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學-神經系統(tǒng)
【檢查方法】
1.頭顱平片:正側位;眼眶爆裂骨折(下側壁淚滴狀);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
2.CT:

3.MRI:
1)平掃:T1看解剖關系;T2看病變

2)DWI彌散加強序列:水分子運動在收到限制時,在DWI序列上現實高信號(腦梗死)
3)MRI血管造影MRA:無需對比劑就可以顯示血管。
【胼胝體發(fā)育不全】
胼胝體部分缺如,側腦室抬高增寬。
【脊髓灰質異位】
使用MRI觀察,本身該是白質的部分被灰質取代。
【Chiari畸形】
小腦扁桃體下疝,至枕骨大孔下方(>5mm),壓迫脊髓,腦干移位。
【※腦出血※】
1.分類:
1)自發(fā)性:畸形(兒童)、高血壓性(中老年)、吸煙(中老年男性)
2)外傷性
2.CT表現
1)部位:丘腦基底節(jié)區(qū)
2)形態(tài):斑片狀高密度區(qū),CT值60-80Hu;出血區(qū)周圍有低密度水腫帶
3.MRI表現:
1)超急性期(6h內):T1低信號,T2高信號
2)急性期(6h-3d):T1和T2均低信號
3)亞急性期(3-14d):T1和T2均高信號
4)慢性期(14d之后):呈現水樣信號(吸收了),T1低信號T2高信號
【蛛網膜下腔出血】
1.病因:顱內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網膜下腔。
2.CT:腦溝、腦池高密度影。
3.MRI:急性期、亞急性期T1高信號,慢性期T1WI低信號;FLAIR急性期高信號。
【※外傷性出血※】4種類型
CT影像:

【※腦大中動脈腦梗死※】
1.病因:血栓形成、血栓栓塞、低灌注狀態(tài)(低血壓、動脈狹窄、貧血)
2.表現
1)CT:

2)MRI:T1低信號,T2高信號,FLAIR高信號;DWI急性期高信號,慢性期低信號。
(1)腦梗死影像與大腦血管的對應關系:

【腔隙性腦梗死】
1.病因:大腦深部穿支小動脈閉塞形成較小面積梗死。
2.CT:側腦室旁小片狀白質區(qū),直徑5-15mm,病發(fā)1周內CT不顯示。
3.MRI:T1低信號,T2高信號。DWI可現實新發(fā)小病灶。
4.出血性腦梗死:梗死區(qū)低密度區(qū)內,出現高密度不規(guī)則影。
【腦膜瘤】
1.定義:腦膜起源腫瘤,大多數為良性,多為腦外腫瘤。
2.CT:圓形,邊界清楚,高密度?;讖V,靠近顱板。增強后強化,均勻,邊緣銳利。周圍腦組織受壓。
3.MRI:T1低信號,T2高信號,FLAIR高信號,寬基底,丘形。增強后,靠近腫瘤的腦膜也出現強化,稱為“腦膜尾征”。
【神經上皮組織起源腫瘤】
1.定義:也稱為“神經膠質瘤”。
2.分類:星形細胞瘤和少突膠質細胞瘤。
星形細胞瘤:好發(fā)部位為大腦白質

【腦膿腫】
1.病因:化膿性細菌侵入腦組織引起炎癥。
2.MRI:T1低信號,T2高信號,膿腔DWI高信號。膿腫壁T1等信號,增強后膿腫壁呈環(huán)形明顯強化。
參考:影像診斷學(第四版)-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