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三絕”之一:葫蘆雕刻——于方寸之地展現(xiàn)世間萬象
河州“三絕”之一:葫蘆雕刻——于方寸之地展現(xiàn)世間萬象 臨夏葫蘆雕刻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品,有“福祿”、“子孫萬代,繁茂吉祥”等寓意,有驅災辟邪,保平安等作用,也作為藝術品、收藏品遍布在臨夏的大街小巷。2023年7月21日,蘭州大學赴臨夏調(diào)研河州非遺文化實踐團前往茶馬古市華夏葫蘆館參觀學習,感受雕刻在葫蘆上的世間萬象。
團隊成員于上午十點抵達華夏葫蘆館,向“葫蘆大師”白正兵老師的徒弟了解學習了葫蘆雕刻的技藝并進行拍攝。在白正兵老師的講解下,團隊成員了解到要制作一個完整的刻葫蘆工藝品,首先要挑選出一個形狀飽滿、端正無瑕疵的葫蘆胚子,之后對其進行剖光,完成這些準備工作才可以進行下一步——葫蘆的雕刻與上墨。在雕刻過程中要極為謹慎,如若一筆出錯,那整個工藝品都將報廢,手藝人的時間和精力也將付之東流。
隨后,團隊成員對白正兵老師進行了采訪,白正兵老師談到,受到父親和兄長的影響,他從小就對葫蘆雕刻有著濃厚的興趣,從1992年便開始雕刻葫蘆,雕刻葫蘆已伴隨他三十余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國家對非遺文化不斷重視,自2017始甘肅讀者集團發(fā)起的非遺研學活動至今,白老師已接收超過四萬名學生,且有多所學校聘請白老師為專門輔導老師,為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白老師表示希望將這項非遺文化發(fā)揚光大,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為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國文化
最后,白正兵老師向團隊成員詳細介紹了館內(nèi)部分展品。 雕刻的圖案多取自中國的吉祥圖案、歷史人物、唐詩宋詞和山水動物等,將中國的歷史文化雕刻在造型各異的葫蘆上。白正兵老師匠心獨具,將河州“三絕”中的彩陶、磚雕與葫蘆雕刻相結合,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刻葫蘆的精美工藝。此外,白正兵老師詳細地向團隊成員介紹了葫蘆微雕——在不足兩寸的小葫蘆上雕刻了整整一百個人像。 目前,雕刻葫蘆作品已有幾十萬件,產(chǎn)品暢銷國內(nèi)外。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關注并且加入到傳承非遺文化的隊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