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和冬不拉:音色與環(huán)境造成的時代錯覺


「一器一會」也是一期一會
每一件樂器都帶有其自身屬性的聲音
自帶靈魂
也如同人永遠也不可能再踏入同一條河流
時刻變幻,各具特色
講者|林杰
自由音樂人兼制作人,擅長各類彈撥樂器,早年南下廣州組建了自己的樂隊并活躍于各種演出場所和音樂節(jié),零五年開始學習錄音制作并成立了廣州品歌唱片公司,參與了國內(nèi)外多位藝術(shù)家和團體的唱片錄制工作。一三年移居大理創(chuàng)建了Khos Wy(氈房)音樂工作室,先后為眾多音樂人及電影制作唱片與單曲,如歡慶、李帶菓、朱芳瓊、野孩子、周云蓬、莫西子詩等。現(xiàn)Khos Wy(氈房)音樂工作室致力于民族音樂和現(xiàn)代藝術(shù)的融合與探索。

大家好,我是林杰,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樂器叫冬不拉。這是來自中亞的傳統(tǒng)樂器。
說起中亞,人們不由得會想起廣袤浩瀚的沙漠、熱浪炙燙的戈壁...其實,那里也有壯麗的冰川、起伏的山脈、遼闊的牧場與誘人的瓜果。
哈薩克斯坦位于亞洲中部,東南與中國相鄰,因此哈薩克的傳統(tǒng)音樂和中國哈薩克族非常相似。


剛才我給大家彈的一段就是哈薩克族的傳統(tǒng)名曲《燕子》,是在20世紀30年代從哈薩克斯坦傳入中國的。
哈薩克會彈冬不拉的人比比皆是,人們十分敬重那些技藝高超的冬不拉歌手,尊稱他們?yōu)榘⒖?(民間歌手) , 他們可以一邊彈奏冬不拉一邊放聲歌唱,并能見景生情、隨感而發(fā), 即興彈唱。因此,當?shù)赜芯渲V語:“阿肯是世界上的夜鶯, 冬不拉手是人間的駿馬?!?/span>




這里的冬不拉,就是作為哈薩克最流行的民間彈奏樂器,琴桿細長,一般為兩弦,按四或五度定弦。其差異在于哈薩克西部地區(qū)使用梨形長頸冬不拉,有14~17個音品;東部地區(qū)使用鏟形短頸冬不拉,僅有7~9個音品。演奏時用左手按弦,右手指彈弦,可奏出三、四、五、六和八度的和音。

冬不拉在哈薩克族還有這這么一個傳說:
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個殘暴的可汗。與他一樣兇狠殘暴的兒子,在為他籌辦50大壽前的一次狩獵中失蹤,可汗命令王宮里的奴仆必須在三天內(nèi)找到他,誰帶來不好的消息,誰將會受到嘴里灌滿鼎沸鋁水的懲罰。
一個年輕的騎手在一棵胡杉旁發(fā)現(xiàn)了可汗兒子的尸體。他找到了草原上最聰明的老牧人,請他幫忙出主意,老人苦思了好久,終于想出了辦法:只要不用嘴說,就可以逃脫殘酷的懲罰。只見他從房前的樹上據(jù)下兩塊最好的薄木板,宰殺了自己的馬,抽出馬腿上兩條長筋。
老人將薄板和長筋做成了一把神奇的樂器。帶領(lǐng)尋找可汗兒子的仆役們縱馬直奔王宮。來到王宮,可汗坐在他的寶座上,在宮殿的中央擺著一口裝滿鼎沸鋁水的鍋?!澳憬o我?guī)砹送踝拥南??”可汗沖著老人兇殘狂吼。老人拿出昨夜趕制的樂器對著可汗彈起來。


