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對話錄-兩代人對電子游戲的看法

游戲這種東西,家長往往就是簡單粗暴的一刀切,這個切是很多方面的一刀切。
當家長天天在問為什么游戲玩不膩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游戲不是一個東西,而是一個種類,一個囊括無數種東西的分類。
從很久很久以前,從骰子的誕生,從撲克的發(fā)明,游戲這種東西早就和人類融為一體,甚至人類以外的很多生物中也有進行游戲的舉動。
當你知道了這以后,讓我們在把提問拉回之前,游戲是否會膩的時候,你是否覺得這個問題顯得滑稽而可笑?
游戲只是一個載體,一個分類,過于功利化的看待游戲才讓游戲在家長甚至年輕人的眼中變得等同于玩物喪志。
但事實上,什么是功利,什么又是學習?
所謂的寓教于樂,從來都不是代表在游戲的同時摻雜習題。不是說只有吃蘋果的時候數一數5個蘋果減去2個等于多少才叫學習。
學習是一種人類時刻都在進行的狀態(tài),而不是單純的記憶一套公式。
當你能夠畫出一幅美麗畫作的時候,是什么給你了選取顏色的經驗?難道是有一套表格告訴你,A應該是紅色,B應該是藍色?
沒有公式,或者說不僅僅是公式,正是對各種物體的觀察,才培養(yǎng)出每個人都顏色的感覺。
美術課當然會教給你如何畫陰影,如何處理透視,但從本質上,他們只是教你觀察世界的方法,而真正的顏色,你依然要從自然中去感悟。
同理,游戲不是說非要套一條習題進去才叫學習。游戲本身囊括這無數題材,無數世界。游戲本身就是一扇窗。
很多人覺得旅游可以開拓眼界,而游戲便是另一種開拓眼界的方法。
誠然會有一些游戲以暴力血腥之類的要素去吸引玩家,但這個問題真的出在游戲么?
同樣是一幅撲克,他可以是德州撲克也可以是24點,問題并不出在載體本身。
實際上即使游戲沒有刻意去教學大家什么東西,但一款優(yōu)良的游戲他本身就囊括了非常多的知識點。
各式各樣的畫面,3d游戲所擁有的空間感,系統(tǒng)化的游戲規(guī)則,隱藏在裝備數值中的數學,諸如此類。
如果說我這么說你覺得我夸大了游戲的功用,那么,你可以想象一下從程序的角度去看待它們。
不管是游戲也好,X信X付寶也罷,他們都是通過代碼將邏輯與規(guī)則表現出來。只不過,前者是一套華美的服飾,后者則是一套堅固的盔甲。或許你要說盔甲更為實用,但,服裝難道就一無是處么?
游戲本身就是集大成者,策劃、程序、美術,由這三大行業(yè)的精英構筑出了一套精妙的藝術品,更可貴的是它是在里手里真真切切可以感受到的東西,而你還在覺得它沒有任何用處?
這和拿著四大名著質疑他的故事根本教不了你知識有什么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