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開_下卷(15)魔王篇,兩處茫茫皆不見
睡海棠,春將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
霓裳便是中原亂。
不因這玉環(huán),引起那祿山,怎知蜀道難。
寫這三句話的大家都認(rèn)識,便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秋思第一人馬致遠(yuǎn)。燕山鼙鼓動,唐皇辭廟走。明明是叫亂兵賊黨逐出家門,偏偏為尊者諱,要加一個“幸蜀”的名號。仿佛皇帝心情好,特意臨幸碧水青山的巴蜀之地,以示寵愛。只是北望長安道,一回望,一回老。終究是有一分不甘心。
足利義昭被織田信長逐出京畿,落魄西走,也是不甘心。義昭身后仰仗的幕后金主,便是鷹翔西國,高如榮耀的毛利一族。
早在將軍遭到驅(qū)逐的天正元年(1573年)十一月,毛利家外交僧安國寺惠瓊便和代表織田家的羽柴秀吉以及義昭本人一道在和泉國堺市舉行談判。毛利的訴求是將軍還京,再肇幕府,信長對此表示認(rèn)可。但是足利義昭心懷忐忑,提出要織田信長交付人質(zhì),談判于是崩盤。
堺市談罷,安國寺惠瓊寫信回報預(yù)言說不出三五年必有取代信長之人,或為秀吉是也。安國寺此舉可謂慧眼如炬,窺天下走勢如窺管豹。然而他終究還是在關(guān)原戰(zhàn)后人頭落地,所以說識破天機這種事情可一不可再。
當(dāng)時毛利還沒有下定決心押寶在將軍身上,只愿意提供實際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足利義昭唯有隱遁于紀(jì)伊國,滿世界寫信尋求列國諸侯上洛勤王,排在頭里的自然是上杉、武田、北條這些東國的老牌大名。
天正三年(1575年)五月,武田大敗于長篠。八月,越前一向一揆潰滅。十月,石山本愿寺與信長達(dá)成和約。足利義昭眼見苦心經(jīng)營的包圍網(wǎng)千瘡百孔,維持不下去,只好逃奔備后國鞆之浦,托庇于毛利。原本含糊兩端的西國雄鷹由此和織田信長也就扯破臉,徹底成了冤家對頭。
天正四年(1576年)四月,織田信長重燃戰(zhàn)火,包圍石山本愿寺。七月,第一次木津川口海戰(zhàn)爆發(fā),毛利麾下的西國水軍大逞其能,很是威風(fēng)了一把。
天正五年(1577年)二月,紀(jì)伊的雜賀眾聚兵反亂。八月,北陸的上杉謙信揮師南下,攻破能登七尾城。畿內(nèi)大和的松永久秀據(jù)守信貴山城,也掀起反旗,與相呼應(yīng)。一時間四海如鼎沸,信長方才草創(chuàng)的安土政權(quán)岌岌有如危卵。
說起這位“天下至惡”松永久秀慣會見風(fēng)使舵,先后改換三好、足利、織田三家陣營,實打?qū)嵉囊蝗巳础W詈筮@一次謀反作亂,大概連松永自己也厭倦了。信長勸松永獻(xiàn)上茶具“平蜘蛛釜”,便可饒他性命。松永久秀慨然嘆息:吾七十,去日無多,惟愿與之偕亡。
松永久秀折騰了一輩子,臨了恍然大悟。這世界不過是個草臺班子,時無英雄,遂叫豎子成名。其實吧,連豎子都沒有,左右看全是成群結(jié)隊的混子。想明白以后松永親手打碎織田信長心心念念的平蜘蛛釜,在城中舉火自焚,倒不失為壯烈二字。

