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了四年的“注冊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考試”,拖后腿的“規(guī)劃實務”終于考過上岸了

昨天出成績,第一時間把“好消息”告訴了老媽,讓她老人家心里別那么惦記著我這點兒破事兒了。最近不順遂的事情太多,正好春分轉了運,讓人心里痛快一些。有些東西想說說,算不上經驗分享,算是給在備考泥潭中掙扎的大家一點助力和鼓動吧(不太面向備考小白,但也適合多數應試狀況)。
?一、拉長時間戰(zhàn)線,放平四年心態(tài)
咱不是大神,也不是學霸,估計都難稱得上小鎮(zhèn)做題家,那種全科一次通過,不在偶的認知范圍,周邊也沒有這種“牛人”,大家基本靠著那點兒“堅持”+“運氣”(猜測:雖然官方不會明確,但大概率會“宏觀調控”,卡通過率什么的,因為周邊朋友大多最后一年通過,不管全科還是免二科的情況)。
?二、明確考試目的,備考才有動力
升職加薪掛靠估計在這個破市場行情是沒什么指望了,不過身在行業(yè)內也免不了用這個證撐著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不用完全斷念,可以更開闊一些——了卻專業(yè)情節(jié),或者多給自己貼個標簽。這么多年前前后后因為備考挺耗費精力和情緒的,MD五一十一再也不想準備考試了。
三、雖然及格萬歲,實務是條后腿
就像前面說的,大概率是會卡通過率,三門客觀題(原理/法規(guī)/相關)對錯分明很難操控,而在注冊考試中的實務題(手寫答案,真人判卷)標準不一,一二分上下浮動之間就是上岸和沉水的極大差距。60分萬歲的心態(tài)在這門考試中是要不得的,得追求快、全、準,多少得拿出點兒備戰(zhàn)高考的勁頭。
?■ 備考
1.????? 找培訓機構,聽課、跟練(3門客觀——可以聽精講課,再刷至少兩遍近三年真題,1門實務——尤其對于多年考不過的,跟著靠譜的培訓機構團隊,從精講到中期到沖刺,有老師授課,有團隊帶練,有群內答疑,錢花了就得充分利用。)
2.????? 找老伙伴/小伙伴,小團體建群,分享資料、監(jiān)督答疑(對于不求甚解的我,應付考試有時是吃虧的,因為囫圇吞棗容易自我感覺良好,其實對基本理論概念還是模糊的,所以有個較真兒的人跟你一塊兒學的時候,對方能隨時刺激到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當然,不要鉆牛角尖,不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這就是個考試而已。)
3.????? 自我總結、動手抄寫、卡點模擬(老師的課件內容很到位,系統(tǒng)腦圖也很全面,可是這畢竟是別人總結的體系,內容是相當多的,光盯著看也沒法進腦子,自己得總結、抄寫、記憶,以及考前卡時間模擬練習。)
??■?考場
1.????? 分配時間、趕緊下筆(3個小時7道題,每道不超25分鐘,說是這樣說,往往前兩道大題一寫就超,造成后面答的很倉促甚至連題目都讀不完,去年考試依然出現(xiàn)了這個情況,平時卡點兒卡的不夠,手速要快,寫不完能怪誰?)
2.????? 圖例是考點(近兩三年的考試明顯圖的信息量大了,通培訓課以及真實考卷感受,讀題必須圖文結合,答題點在圖例。)
3.????? 先答明顯的問題(培訓機構給的參考答案往往分門別類、條例清晰,看著又全面又清楚,相信我,考場上沒那個腦子,要抓重點,什么問題明顯就趕緊寫上,沒時間“排版”。)
4.????? 寫到最后(3個小時考試寫到最后會麻木,一慌張很容易就放棄,其實哪怕只剩下3、5分鐘還是能看完文字敘述,草草寫上幾個判斷和分析,寫了就可能會有分,不寫是真沒有分)
?能想到的就這些,大概梳理了一下就順手寫了??荚囘@個東西,還真得提早認知、提早準備,人到中年要不顧不上不要拿下證也過了敲門磚的作用時期,況且實打實的扔到市場去“賣”,前后差兩年那價錢也差很多,變化太快。
?總之,上手學上手練,ChatGPT已經能給出高分答案的時代,人能抓握的東西也有限了,趁著它還沒辦法代人去寫答題卡的時代,趕緊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