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學考研【知行法學|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人大法學考研中的英語備考分享】
前言
備考的路并不會一帆風順,尤其是到了暑假很多人還會有各種問題。暑假是復習專業(yè)課的黃金時期,但是英語也不能落下。本文作者英語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關(guān)鍵是釋放出一種樂學的態(tài)度,應(yīng)該為大家所效仿。能夠在學習英語中感受到一些樂趣,是堅持下去的前提。學英語好啊~

筆者來自東北某三線城市,本科畢業(yè)于魔都某雙非政法大學。大一期間一次性通過四六級考試,四級618分,六級611分,自學并通過了上海市中級口譯考試,2020年首考雅思8.0分,2022考研英語一80分。
進入暑假,各位考生也進入了一個緩慢進步的過程,可能失去了決心考研之時的躊躇滿志,可能因為長期學習感到倦怠想要放棄,也可能出現(xiàn)了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困惑。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在迷茫時為你指點迷津,或是在忙里偷閑時能讓你會心一笑。

人人都說,英語好對于考研有很大優(yōu)勢,筆者考研初期并沒有如此感覺,反而因為怕翻車而戰(zhàn)戰(zhàn)兢兢。但是隨著考研進程的深入,越到后期我越感覺自己最大的底氣來自于無論多晚復習,也無論每天安排多少時間復習英語,都不會太過影響大局。市面上的英語經(jīng)驗貼比比皆是,筆者不想重復一些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的技巧。但慚愧的說,也確實因為筆者沒有嘗試過各種課程,沒有做過各種練習題,所以沒有發(fā)言權(quán)。
一、我與英語如何結(jié)緣
為何筆者將本文標題取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筆者從來沒有將英語當作一種負擔,我是真心熱愛并渴望學習這門學科。可能這句話對于苦苦掙扎在應(yīng)試教育的人來說是嗤之以鼻,但筆者還是想說,既然無法改變,那不如讓自己適應(yīng)并接納。
我從初中開始就沉迷于歐美音樂,不只是聽,我還會將每一首我喜歡的歌的歌詞全都抄在一個漂亮的本子上,并樂此不疲。歌曲最大的好處就是它會在腦內(nèi)循環(huán)播放,一個生詞聽幾遍逐漸就記住了。所以我?guī)缀醪粫桃馊ケ硢卧~表,很多生詞在日常積累中就記住了。高中時期我的夢想是當一名翻譯,我喜歡這種語言之間轉(zhuǎn)換的感覺。雖然最終學了法,但是這種習慣我并沒有放棄,英語能力對于法學生來說也同等重要。
二、我的英語復習進程
1、資料購買
(1)戀詞5500
單詞書我購買了戀詞5500,因為我個人不喜歡用手機軟件背,更偏向于紙質(zhì)版。這本單詞書最終沒有派上太大用處,只有暑假之前我利用課余時間翻閱了一遍,因為這里面的單詞很大一部分是四六級就需要掌握的,真正需要背的只有幾百個。況且,除非高頻詞匯,一些生僻詞出現(xiàn)過一次并不會在考場上在此出現(xiàn),所以這種詞混個眼熟就行。我們一定要澄清一個背單詞的誤區(qū),考研英語背單詞百分之九十都是為了閱讀做準備,看到了認識大概意思不至于阻塞整句翻譯即可,不可能期待我們潦草的翻閱過的單詞表能夠在自己的作文或口語中出現(xiàn)。
(2)張劍黃皮真題