本作浮世繪描繪的背景是天正五年(1577年)的信貴山城戰(zhàn)役。此戰(zhàn)織田信長圍困松永久秀所在的信貴山城,最終取得了勝利。松永久秀之前臣服于信長,卻興兵謀叛,結(jié)果以失敗告終。松永久秀站在信貴山城(現(xiàn)今奈良縣的生駒郡),眼望城下密密麻麻的織田軍,心知絕無幸免可能,于是打碎織田信長心心念念的名茶器“平蜘蛛釜”,在城中舉火自殺。
本作右側(cè)描繪了松永久秀之子松永小次郎手執(zhí)松永久秀的首級,將刀插入自己的喉嚨縱身跳入火焰的壯烈之舉。畫面采用鳥瞰的圖式,充分表現(xiàn)了臨場的感覺。
作者歌川貞秀活躍于江戶后期到明治時代,師從歌川國貞,十四歲弱冠之年便開始繪制插畫,擅長細(xì)致的鳥瞰一覽圖以及合戰(zhàn)繪。歌川貞秀作為橫濱繪第一人而聞名天下。)
另一方面上杉謙信的大軍席卷能登,意欲進(jìn)兵加賀,與柴田勝家的北陸軍團(tuán)對峙手取川。柴田不能抵擋,打算收縮陣線尋求自保。結(jié)果謙信眼見冬雪彌漫,阻塞道路,引兵返回越后。第二年開春整兵再戰(zhàn)之際,上杉謙信猝死于春日山城,享年四十九歲。而后繼承人上杉景勝和上杉景虎之間爆發(fā)“御館之亂”,內(nèi)訌既起,無暇他顧。柴田勝家趁機收復(fù)能登,保全北陸。
謙信死后,織田信長這才騰出手來專心應(yīng)對西國毛利的直面侵攻。
元龜元年(1570年),西國毛利與九州大友達(dá)成和議,睥睨向東。毛利輝元全力支持足利義昭肇創(chuàng)的鞆幕府,就任副將軍,成為佐幕勢力的擎天白玉柱。毛利氏借助幕府的名義給上杉、武田等遠(yuǎn)國諸侯傳遞書信,地位從一介地方大名迅速晉升成舉國公認(rèn)的實力集團(tuán)。
織田信長的應(yīng)對措施是任命明智光秀于天正三年(1575年)組建丹波軍團(tuán),大軍西向。第二年更是賜姓惟任,敘封日向守,此后明智光秀便改稱惟任日向守。明智的軍團(tuán)在丹波遭遇波多野家的頑強抵抗,直到天正七年(1579年)方才次第平定。
明智光秀困頓丹波,織田信長為了加快西國攻略的進(jìn)程,于天正五年(1577年)任命羽柴秀吉組建中國軍團(tuán),統(tǒng)兵殺入播磨。彼時播磨國群雄無主,相互攻伐,羽柴軍團(tuán)大舉壓境,三木城別所長治、姬路城小寺官兵衛(wèi)(即后來的黑田孝高)為首的當(dāng)?shù)睾雷寮娂娡犊?,加盟羽柴秀吉的中國征討軍?/p>
圍困西播磨上月城時,備前國的宇喜多直家?guī)洷鴣砭仍?,遭到擊退,羽柴秀吉于是輕取連通播磨、備前、美作三國的要害重地上月城。破城之后,羽柴秀吉派遣山中鹿之介囤兵駐守。鹿之介原是出云尼子的遺臣,念念不忘想要復(fù)興被毛利元就滅亡的故國主君。
次年時分,宇喜多直家卷土重來,山中鹿之介和尼子勝久逃奔姬路。羽柴秀吉二奪上月城,感覺此地鞭長莫及,不好防守,莫若廢棄城池,退縮陣線。山中鹿之介糾結(jié)于尼子復(fù)興,苦勸秀吉保留上月,于是依舊留尼子勢把守西播磨的門戶。
自古以來,老板提振員工士氣的手段無外乎畫大餅??椞镄砰L初見山中鹿之介便激賞其忠貞不二,夸贊他天賦異稟。信長看中的是尼子在西國的名聲高望,想要為己所用。山中鹿之介卻當(dāng)了真,以為自己有天賦,能夠再興主家,榮耀百代。渾不知哪有什么天賦,不過是仰仗了織田的威風(fēng),手中空空的只有一張餅。其實吧,這世界上十之八九的人物誰不是握著餅在干嚼,畢竟偉大復(fù)興都要初級百年,我是連三年后的子丑寅卯都已經(jīng)看不清了。
播磨這個地面,最早是赤松氏的領(lǐng)地。嘉吉之亂赤松滿祐暴起發(fā)難,刺殺將軍足利義教,滿門良賤死于幕府討伐。應(yīng)仁之亂赤松政則參陣東軍,立有功名,恢復(fù)守護(hù)職位。等到戰(zhàn)國紛紜,赤松叫臣屬浦上氏取代,浦上宗景又完敗于備前的宇喜多直家。而站在宇喜多幕后的巨大身影便是勢力遍布山陰山陽十國的安藝毛利。
播磨國眾多豪族勢力不堪毛利、宇喜多的逼迫,簞食壺漿歡迎織田一方的討伐大軍。羽柴秀吉以姬路城為據(jù)點,幾乎一統(tǒng)播磨、但馬,得意春風(fēng),如日中天。天正六年(1578年)二月,秀吉召集各地附庸在加谷川城舉行評定。會議期間羽柴秀吉態(tài)度傲慢,大有“在座諸位都是垃圾”之表現(xiàn),就中便惹惱了別所家的兩位重臣別所賀相、三宅治忠。二人回去以后勸說別所長治與毛利結(jié)盟,對抗織田信長,一時之間東播磨一帶盡樹反旗,山河變色。
別所長治的妻子來自丹波國的波多野氏。此時波多野秀治不滿于明智光秀的丹波攻略,于天正四年(1576年)發(fā)動叛亂,背刺明智軍團(tuán)。別所長治照貓畫虎,或許也有丹波國波多野這位妻舅的影響。對于這些在地豪族來說,讓他們掠陣加勢,喊喊口號那是沒有問題。但要是動搖根基,觸碰到利益所在,就只能對不起了。別所家沒有金山銀山,可是真有一頭牛乜。

