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yè)焦慮,人生抑郁:我們這個時代的病
2002年,我21歲,重點大學畢業(yè)。青蔥校園,驕陽似火,我壯懷激烈,幻想著此后的人生,前程似錦。
2023年,我42歲,生日那天,準備錄一段視頻,總結一下我這一言難盡的前半生,但還是被那些庸碌的瑣事給錯過了。
或許,也不是錯過,是我還沒有想好。我不知道在我生日那天,說一個死人,是否合適?他是我一個很要好的大學同學,這里我稱他為峰吧。他的生命永遠地定格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先割腕,再跳樓,毅然決然。
所有人都很驚愕。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他陽光開朗,羽毛球打得賊好,偶爾一句話能笑死個人;特立獨行,形而上學,和我說一輩子要“吃上等食物、穿中等衣服、住下等房子”;工作穩(wěn)定清貴,孩子才三歲,粉嫩粉嫩的可愛……,我們無法理解,他怎么就狠心舍得走呢?
我想起2012年,我們搞了個畢業(yè)10周年同學聚會,有些同學說有事怕來不了,峰說“一定要來,不然下一個10年,有些人你可能都看不到了喲!”居然一語成讖。
很多事情,你年輕的時候,永遠都想不到。
我還想不到的,是我的孩子,居然也會抑郁癥。我永遠都記得診斷報告上面的那一行字:“重度抑郁,嚴重自殺傾向,建議立即住院治療”。這個世界是怎么啦?我的孩子,怎么會抑郁?!
我查了很多資料,抑郁是有遺傳的。后來我弟弟告訴我,他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有差不多一年的時間,瘋狂的想從我們老家的樓上跳下去。我媽告訴我,我曾經(jīng)把我的玩具文具給我姐,說這些東西我也用不著了,我要去跳河——但這個我都記不得了,曾經(jīng)的苦痛都隨風而去。我活得好好的,在我的記憶里,“所有殘酷現(xiàn)實的磨礪,從沒有讓我變得圓滑,而是更加的鋒利”!我像一個打不死的小強,倔強而快樂的活著,“活得像個段子”。
在峰的追思會上,和我和峰都很要好的一個同學,看著我幽幽的說,“唉!你都還沒跳,他(峰)怎么就跳了呢?”好幾天過后我才回過味來,原來在同學眼里,我就混得這么慘,就該去跳樓了,是吧?!

我確實混得挺慘的。每次同學聚會,他們喊代駕,我坐地鐵。要不是碰到個傻老婆,估計得打一輩子光棍,因為現(xiàn)在都還沒有一個“正當職業(yè)”。無論是事業(yè),還是家庭,每天都是層出不窮的問題……
但我為什么還每天這么傻樂傻樂的呢?不少沒有煩惱,煩惱很多,但我不會去跳樓,想都沒想過,為什么?我想到了我家小孩老師發(fā)給我的一張圖片,是她的一張請假條:

注意這最后的四個字:不殺之恩。
換言之,如果老師還是讓她上晚自習,就是殺她。
你可能會覺得這是小孩亂用成語。但我覺得,這是真的。很多家長可能不相信:有這么嚴重么?我只能說這得分人。人類的悲喜并不相通,可能你認為輕輕松松的事情,對其他人來說就是千鈞之重。
我能理解孩子,因為我也是個異類,我也要謝我爸媽的不殺之恩!