真題當然是最重要的,我只購買了一套用鉛筆做的,事實上也沒有時間做第二遍了。近二十年真題按照時間順序從最早的開始做,前十年的參考價值不太大,而且某些年份會出現(xiàn)偏難怪的感覺,也不用太糾結(jié)為何要選這個,有的否則在一篇閱讀上會浪費太多時間,說實話有的題我至今也沒搞懂為何是這個邏輯。前期每天做兩個閱讀或者一篇完型加一個新題型即可,主要用來熟悉題型感覺。剛上手的時候肯定會錯很多,閱讀五錯三,完型錯一半都很正常,不要心急,做個四五篇就進入狀態(tài)了。
后期做后十年真題要且做且珍惜,可以留三套做整套計時模擬,所以剩下的高質(zhì)量真題沒多少,此時如有時間可以做兩遍,用心揣摩考研英語的出題套路,我認為有相當程度的高考語文閱讀理解成分在里面。
二戰(zhàn)的同學如果沒題做了,或感覺真題都記住答案了沒有練習效果了,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程度找一些雅思閱讀、專四專八閱讀來做,或者買模擬題練手,直到考試前一個月再返回考研真題。
(3)王江濤作文書
作文一直是我的弱項,這本作文書市面上的評價毀譽參半,但于我而言還是很有幫助的。前期我會只看小作文大作文的模板套路,劃出我認為可以化為己用的句子并摘抄出來,這個任務(wù)可以放在睡前,就當欣賞美文了。后期十月份開始我會每天寫一個小作文或一個大作文,將全部真題里的題目都寫一遍,我一直信奉地毯式搜索做準備,只要練習的夠多就會有進步。雖然不得而知最后的作文成績?nèi)绾?,但是只要做到中?guī)中矩寫完,不浪費過多思考時間憋不出話來,不拉分就是勝利。
2、時間線
我從九月初開始上手做閱讀、完型、新題型,保持一天練一點的態(tài)度穩(wěn)定手感,如果覺得自己基礎(chǔ)不好,可以提前一到兩個月開始做閱讀,保證有充足時間刷第二遍。我十月中旬開始每天寫作文,寫小作文時會搭配同年翻譯題,這樣保證每天穩(wěn)定分配給英語一到兩小時,一直持續(xù)到考前。
3、做題順序
考試時,我習慣先寫作文,小作文15-20分鐘,大作文30-40分鐘;然后做四個閱讀,花費60-70分鐘;新題型10-15分鐘和翻譯15-20分鐘順序隨意;最后根據(jù)剩的時間多少決定完型要做多久,并預留一點檢查和糾結(jié)的時間。
三、我的各科學習心得
1、單詞
單詞量是基礎(chǔ),日常積累很重要,詞匯量低的同學再怎么精通語法也看不懂整篇文章,所以一直要背到考前,萬一哪天碰巧看過的單詞就出現(xiàn)在考場上了呢?另外背單詞不要僅盯著看,要么抄寫幾遍,要么解剖詞根詞綴進行聯(lián)想記憶。大家學習英語到了現(xiàn)在,肯定積累了一部分常用詞根詞綴的含義,碰到生詞可以進行合理猜測,十有八九就是它大概的意思,比如im、ab、dis表示反義;con表示共同一起;pre表示預先從前;ness是名詞后綴;less后綴表示缺少等等。如果是毫無規(guī)律的單詞那就只能靠視覺和聽覺記憶合理拆分音節(jié)進行讀寫記憶或者放在例句中記憶。
這里推薦一本劉毅主編的《英文字根字典》,里面可以積累很多常見的詞根詞綴。因為絕大部分英語單詞尤其是看起來很長的單詞,其實都是由拉丁語的詞根轉(zhuǎn)化演變而來的,固定的詞根就是一個固定的意思,幾個詞根組合起來加以合理聯(lián)想就是這個單詞的意思。這不僅是為了考研,對于終身英語學習都有幫助。
2、閱讀
首先筆者想指出,如果基礎(chǔ)好且詞匯量足夠,掌握考研英語題感邏輯之后,就算硬剛閱讀,不用任何技巧也錯不了太多,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技巧都是浮云。但是適當?shù)囊恍┐痤}技巧會讓你在猶豫不決時增加一點安心度。