正本由菩提寺三木市法界寺所藏,狩野戟壽繪,與夫人像成對。
上圖是博物館以法界寺本所復(fù)制。)
羽柴秀吉只道別所長治組織的東播磨豪族聯(lián)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率軍前去平叛,結(jié)果遭遇夜襲大敗而歸。而后秀吉細(xì)細(xì)考察敵方地形,尤其是觀摩到三木城和眾多支城組成的要塞群,領(lǐng)悟強攻絕非上策。而今之計,唯有采取全面包圍,實施兵糧斷絕的“干殺”戰(zhàn)術(shù)。傳說這一策略的提出者就是秀吉身邊的軍師竹中半兵衛(wèi)。

另一方面,與別所長治結(jié)盟的毛利、宇喜多兩家出兵上月城,計劃圍魏救趙。羽柴秀吉權(quán)衡之下,放棄上月,繼續(xù)圍困三木。坐守上月城的山中鹿之介和尼子勝久苦候援兵而不至,全沒有料到已經(jīng)成了一枚棄子。所以說類似加薪升職這樣的甜言蜜語聽聽就算,千萬不要當(dāng)真,建議還是先計算一下自己的剩余價值是否值當(dāng)繼續(xù)投資。若是失掉了投資價值還執(zhí)迷不悟,那就只能像山中鹿之介一樣做一名武家典范了。
播磨、丹波兩處告急,都在請兵求援。織田信長搜刮京畿各處錢糧士卒,逐一送上前線。情勢緊迫之際,攝津國傳來晴天霹靂,守護(hù)荒木村重忽然宣告反亂,揚旗謀叛。
與波多野秀治和別所長治這樣的新附臣從大有不同,荒木村重可是織田信長鯨吞畿內(nèi)以后收服的手足心腹,摯愛親朋,非是尋常臣子可比。足利義昭當(dāng)年曾分封和田惟政、池田勝正和伊丹親興三人為攝津守護(hù),皆是將軍身邊親衛(wèi)重臣?;哪敬逯卦浅靥飫僬页?,迎娶主君女兒,漸次李代桃僵,而后策應(yīng)三好三人眾,在白井河原戰(zhàn)役中擊殺和田惟政。
天正元年(1573年),荒木村重通過細(xì)川藤孝居中牽線,從三好這邊跳反到織田的陣營,主動進(jìn)京謁見信長。傳說兩人見面時,織田信長突然拔出脅差,挑起一塊饅頭伸到荒木村重面前,示意對方吃掉?;哪緷M心惶恐,匍匐在地,張嘴從刀尖上咬下饅頭細(xì)細(xì)咀嚼吞咽??椞镄砰L見他乖巧,大為滿意,當(dāng)即把脅差賞賜荒木村重,將其引為至交。

有了織田信長的全力支持,荒木村重攻滅伊丹親興,把后者的居城伊丹城擴建成著名的有岡城?;哪敬逯赜墒侨z津,就任守護(hù),成為信長手下屈指可數(shù)的國持大名,權(quán)柄滔天,炙手可熱。
荒木村重謀反的緣由說起來頗為可笑。之前石山本愿寺圍城期間,荒木手下大將中川清秀貪圖錢財,暗中用小船運送軍糧販賣給了城中的敵方。事情敗露,織田信長召喚荒木村重到安土來說明情由。荒木受家臣挑唆,自覺兇多吉少,不如扯旗造反?;哪敬逯刂哟宕斡⒘嗣髦枪庑愕拇闻诰?,而今楚漢有別,荒木指示兒子寫了一紙休書,將于京送回明智光秀的居城坂本城。
消息傳開,安土的織田信長、坂本的明智光秀乃至姬路的羽柴秀吉,無不是瞠目結(jié)舌,不敢置信。尤其織田信長,一向?qū)⒒哪敬逯禺?dāng)作心腹,極為看重。這次私販軍糧的事件,原不疑有他,只打算把荒木叫過來訓(xùn)斥一頓也就罷了,怎么也想不到居然就演變成如此局面。信長派遣使者前去有岡城喝令荒木懸崖勒馬,低頭認(rèn)錯,繼續(xù)給織田家效忠。細(xì)川藤孝也寫信苦勸荒木莫要行差步錯,一時想不開走上絕路。種種金玉良言全被荒木村重當(dāng)作了耳旁風(fēng)。
播磨國的黑田孝高與荒木村重素來頗有交情,聞聽此事跟羽柴秀吉自告奮勇,愿意前往有岡城做最后的努力?;哪敬逯刂獣院谔镄⒏咧怯嫲俪?,擔(dān)心會對己不利,索性將黑田孝高扣押在城中,以示決絕。

