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盡頭,人生彼岸 ——淺析《海上鋼琴師》
海洋盡頭,人生彼岸
? ? ? ? ? ? ? ? ? ——淺析《海上鋼琴師》
? 《海上鋼琴師》是由托納托雷導演的,講述了被遺棄在船上的1900,被煤礦工收養(yǎng),從小在船上長大,并從未離開過那艘船而去往陸地,可奇跡的是他自小便表現(xiàn)出了非凡的鋼琴才華,從此就與鋼琴為伴生活在那搜大船上,在這搜船要因古老而要拆毀是時,他也沒有離開船上,最后隨著爆炸聲消失在了海洋,生命的盡頭飄蕩在了海洋,是飄蕩在海洋盡頭的鋼琴師。導演還運用了大量的視聽語言把影片相融合起來,給觀眾深刻的主題。
? ? 優(yōu)秀的導演總能把影片中的人物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1900是沒有在醫(yī)院出生,沒有出生證明,沒有國籍的。他被遺棄在鋼琴上被丹尼收留,自小便和鋼琴結(jié)下緣分。少年時的1900,帶著好奇走進了舞會現(xiàn)場,他第一次聽到鋼琴聲,他撫摸著鋼琴坐在板凳上,隨心彈奏出美妙的旋律,震驚了每一位乘客。當船長對他說這樣是違規(guī)時,他說對于自私自利的人來說才是違規(guī),而他是自由的,他需要的是自由。長大后的1900也不曾離開這艘弗珍尼亞號,在他遇到心動的女孩時,他用最笨拙的同時是他最拿手的鋼琴彈奏區(qū)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在他眼里,鋼琴便是他的世界,他是孤單的,他終究也是一直孤單著。曾經(jīng)1900想去聽聽大海的聲音,聽聽大海“呼呼”的聲音,站在陸地上看看大海的樣子。于是他拎起行李打算下船,但剛走到翹板的中間就停下了腳步。他抬頭看著那寬闊又復雜的道路和高高聳立的建筑,沒有盡頭。他站在那里糾結(jié)還要不要繼續(xù)向下走去,他怕在那復雜的陸地上迷失了自己,同時又對陸地生活充滿著好奇。丹尼對他說過的那句話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除了游輪以外的東西都不是好東西”最終他還是膽怯了,轉(zhuǎn)身回到了游輪上,繼續(xù)他的游輪人生。陸地讓他看不到盡頭,容易把他原有的東西也丟失。他想要自由,那優(yōu)美的音樂是自然、自由的,而那充滿誘惑力的世界不是他想要的自由,同時失去自由、自然的音樂也不是他需要的音樂。他一直與鋼琴為伴,知道這艘游輪要銷毀時他也一直呆在船上憑空彈奏著琴,隨著爆炸聲,他和琴聲一同消失在了海洋上。他的人生只有海洋、游輪和鋼琴。
? ? ?優(yōu)秀的導演會運用獨特的視覺、音樂、色彩把電影融合起來。電影開頭響起沉重的音樂,把麥克斯帶入回憶中,以他的回憶把故事展開,推動影片的故事發(fā)展,烘托出氣氛。在麥克斯第一次登上游輪時,海面波濤洶涌船搖晃的厲害,讓麥克斯東倒西歪,這一場景都是運用的全景,表現(xiàn)了他滑稽不堪的窘態(tài),同時?1900也出現(xiàn),也是運用全景,相比較1900的步伐就更顯得穩(wěn)固悠閑。1900讓麥克斯坐在鋼琴凳上松開鋼琴的閘門,鋼琴隨意旋轉(zhuǎn),在大廳中飄蕩,這個場景中出現(xiàn)了疊印的手法,與風浪疊在了一起。在斗琴時,第一首曲子1900彈奏的是圣誕歌,他的一臉陶醉模樣與對手的驚訝表情成為鮮明的對比。第三首曲子他點燃煙,快速的彈奏著,給了收一個特寫,速度之快好似出現(xiàn)了多手聯(lián)彈。點燃的香煙也因速度之快幾乎沒有燃著。最后1900對他說了句“這是你自找的”表現(xiàn)出了1900對他的蔑視。直到最后爆炸時,他依舊在憑空彈奏著,伴隨著音樂,仿佛再用音樂打開天堂之門。導演在最后又運用了一個全景,拍到爆炸時的樣子,“轟”的一聲開出了生命之花,為他的一生畫下了句號,也為這個傳奇畫上了句號。
? ? 1900的一生他選擇了孤獨,同時也隨著游輪的爆炸聲走到盡頭。這是一個悲劇故事。1900說過“只要你有一個故事,并有人聽你訴說,就仍有希望。”麥克斯還是依然拿著小號,他依然還在繼續(xù)著他的故事。1900也會一直飄蕩在海洋上,一直到海洋的盡頭,是海洋上的鋼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