拿到一個閱讀首先要去看五道題目的題干,圈出有識別性的關(guān)鍵詞(即大寫、人名、年月日)以便定位到文章的特定一行。如果沒有這種特別醒目的詞,下一梯隊優(yōu)先圈名詞,其次是形容詞、副詞,最后是動詞(因為除了名詞,其他詞性極容易在原文中是以同義詞出現(xiàn)而不是原詞,這就增加了定位的難度)。圈好之后從頭到尾通讀一遍文章,遇到敏感圈畫過的詞匯就稍停頓一下前后找找答案,這種方法做細節(jié)題很方便。
如果是態(tài)度題、主旨大意題,就需要把握全文,這里推薦唐遲老師的閱讀課,如果不想花錢報名他的“邏漢班”,就在b站找一些他的經(jīng)典視頻看看,套路都是差不多的,學會方法就可以了。比如閱讀的答案是一個“相對正確”的選擇,干擾選項往往是過度推理的結(jié)論。筆者在做閱讀時也常常感覺到別扭,但是一切要以出題人引導的方向為準,盡量理解邏輯。
最后,筆者想強調(diào)一個直覺問題,學多了英語做多了閱讀,你就會形成一個比較玄學的所謂語感,因此在考場上盡量不要改答案,在特別糾結(jié)時相信自己的第一選擇。
3、翻譯
練翻譯一定要用手寫,不要看一遍覺得大概是這個意思就過去了。下筆的時候可以糾正語序、標點、會暴露隱藏的主語等等。翻譯中最難的就是所謂的一個從句套一個從句,既需要英語語法知識又需要語文功底,這里也推薦去b站找一些整理了歷年翻譯真題帶逐句講解的視頻學習,筆者沒有找到更好的方法。這種帶講視頻的特點是會將一個長難句切分成三四段,分別翻譯之后再用中文語法合并起來整理語序。
4、作文
應(yīng)用文體的小作文套路很明顯,幾乎沒有太多個人發(fā)揮的空間。書信、告示、招募等等文體其實都可化為一體,在有限的字數(shù)里用上“三短兩長”的句子就可以完成了,但需要留心記憶一下格式問題,相信這個對大多數(shù)同學來說不算困難。
議論文體的看圖說話大作文是目前考研的趨勢。我的做法是在王江濤的作文書中勾畫一些自己覺得適用的模板,“適用”就是指以自己目前的水平背下來不吃力,不要強求高級詞匯,選最舒服的那一兩種即可。就比如開篇第一句:As is vividly /subtly/symbolically illustrated/demonstrated/depicted in the cartoon/portrayal/picture,整體句型只有一個,但是通過換詞可以達到幾十種變化。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模板很清楚,很容易找到規(guī)律上手。大作文開頭第一句寫什么,有幾種常用高級一點的表達方式,然后第二句寫什么,再背幾種表達方式。所以整篇寫下來幾乎就是在“劃線處填空”。寫英語作文很需要長短句搭配適宜,穿插使用,不要從句從頭到尾不給人喘息的機會,也不能全篇簡單句顯得沒有水平。從句的使用一般方便又簡單的就是主語從句、表語從句、賓語從句、定語從句,大作文全篇中使用四五個從句就足夠高級了。
筆者沒有背過整篇的范文,只是采納了書中的一些結(jié)構(gòu)和亮點句式,正文的觀點還是要靠自己想才寫的最順暢。一般主題是親情、勵志、環(huán)保等這種老生常談的話題,這時候需要發(fā)動高中語文作文的思路,找到一兩個小論點展開。主體部分開頭我習慣用社會現(xiàn)象引入,甩一個套著兩個從句的長難句,是謂“是什么”;然后用固定句式寫“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如下”,是謂“為什么”,可以用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或者用what’s more、besides連接兩個原因。期間可以穿插一個例子會顯得更加層次豐富。結(jié)尾段寫“怎么做”可以分主體呼吁,國家、社會、個人層面應(yīng)該采取哪些行動,此處也可以插入一句日常積累的普適度高的名人名言彰顯格調(diào)。最后留兩行升華主旨,展望未來,這又是一堆固定套路句式可以提前準備,比如only in this way,can we…