凄美的樂聲如實地講述了事情的經(jīng)過。可汗聽完暴跳如雷,要處罰老牧人,老牧人神情鎮(zhèn)定的告訴可汗,發(fā)出聲音的是我手里的冬不拉,如果要處罰就處罰它。
失去理智的可汗,命令武士處罰老牧人,老牧人拿起冬不拉唱起了心底埋藏已久的積憤。
老人的歌使仆役們個個抬起了頭,宮廷武士挺直了胸膛,跟隨著老人一起高唱。歌聲像火山爆發(fā),可汗頓時失去了往日的威嚴,他被憤怒的歌聲嚇得癱瘓了,從高高的王位上摔下來,摔進那鼎沸的鋁鍋里。這就是冬不拉的第一支歌。

從此以后,草原上便流行開了哈薩克人民心靈的伙伴——冬不拉。人們喜愛用它來彈唱,也可用于獨奏或樂器合奏,冬不拉輕便,易于攜帶,適合草原上遷徙不定的生活。
2008年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回新疆去給冬不拉大師都曼·黑加提錄制一張唱片,去之前我只是知道冬不拉這個樂器,從來沒有聽到過。之后在聽完都曼·黑加提演奏之后,就把我震撼住了。


當時我覺得,哇,就是一個這么兩根弦、這么簡單的樂器,竟然能演奏到這種高度。頓時覺得吉他這算什么,從那個時候就開始迷上了冬不拉。
于是,從08年一直到14年,我有五六年的時間就在練習這個樂器,它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彈與挑,一般彈用于重拍,挑用于輕拍。還可演奏泛音、滑音等等,如果你聽見有一群馬在草原上奔騰的狀態(tài),這就是由兩根弦的冬不拉發(fā)聲而來。
當時我跟著都曼·黑加提的爸爸學習了一段時間,至少會20首他們的傳統(tǒng)曲目,但是自覺彈得不好,沒有辦法去做到他們的狀態(tài),彈不好的原因是因為缺乏童子功。因為我到最后發(fā)現(xiàn)身邊很多很厲害的音樂家,都是從5-6歲開始練起,他們血液里面就有這個東西,才可以把冬不拉駕馭到那個高度。

黑扎提·賽依提汗
當然,我身邊也有幾個漢族人能把這個冬不拉彈得很好,但這屬于另外一種好,不是那個傳統(tǒng)的意義上的東西。
另一個方面,也跟生活環(huán)境有關(guān),樂器是跟生活場景是應(yīng)合的,如果坐在草原上,你去這么撥一下,那種立馬就是草原的畫面、或者是山脈、羊群的感覺就出來了,如果你在高樓大廈里,拿著這個,音色其實是跟環(huán)境完全沒有關(guān)系的,因此,演奏的時候會產(chǎn)生一種不同時代的鏈接感,一種時空錯覺的張力。

也可能是駕馭不了的緣故吧,在演奏方式上,我便更喜歡輕輕撥奏、溫柔地去對待它。最后我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去玩冬不拉,就是把它做成一個情感表達的方式。
近幾年我都沒有去練它了,很可惜,曾經(jīng)是非常熱愛的樂器,但是也許我跟它沒有緣分。
參考資料
[1]https://elvisablimit.jozan.net/string-kazakh-dombra/
[2]https://music.douban.com/subject/6029776/
[3]萊再提·克里木別克.新疆哈薩克族“唱給母親的歌”的傳承研究[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9,28(02):40-43.
[4]http://blog.udn.com/SCFtw2/29734232
[5]https://www.gushiciku.cn/dc_tw/201163930
[6]https://weproject.media/en/articles/detail/famous-kazakh-composers-and-their-works/
[7]https://e-history.kz/en/news/show/8339/
[8]https://shahnameh.netlify.app/dombra.htm
[9]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54767226&ver=3850&signature=PwwRqfWfeXfjHEYgNtj-NdpDGI3Ye5BiklIQfJOP0RcTRWMM0N7997ZnLK5EBVt7jOhBfJDThnUHHbqP6gmeuaRMLcVt0wQa*9hsLHQdPwkpTm*QXia4KXa*ApppCB75&new=1
[10]https://en.dimashnews.com/the-honored-artist-from-altai-dedicated-a-kyu-to-dimash/
[11]本文資料圖片來自于互聯(lián)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