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藝術協(xié)會丨2023:一起走過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馬上,就要跨年了。沿著這一年的脈絡回溯過去,歷史在每一個特殊的頁碼都標注了未來的注腳。
這一年,每個人、每家企業(yè)都經歷了許多難以預料的困難,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不確定性。但是,面對艱難坎坷的2022年,我們依然在堅持,我們期待2023年,期待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2022年,一個復雜的年份,一段厚重的敘事。2022年,像穿過一條時光隧道,一邊踉蹌前行,一邊重振旗鼓。事非經過不知難,真的——很難很難,每個人的生活都被深度重構,卻也令一些堅守在打破中愈發(fā)牢固。
2022年,冰箱里囤了大量生鮮、牛奶和雞蛋。我甚至還囤積了刀魚餛飩和壓縮餅干,對這些“非生活必須物資”的堅持的背后,其實是自己過好日子的心志。一定數(shù)量的家庭儲備也是安然有序生活必需的托底。
2022年,我們直面人生少有之困境,總有一些東西不可被擊敗、無法被戰(zhàn)勝、不能被征服。它讓我們在離別與掙扎中仍憧憬美好,在無奈與辛酸中仍絕地求生。

2022年我們高頻率的使用一個詞匯:應約盡約。時間提前量盡量小,人員范圍盡量小,人必須對。前不久約了幾位女生,去金茂大廈膳道迎新,品嘗美食聽Daniel講座,快意江湖,千言萬語,都在交談里了。三天后我們幾位集體中招,成為告別2022年的“儀式”。
中招女生劉,還在孜孜不倦寫小說,相比多年前文學女青年,此刻劉身上的豪氣少了,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心平氣和:“我現(xiàn)在才是徹底躺平了,但身體還是虛。”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這口元氣,應該2023年里才能復原。

周圍不斷有創(chuàng)業(yè)失敗者,范從事文化出版業(yè),在新三板堅持了三年寥落退場。北京來滬的林,疫情三年虧損了500萬。疫情把全世界的運轉邏輯都一定程度改變了。2022年,我沒有離開過上海,最遠跑到上海金山開太魚。疫情以前全球飛,疫情后得去次英國喝個咖啡。
2022年最大收獲是懂得擁抱不確定性,仍然上路。今年種子計劃的主題視頻便是《卷不贏、躺不平,45度人生怎么破》。45度人生指在躺平和內卷兩種狀態(tài)中不斷變換,在當下“45度人生”正風靡網絡。
2022年,我們有幸保持遠見和敏銳,積蓄能量,以期有為。不是美好已在前方等待,而是相信撬動了向往。

古人曰:大疫不過三年,熬過了今冬,明春就是凈土藍天。也許這會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在穿越了幽長黑暗的隧道之后,抬頭可見干凈的藍天白云。
塵不染,靜待疫散,不負陽光,不負愛。春天終將回饋每一個在冬天里的抱薪者、堅守者、發(fā)光者。
當新一年的陽光普照大地,讓我們緬懷那些不再有機會走進下一個春天的人們,也和那些猝不及防到來的艱難日子說一聲“再見”。

2023年我們依然——相信,對生命的熱愛是最通行的世界語言,一如從大地遙望的那些光年之外的繁星,光芒溫暖,堅韌永恒。
愿2023,我們仍一起走過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逐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