5、口語
對于準備初試的同學來說,練習口語可能沒那么重要。但如果有心情未雨綢繆或者需要備考其他有口語的考試的同學,筆者也有一些建議可供參考。
英語口語評分體系中,流利度是第一位,然后是語法(諸如時態(tài)、單復數(shù)),接著是前后邏輯和詞匯量儲備,最后是語速語調(diào)。因此,練口語最重要的是敢于開口說,并流暢的說。剛開始不好意思的話,可以自己找一個角落給自己錄音或?qū)χR子說,說什么內(nèi)容不重要,首先讓自己能夠堅持兩分鐘描述一個話題不冷場。
卡殼的原因無非如下幾點:(1)沒話講:此時可以在腦海里聯(lián)想畫面并描述畫面;(2)詞出不來:此時應(yīng)果斷換同義詞或者用一個句子描述這個詞;(3)糾結(jié)詞匯和句型:此時應(yīng)果斷快速的說出主謂賓。這就要訓練我們提取自己腦內(nèi)英語單詞儲備的速度和能力,同一話題反復練習,說的多了自然提取速度就快,可調(diào)取的內(nèi)容也多。雅思口語話題就很適合日常訓練,每季度都會有更新,網(wǎng)上很多公眾號都會分享資源。
敢于開口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盡量讓句式活泛起來,不能讓兩三分鐘的陳述都用主系表,主語從句和定語從句的插入是最簡單的,盡量使用從句進行細致描述,多使用形容詞和副詞,能使用動詞詞組就不要使用單個單詞,習語俚語的使用更是錦上添花。
第三步要恰當使用連接詞增加語段邏輯性,杜絕從頭到尾用and,平時練習的時候要注意搜集表并列、轉(zhuǎn)折、讓步的連接詞。比如and可以用moreover、what’s more、in addition、besides、plus、also代替。如遇卡殼情況,不要嗯嗯啊啊,要么暫時停頓一兩秒什么都不說,要么用一些無意義的詞語來填補音頻,諸如:well,I mean、 you know、 what I want to say is 、actually等等。
雖然英音聽起來更優(yōu)雅,但是美音更符合我們從小到大的英語教育,接受起來更容易。尤其是發(fā)雙元音的時候要飽滿的張大口,語調(diào)要拐來拐去,多用一聲二聲,少用四聲降調(diào)。最開始的時候可以盡量夸張,當適應(yīng)了這種大聲說英語的方式,就可以稍微恢復正常了,否則我們說出來的口語情緒沒有起伏。整個與考官交流的過程中你的狀態(tài)要非常energetic,可以進行適當眼神交流會顯得更有自信。
最后,筆者想要提醒的是,口語的表達不在于多么高級的詞匯堆砌,背了一些華而不實的高級詞匯但是無法輸出還是沒有用處,我們需要練習的是用已有詞匯來描述一個可能并不熟悉的事件、人物、場景,即所謂的“paraphrase”轉(zhuǎn)述。
四、寫在最后
總而言之,英語歸根結(jié)底就是一個輔助交流的工具,它比需要發(fā)散思維組織答案的專業(yè)課論述題的應(yīng)對方法簡單的多。筆者希望同學們不要有畏難情緒,強迫自己帶著功利心理學習終究效果不佳,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雖然應(yīng)試的過程會很枯燥抓狂,但是我們應(yīng)該努力讓自己在日復一日的探索學習中找到樂趣,長久堅持下來,英語閱讀和寫作水平一定會得到提升。
后記
希望大家都能喜歡上學英語。

更多詳情請關(guān)注微博/知乎/微信公眾號:知行法學,學術(shù)型輔導團隊,日常發(fā)布人大法學考研最新消息,提供法學考研一站式解決方案,有專業(yè)、有方法、有溫度、有態(tài)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