和中國大多數(shù)父母一樣,我爸媽也是“不圖孩子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就盼個平平安安”,所以高考的時候希望我報軍校,畢業(yè)之后希望我考公務員,學了編程之后希望我能進大廠……結果我一直瞎折騰:
重點政法院校畢業(yè),輕輕松松的公檢法不去,要當什么大律師;
好吧,做律師也行,至少外表光鮮,但做了沒兩年,又要去搞什么家裝,我爸氣得要死,“還不如我工地上最小最小的包工頭”,有苦又累最后還虧得一塌糊涂;
好不容易浪子回頭學編程,進了外企世界500強,朝九晚五在家辦公,結果我還是要自己干,做源棧培訓,開張一年YiQing三年……
在很多人眼里,應該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但我爸媽,擔心是擔心,埋怨是埋怨,卻沒有像有些家長那樣一哭二鬧三上吊,尋死覓活的攔著我,總體上來說,還是相當開明的。當然還要感謝老婆大人,^_^
很長一段時間,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直到我恬不知恥地,把我的經(jīng)歷分享到網(wǎng)上,收到了大量的好評:原來有那么多的人,羨慕著我這種“像野馬一樣”不羈的生活;原來有那么多的人,苦苦地忍受著無休止的職業(yè)焦慮和倦怠,無法解脫。
我在虛擬的世界里,找到了很多共鳴,有了很多思考。但我卻一直羞恥于把這些東西帶到真實的世界,在所有的親戚朋友面前,我都是搖頭苦笑著說“唉,那時候年少輕狂”“現(xiàn)在悔之晚矣”“混得不行”……我不敢表現(xiàn)出我的無悔我的驕傲,因為我不想在他們眼里像一個異類像一個煞筆。我甚至都在有意的避開這些尷尬而乏味的社交,何必呢,戴著面具穿著鎧甲,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話。
最后一次見到峰,也是同學聚會,我們一群人圍著一張大桌子,觥籌交錯,熱鬧非凡。但是,我都記不起來有沒有和峰說過一句話,桌子太大了,現(xiàn)場太鬧了,我和他隔得太遠。我想,他最后一定走得很孤獨。
如果時間能夠重來,我一定會告訴他,實際上,他并不孤獨,我懂他。他并不是異類,不是的。這世上并不是只有一只特立獨行的豬,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我們又是共通的:我們對于自由的向往,對于精神的追求,是無法遏制的。這是一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世俗的壓力確實非常強大,但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會被物化,這并不是清高迂腐,并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并不是人生的失敗。想過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并不是一種病,哪怕這種生活方式和所有人的想法都不一致;相反,如果一個社會逼著所有的人都只能向往同一種生活(為了有錢有權拼命的卷),那才是病,是這個社會的病。
我覺得我們社會病了。
過去三十年,我們的經(jīng)濟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越來越物質(zhì)富足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卻并沒有獲得相應的幸福感,反而是普遍性的抑郁和焦慮,80后家長瘋狂雞娃,年輕人卻佛系躺平,甚至不婚不育。為什么?
繼續(xù)在物質(zhì)層面找原因,不說南轅北轍緣木求魚,至少收效不大了;我們還是要在精神層面找原因,你有沒有覺得:我們一代人的精神家園,已經(jīng)荒廢得太久太久了!
逝者已矣。
我們活著的人總得做點什么。
所以,我不自量力地為我們當下中國,開一劑藥方:職業(yè)自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自己的天賦領域成功。
我希望,職業(yè)自由能夠成為一種普遍性的信仰,就像婚姻自由一樣。我們不反對追求成功,但是,能不能在追求成功之前,或者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好好的思考一下:什么才是成功?
我們可不可以,用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思考我們每一個人的職業(yè):
你喜歡/滿意你現(xiàn)在工作嗎?為什么?
你上完一天班,感覺累不累?為什么會覺得累,你真的做了很多很累很難的事情嗎?
你對你的職業(yè)厭倦了嗎?你對你的職業(yè)規(guī)劃迷茫嗎?你有為當下和未來焦慮過嗎?
想過跳槽、轉(zhuǎn)行或者創(chuàng)業(yè)么?有行動么,為什么沒有行動?阻止你行動最大的壓力是什么?
“3萬塊錢一個月,做你非常討厭的工作”,和“3千塊錢一個月,做你非常喜歡的工作”,你怎么選,為什么?
你相信一個人可以做他喜歡做的事情,并養(yǎng)活自己嗎?為什么?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么?“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科學家/工程師/人民教師/醫(yī)生/警察……”他們?yōu)槭裁吹蛄悖?/p>
你會為你的孩子規(guī)劃職業(yè)么?依據(jù)是什么?你覺得你有能力做好這個規(guī)劃么?
孩子成績不好怎么辦?總有一定比例的孩子會被高考淘汰,他們以后怎么辦?他們是不是就不值得一個光明的未來?
……
這許多許多的問題,都是我想和大家分享討論的。
而且我一直在想:我還能“做”些什么?我不滿足于簡單地“說”。
言語沒有力量,我做給你看!
我有一些構思,但這些構思太過于宏大,我一個人,是無論如何也做不了的。怎么辦?天下事,天下人為之。我開一個頭,盡我的一份力;你們,請跟上來!我已經(jīng)老了,世界終究是你們的。你們愿不愿意擁有一個更美好的明天?不再瘋狂的內(nèi)卷,少一些抑郁和焦慮,職業(yè)再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一個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別人喜歡你羨慕你,不是因為你的財富而因為你活得生動而炫酷……生而為人,你可以窮其一生追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來吧!行動起來,加入我們。從來都沒有什么救世主,一切都要靠我們自己。
我想從“交流”開始,我計劃每周日晚8點直播間不見不散?。ū举~號直播間已經(jīng)被封,蹭蹭小九的:https://live.bilibili.com/25184987,同學們可以先留言評論,讓我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