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徒步殺手——“失溫”

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在于后怕,危險無處不在,請各位注意安全 失溫——即“低溫癥” 指人體熱量流失大于熱量補給,身體核心溫度下降
癥狀: 初步表示為尿意提升,打哆嗦(寒顫)等,思維能力開始下降 后續(xù)會嚴重到呼吸減慢,身體機能開始下降,幻覺,身體不受控制的僵硬,很難集中思考,行為能力嚴重降低 失溫的最后就是已經(jīng)無法行動,無法思考,如過無外力幫助很難獲救 失溫癥預防: 首,大風天,雨天雪天請停下來安營扎寨,不要讓雨或雪打濕你的衣服 待雨雪停止后才可繼續(xù)上路,且雨雪后會更加冷,如果還有風,請耐心等待風止上路,切記大風天打濕衣物 帶上足夠多的衣服,睡覺裹5……不,9層,特別是腳的保暖,有條件可以專門買個小毛毯裹腳,夜晚溫度驟降可能隱含極大的危險 不要穿任何有濕氣的衣/襪等,水會極速吸走你的熱量(散熱能力強)然后傳遞出去,水的散熱能力是空氣的16倍,所以衣服如果打濕,不穿的確比穿要好 野外的時候保持衣物的干爽,有接觸水的物品(鍋,抹布等)單獨放置 如果安營扎寨,有條件就升篝火,暖寶寶也有必要準備,取熱條件的物品必須準備,別這里字少就忽略了,《取·熱·物·品》一定要準備 日常飲食千萬富足,不要覺得還不餓就暫時先不做,準備高熱量食物補充(巧克力,餅干,肉腸等),準備葡萄糖等應急 水份補充,日常攜帶水,7塊一大瓶可樂那種大水瓶的水,避免進入脫水狀態(tài) 帶上足夠的食物,運動中的人不要小看自己的飯量 失溫癥下: 如果同行,迅速搭好帳篷遠離風雪雨,換掉濕冷衣物,取熱(熱水袋等物品放置核心區(qū)域,脖子、腋窩、腹股溝),補充能量 必要時候可以人工呼吸增加進氧量 情況嚴重下聯(lián)系當?shù)鼐茸o機構 如果獨行,最好一旦下雨下雪就停下腳步開始整頓休息,風雪天一旦有一點尿意/寒顫等不良反應,迅速避風避雨補充能量 如果實在沒有柴火,應急下多余的衣物不妨點燃再補充能量,且立即求助 失溫下的人很可能消化系統(tǒng)已經(jīng)降低或者停止了運動,最好食用糖類物質 最重要的三點便是盡量避免繼續(xù)失溫,復溫與補充能量 但是無論同行或者獨行,在有一點不對勁的情況下都要開始預防并處理 考量自身情況是否能處理,無法處理立刻撥打電話110求救 失溫癥忌: 喝熱水——無法直接緩解失溫,同時熱水會擴張血管,這種情況下容易引發(fā)低血壓進入休克,失溫癥狀迅速,應當立刻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但輕度失溫可以補充溫糖水 喝酒、酒精擦拭——兩種行為都會快速放熱,但是同時也會讓身體溫度流失更多,極容易產(chǎn)生反效果 復溫(加熱)四肢——復溫優(yōu)先核心區(qū)域,其他區(qū)域保溫,避免冷血回流心臟,切忌,四肢一定不要過早復溫 (專欄圖片為珠穆朗瑪峰三大地標“綠靴子”,專欄內容來自網(wǎng)絡整理以及自己的體會,希望能幫到一些有需要的人,專欄無收益,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