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數?功率因數的“超前”與“滯后”
1、功率因數與功率因數角

視在功率S、有功功率P、無功功率Q,三者之間可以構成功率三角形,如圖1所示。
其中φ為功率因數角,cosφ=P/S
定義λ為功率因數,λ=P/S
2、為什么要給功率因數加“超前”與“滯后”的定語
從功率因數角 角度看:
功率因數角φ也是阻抗角,表征的是電壓超前電流的角度!
當φ>0時,對應在阻抗上就是(XL-XC>0),電路呈感性!
當φ<0時,對應在阻抗上就是(XL-XC<0),電路呈容性!
可以看出通過φ的正負就可以判斷負載是感性還是容性。
從功率因數 角度看:
λ=P/S=cosφ,不論功率因數角φ的正負(-90°<φ<90° ),求得的功率因數λ都是正的。
我們發(fā)現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雖然φ角的大小可以反映電路是感性還是容性,但是cosφ值得大小并不能直接反映電路是感性還是容性,直白的說就是無法通過功率因數λ來但判斷電路的性質!
因此為了能夠通過功率因數λ的值來簡單直接的判斷出電路的性質,我們在表示功率因數的時候往往會在前面加上“超前”或“滯后”的標志。注意!這里的超前是指電流超前電壓,也就是θ<0的情況,這里的滯后是指電流滯后電壓,也就是θ>0的情況。
3、總結
為了能夠通過功率因數λ直接判斷出電路的性質,我們在功率因數λ前加上“超前”或“滯后”的前綴,“超前”表示電流超前電壓為容性電路,“滯后”表示電流滯后電壓為感性電路!
功率因數的超前與滯后:都是電流相比于電壓而言。
參考:?作者:猶如雨下大佬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5981315/ 出處:bilibili
標簽:功率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