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四個月考研985的心路歷程(一)
整理電腦,遇舊文,恍如隔世,感慨萬千,遂留以為念

一
??? 2021屆研究生入學考試在12月26、27兩天進行,從我開始復習到上考場,一共用了將近四個月的時間。精確的數(shù)字沒有意義,因為開始的時間復習效率比較低,甚至需要從頭背單詞書,而公共管理類專業(yè)課程可謂是浩如煙海,所以在專業(yè)課學習上犯的錯誤更加嚴重:不想背書。進入倒計時七八十天的時候才算是達到了我期望的學習標準。過程不可謂不艱辛,考完試仍然覺得考研本身是件極不公平、極不合理的事情,它需要用兩天高強度高壓力的筆試,來證實同學們往往長達近一年的學習成果,這是從心理上和生理上挑戰(zhàn)人的極限。沒有人會不緊張,即使是我這種半路上道的抱著“無欲則剛”的心態(tài)的本校選手,也感到逼仄的壓力?!皼]有人能做到在考場上毫不緊張,大家不過都是裝出來的罷了?!蔽疑钜詾槿弧?/span>
??? 考試結(jié)束了,考試也很難。不想現(xiàn)在就去核對客觀題的答案,就先來做一個復盤吧。畢竟我的動機在于繼續(xù)留在學校里學習成長,而不是把研究生作為從眾的選項之一,而我也確實想過“二戰(zhàn)”這個事情。
??? 第一天的政治和英語,肖秀榮精準地押中了所有10道政治大題,基本上材料、問題都一致,看到卷子的時候甚至以為自己在做肖秀榮的模擬卷。這樣一來,政治大家都會考得很好,對所有人影響應該都不大。英語確實很難,但是在做的時候似乎沒有明顯地察覺出來,感覺自己寫得還挺好(依然不愿意對答案可能怕打破這個幻想吧)。學習政治英語的時候我會注重刷題,有一段時間上午先背書再刷一套政治模擬題,可也占用了寶貴的上午時間;英語會在中午和下午刷,1997-2020的題都刷了3遍,但最近幾年的較簡單且刷題時間間隔不長,實際效果是不大的。
??? 第二天的專業(yè)課上午公共管理基礎,下午公共政策分析。說來有趣,這兩門考試的重點全都沒有考,公共政策大厚書攏共30多個模型,竟然考了最不重要的一個,其他重點壓根沒有根本上的涉及,公共管理基礎大抵也如此。拿到專業(yè)課卷子可以先看幾分鐘,這就把我看崩潰了:根本不會呀,根本想不起來能怎么寫,卻清清楚楚地記得自己沒有背。這種情緒很大影響了我對整張卷子的態(tài)度,加之高強度的一天考試和心里緊張的心態(tài),這一門的卷面不好,寫得也不好,還提前交了卷——因為寫得隨心了一些,就寫得很快。雖然都寫出來了,但總體上不如我意。
??? 這是一種考場上出現(xiàn)的破罐子破摔的心態(tài),很大可能是卷面和自己的疲憊引起的。當我看到很多題不會寫的時候?qū)嶋H上建立了一個不可靠的邏輯,即因為我覺得不會,所以一定寫不出來,所以這門我將會考得不好。當然,這是不對的。因為下午的考試充分證明了公共管理基礎的難度還只是“基礎”。公共政策分析實實在在給大家上了一課什么叫是真正的難度,考場上我仿佛看到了出題人奸笑著:看我怎么難死你們……出題人成功了??吹皆嚲頃r我瞬間是崩潰的,幸運的是,在那幾分鐘我放平了心態(tài):我都不會,幾人能會?況且我是真的不會嗎?我不信。寫完了名詞解釋我就找回了信心,一直堅持到了考試結(jié)束。
2020.12.28
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