荒木的謀叛大大出乎織田陣營的預(yù)料,禍起腹心,搞得信長很是狼狽。究其根本,世人都說是因為織田信長刻薄寡恩的性格,做得好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做不好完不成KPI的,便活該掃地出門。久而久之,下屬難免心寒,稍有錯處掩飾不住就容易破罐子破摔。另一方面,自從越前檢地以來革命家信長便有意逐步破除舊有的封建莊園經(jīng)濟,創(chuàng)立近世幕藩秩序。驚潮浩蕩,列國武士體驗春江水暖,甘苦自知。類似販賣軍糧這樣的事,擱以前司空見慣,大家都這么做。到如今就顯得格外不合時宜起來,畢竟全面依法治國是關(guān)乎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guān)系執(zhí)政興國,關(guān)系民眾安康,關(guān)系長治久安。
話說織田信長巡幸堺市,會合眾曾向信長低聲呢喃:吾王身為三之子,命中注定將有三次背叛,一次為愛,一次為財,一次為血。金崎撤軍時淺井長政的背刺是因為與朝倉氏牢不可破的同盟之愛,這一次荒木村重的謀反就是為了私販軍糧這區(qū)區(qū)小財。至于第三次的血殺,就要靜候時日拭目以待了。(這里是冰火梗......)
對于織田方的瘋狂反撲,荒木村重自以為做好了萬全的準(zhǔn)備。他自己擁兵三千鎮(zhèn)守有岡城,兒子荒木村次率領(lǐng)一千五百人守御尼崎城,荒木重清兩千人守御花隈城,高山右近駐守高槻城,中川清秀駐守茨木城,其他各處支城皆有守衛(wèi)?;哪鞠氲氖菆允財?shù)月便能等來毛利軍的增援,屆時作為西軍帶路黨,功名富貴還不是信手拈來。

如意算盤打得山響,卻是難從人愿。西國毛利叫羽柴秀吉牢牢釘住,幾乎寸步不得東進(jìn)。反倒是織田信長親率五萬大軍殺入攝津,先一步就勸降了高槻城。高山右近是虔誠的基督徒,信長派神父阿爾甘諾用上帝的福報加以勸說,高山右近欣然開城。他自然不是害怕城外連營鼓鼙,只是在響應(yīng)天國的號召罷了。
沒過幾天,茨木城主中川清秀接受策反,陣前倒戈??椞镄砰L賞賜中川清秀、高山右近黃金各三十枚,有此二人帶動,各地豪族統(tǒng)領(lǐng)紛紛易幟,攝津過半的領(lǐng)地落入織田手中。
十二月時,織田信長的本陣就設(shè)置到了有岡城下,完成包圍網(wǎng)。明智光秀提議荒木村重即刻投降,或可保全性命?;哪咀允衙脑溉湛纱?,同時也不相信織田會放過自己,斷然拒絕了明智的好意。然而毛利氏糾葛于九州大友宗麟的威脅,并不能派出救援,只能給予口頭上的道義支持。
天正七年(1579年)八月,有岡城經(jīng)歷長期圍困,屹立不倒,只是城中食械兩缺,兵員匱乏,已然到了最后關(guān)頭?;哪敬逯卦偃蛎蟾?,毫無反應(yīng),至此終于絕念。他舍棄全城親族,帶著四五隨從連夜?jié)摮鲇袑?,逃奔尼崎城。有岡孤立無主,不久破城,荒木一族老小盡數(shù)落入織田的掌握。

由于荒木村重不愿降服,織田信長決定在尼崎城外殘酷處置俘虜。先是122名同族女眷綁縛在十字柱上磔刑刺死,再是388名家臣妻子以及124名童子被關(guān)在四間平房縱火焚燒。煙焰升騰,瀕死者哀嚎之聲宛如地獄悲歌,久久不絕。其余36名俘獲的家臣在五條河原遭到斬首處決。
荒木村重固守尼崎城直到天正八年(1580年),脫出以后托庇于毛利門下。本能寺事變過后,荒木方才返回京畿,以茶人的身份混跡世間。他感念既往過錯,取名“道糞”以自諷,擁有茶具“荒木高麗”。
有岡破城,羈押一年有余的黑田孝高逃出生天,自此左腿關(guān)節(jié)變形,不利行走。黑田被困期間,織田信長以為他跟著荒木一道造反,下令誅殺其子松壽丸(即后來的黑田長政),幸得竹中半兵衛(wèi)救助。黑條孝高為報恩情,對竹中的后人多有照顧。
播磨與攝津兩地的反亂,恰似兩處茫茫,長安不見,這或許是織田信長大志路上最后一次的逡巡踟躕。
(第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