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朱棣致力于北伐,他們到底要得到什么呢?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致力于北伐。在洪武時期,多次出兵蒙古。先后十三次北伐遁入漠北的蒙元殘余勢力。
朱棣通過造反登基為帝后,也是如此,他在位期間,先后五次親征,北伐蒙古。自己甚至死在了北伐的路上。
朱元璋和朱棣致力于北伐,他們到底要得到什么呢?
其實,朱元璋和朱棣父子致力于北伐,目的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父子倆的相同之處
他們都想要消滅元朝的殘余勢力,消除蒙古人的威脅,維護明朝的穩(wěn)定。但他們都沒有辦到,看著陣勢很大,效果一般。
父子倆的不同之處
明朝建立后,可全國許多地區(qū)如山西、陜西、四川、云南、貴州等,仍歸元朝統(tǒng)治。這在朱元璋看來是接受不了的,威脅太大了。
而且,北方很多地方壓根不承認明朝,他們反而還在擁護元朝。而北元在北逃過程中,還派兵與明軍對峙,試圖反撲。
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需要建立自己的正統(tǒng)性,是必須要打擊北元的。
這也是朱元璋一直致力于北伐的根本原因。
朱棣一開始并沒有打算要北伐,而是希望和平共處。畢竟,這個時候的蒙古雖然有威脅,但畢竟已經(jīng)分裂了,而且長期處于內(nèi)訌,壓根也沒有精力南下。
可是,使者去了,蒙古人不給面子,處死了使者。這下把朱棣給惹惱了,也就有了后來的親征。
這也是朱棣北伐的原因之一,此外,朱棣作為篡位的新皇帝,他也是一位好戰(zhàn)的皇帝他堅持親征,還有建立自己威望的一面。
而且,朱棣是要遷都北京的,那么一定要消除蒙古人的威脅,畢竟北京距離蒙古太近了他們的騎兵也非常厲害,所以,為了都城的安全,朱棣也是要北伐的。
客觀說,朱棣的五次北伐,只是雷聲大,雨點小,效果并不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