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道與清閑
古人生活需求簡單,日做夜息,心是較能安住的,尤其文人詩家或僧道之輩,便是易於清閑。
琴道的“中和之氣”,是在清閑的情況下,才得於體驗,而撫琴的過程,是先有閑,而后才得清。
閑是因為能放下,心不沾事,事不占心。放下是因,閑是果,互為因果。清則是由閑而生,閑是因,清是果,彼此也互為因果?!伴e” 好比不再攪拌混濁的水,如是慢慢的產(chǎn)生“清”澈見底的效果。
閑而清,清故,撫者如實清楚清晰的見證了琴道的種種內容,當中包括了古人所謂的“中和之氣”。
現(xiàn)今社會,人心追逐,技藝性之琴學,相比琴道,是更為人們相應,更易接受,處處推廣。清閑二字,現(xiàn)今社會,知易行難。
當琴者體會了撫琴的閑清,能否清閑的撫琴則成了撫琴時最重點,如是進而依古琴來提升清閑能力。
琴道的體悟,盡在閑清中。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