什么?想來作家真不容易,好作家真不容易,他們敏銳,能覺察分析社會,當(dāng)余華寫下《第七天》最后一句,“你跟不上時代,沒有人為你收殮的時候,你的靈魂該怎么辦?答案是去一個讓你能釋然的最終之處:死無葬身之地。?”時,他是怎么想的呢,個人,跟不上時代的個人,被命運摧殘的個人該去往何處呢?就只是這么過生活嗎?就這么過嗎? 我一定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留下我的痕跡,不能就這么過生活,太封閉了,要做些什么事情的,要做的,一定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