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泡泡糖是如何神秘消失的?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前幾天我去超市買東西,收銀的時候看到琳瑯滿目的益達和炫邁,心里盤算著要買哪種口味回家嚼一下。
忽然,我的腦海里閃回了一個畫面,那是我小時候去逛小賣部的畫面:
當時在收銀貨架上的,除了口香糖,似乎還有一種粉色的玩意…
后來我想了一下才想起來:原來是大大泡泡糖啊…
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見不到它的呢?
我不清楚,也許在很普通的一個日子里,它就找不到了。
它到底去哪了?
1986年,亞古利民糖果集團旗下的佳口集團,與廣州番禺沙灣糖廠合作,創(chuàng)辦了番禺糖果有限公司。
沒想到吧,這還是一家中外合資公司。
1989年,大大泡泡糖作為他們的王牌產(chǎn)品在國內(nèi)面世。
大大泡泡糖主打的賣點,自然是“吹泡泡”了。
一開始大大并沒有將目標瞄準到孩子,而打算老少通吃。
但大大慢慢發(fā)現(xiàn),孩子們明顯對泡泡糖更感興趣,也更愿意說服家長掏錢。
于是在1993年,他們針對小朋友推出了外形更小巧的大大卷。
大大卷的到來讓孩子們陷入了瘋狂。
在當時物資匱乏的年代,大大卷的不僅味道好,它特有的“吹泡泡”功能更是成為了孩子們炫耀的“工具”。
在那時候,如果你能吹到很大的泡泡,那你必然是整個班最靚的崽。
既好吃,又能滿足自己的勝負欲。
顯然,小朋友的心理被大大拿捏得死死的。
但這還沒完,在回顧完大大90年代的發(fā)展史時,我不得不說:
大大也許是當時最懂小孩子的商家。
1997年,大大卷推出玩具贈品,以“盒盒有驚喜”給小朋友一個新奇好玩的卡通玩具。
請注意:大大出玩具可不是隨便亂出,而是有考究的。
當時電視臺熱播哪些動畫,它就會出相應的玩具。
像精靈寶可夢、百變小櫻這些周邊它都有。
至于授權(quán)嘛,那應該是沒有授權(quán)的:
1999年,“大大超人”誕生。
這位穿著紅色緊身衣的男人,雖然你現(xiàn)在看真的有點在山寨超人,但在當時廣告的渲染下,其無所不能的形象,徹底征服了不少男孩子。
火熱的人氣,甚至還催生了大大超人的娘化版:大大泡泡娘…
穿著緊身衣就很離譜有沒有:
為了過審打個碼,有興趣的可以去公眾號看
你以為大大的能耐只有這點嗎?
它還有大招在后面呢。
20世紀末,大大推出了終極殺招:紋身貼,附贈在每盒大大卷中。
消費者可以把紋身貼印在自己身上,就能起到紋身的效果,如果不需要了,用水就能洗掉:
紋身貼很好的利用了小孩子的“反叛心理”,壞孩子自不必說,好孩子貼上紋身貼,也能過一把“壞孩子”的癮。
再加上當時《古惑仔》等一系列電影熱播,紋身貼的存在無疑成為了孩子們“裝逼”的一大神器。
當時我的手臂貼上了小火龍的紋身,感覺人生已經(jīng)到達了巔峰。
雖然回家忘了洗,被我媽暴揍一頓就是了。
眼見在玩具這塊沒有什么創(chuàng)新空間了,大大就將眼光瞄準到了“吃法”上面。
2005年,大大推出了“大大切切樂”。
長達1.2米的大大卷,小朋友們可以利用包裝盒,隨意控制切斷泡泡卷的長度。
雖然你現(xiàn)在看可能覺得平平無奇,但在當時,這一新奇的創(chuàng)意倍受孩子歡迎。
“120厘米長”、“切多少由你定”這些噱頭都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前來購買(也包括我)。
原本按照這個勢頭,大大泡泡糖想必會一直熱賣,成為一代代年輕人心中的美好回憶吧?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大大隕落的原因,我將其分為外部和內(nèi)部兩個角度去看。
先說外部原因。
首先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當時的泡泡糖市場,除了大大,還有一個比較有名的品牌,叫比巴卜。
而除了比巴卜一直在和大大較量,鄰近的口香糖市場,綠箭和益達也一直對大大虎視眈眈。
競爭的加劇,無疑讓大大的市場份額慢慢萎縮。
另一方面,泡泡糖對孩子來說,不是一種100%安全的零食。
前些年,因為吃泡泡糖而窒息的孩子,不在少數(shù):
泡泡糖除了能進入孩子氣管導致窒息,孩子吃太多還會導致齲齒。
泡泡糖中的增塑劑、硫化促進劑等,孩子吃多了也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因此許多家長是不支持孩子吃泡泡糖的。
最后一個方面,則是科技發(fā)達了。
大大泡泡糖當年堪稱“收銀神器”,只要收銀員遇到無法找零的情況,往往都會塞給消費者1、2顆泡泡糖。
現(xiàn)在大伙都用手機支付了,拿泡泡糖找零的情況自然就不存在了。
別看這好像是一筆小數(shù)目,全國那么多家超市加起來,這個數(shù)字還是不小的。
說完外部原因,再說大大內(nèi)部的原因。
大大內(nèi)部的原因只有一個:他們被收購了。
被誰收購了呢,被瑪氏。
也就是旗下?lián)碛械萝?、士力架、M&M’s、綠箭、益達的糖果巨頭。
這次收購后,大大就被瑪氏“雪藏”起來了。
自此之后,大大出鏡的頻率就越來越少了,哪怕這些品牌之間有聯(lián)動,一般也和大大沒關系。
就這樣,一代童年回憶,終于還是慢慢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之中。
如今,網(wǎng)上有關大大泡泡糖的討論也越來越少了。
大概當年吃大大泡泡糖的孩子們,真的都長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