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座”飛船終于迎來年度首飛!滿載3.7噸補給物資緩慢上行

北京時間8月2日08:31,NG-19“天鵝座”貨運飛船將由“安塔瑞斯”230+運載火箭從弗吉尼亞州中大西洋航天港Pad-0A工位發(fā)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8月4日17:54飛船將由機械臂捕獲,并于19:30以后被安裝于空間站“團結(jié)號”節(jié)點艙(Unity Module)徑向端口,整個上行過程將耗時約2天11小時。

此行,NG-19(或CRS-19)“天鵝座”(Cygnus)貨運飛船將向空間站上行超過8200磅(超過3700千克)的科學(xué)研究、乘組補給、航天器硬件等物資。國際空間站的每一次補給任務(wù)都包含生物學(xué)和生物技術(shù)(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地球和空間科學(xué)(Earth and space science)、物理科學(xué)(physical sciences)以及技術(shù)開發(fā)和驗證(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s)等領(lǐng)域的科學(xué)研究。
本次任務(wù)上行的物資具體包括一系列航天器防火實驗的最終迭代;一種新型飲用水分配器,可提供熱水并改善消毒效果;將神經(jīng)細胞培養(yǎng)成3D細胞模型進行基因治療的測試(Neural cells that will be cultured into 3D cell models for gene therapy testing);測量高層大氣等離子體密度的探測器(A probe that measures plasma density of the upper atmosphere);一張存儲卡,里面有來自世界各地學(xué)生的創(chuàng)意作品。

本艘飛船被命名為“勞蕾爾·克拉克號”(Laurel Clark)。勞蕾爾·克拉克為以已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航天員、海底醫(yī)療官員(undersea medical officer)和海軍飛行軍官(反潛戰(zhàn))(naval flight officer),于1996年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選中。2003年,在執(zhí)行“哥倫比亞”航天飛機STS-107任務(wù)時,航天飛機在返回途中墜毀,勞蕾爾·克拉克博士不幸遇難。

此次發(fā)射是2023年下半年世界第1次載人航天發(fā)射,一再延宕的NG-19“天鵝座”飛船終于迎來年度首飛,目前發(fā)射時天氣符合放行條件的概率為80%。在空間站上,美國航天員伍迪·霍伯格負責(zé)操作“加拿大臂2號”(Canadarm2)機械臂捕獲和安裝“天鵝座”飛船,弗蘭克·盧比奧作為備份操作手。
作者:大白高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