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竺 | 茶道入禪的法凈禪寺
【寺廟景色】
法凈禪寺昔謂中天竺寺,位于靈隱寺之南,天竺山之稽留峰下,四周群山環(huán)抱,景色幽美,面對流虹澗,背抵稽留峰,左右環(huán)以蓮花、月桂諸峰,古樹掩映,池澗眾多,清流激湍,氣象環(huán)富。入秋時節(jié),“赤城霞起”,層林盡染,美不勝收,史有“稽留旭日”、“合澗沉鐘”、“七星潭月”、“永清竹浪”等為“中竺十二景”。
【歷史典故】
法凈禪寺初建于隋朝。隋統(tǒng)一中國后,名僧紛紛南下。中印度高僧寶掌禪師自魏晉開始東游,于隋開皇十七年(五九七年)到達杭州,對中天竺一帶的景色十分贊美。他稱∶“行盡支那四百川,此中偏稱道人游?!庇谑窃诖巳攵ㄗU,建立道場。寶掌禪師乃成為中天竺的開山始祖。據(jù)說寶掌禪師處生時左手握拳,至七歲剃度時始展掌,掌中現(xiàn)一明珠。
寶掌禪師于唐太宗顯慶二年(六五七年)在浦江化去,自稱至此已有一千零七十二歲,故中天竺有“千歲巖”。又因寶掌禪師來自中印度,故后山又稱“中印峰”,寺為“中天竺”。
當南宋“尊表五山,品評江南名寺”,評定“五山十剎”時,中天竺位居禪院十剎之首。明太祖洪武初,賜號“中天竺禪寺”。孝宗弘治四年,兵火。正德九年重興,復毀。二十五年,僧慧鏞等募建,并建白衣觀音堂。神宗萬歷十七年,又重建,國朝乾隆三十年,始賜名“法凈禪寺”。
滄海桑田,幾經(jīng)興廢,難復舊觀,民國以降,以至“文革”,金像傾圮,殿宇被毀,寮舍易主,僧眾遭逐。
【進入當代】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撥亂反正,宗教政策得到落實,1986年,中天竺亦由杭州市佛教協(xié)會收回,傾力重修?,F(xiàn)已修復天王殿、大雄寶殿,重建圓通殿,蓮池海會樓等,千載伽藍,重現(xiàn)昔日之景觀。重建后之圓通殿蔚為壯觀,殿高二十三米,平面形狀為四方形,用琉璃瓦砌筑。圓通殿內供奉一十二米高之大悲觀音圣像,菩薩形象美麗端莊,她以親切、慈悲、關愛的目光俯視著人們,含蓄而溫雅,雍容華貴,激揚起一股廣大的智慧力量,足以摧毀一切外部的和內心的煩惱業(yè)障,使眾生從無明中得以解脫。此大悲觀音圣像具十一面四十八臂,除慈悲相外,更有忿怒相,充分體現(xiàn)觀音菩薩不可思議的大威神力;或以化宮殿手,或以化佛手,或以數(shù)珠手,或以寶缽手,或以甘露手,或以……慈悲與愿,成就眾生,遠離邪魔,速證菩提。
1993年底,由杭州市佛教協(xié)會俞昶熙會長在中天竺法凈禪寺創(chuàng)辦了居士學佛座談會,一九九八年又創(chuàng)辦了杭州佛學院,由此而開創(chuàng)了杭州佛教教育的新局面。法凈寺整體規(guī)劃已就,不久,一座梵宮煥若,金像巍然之千年古剎,將龍?zhí)熳o法,慧日高懸,獅象宣音,三寶重光云爾!
2015年3月,千年古剎中天竺法凈禪寺在杭州佛學院舉行禪茶開茶節(jié).中天竺法凈禪寺常住與杭州佛學院師生,以及茶藝愛好者200多人參加了當天的開茶節(jié)灑凈儀式。
近些年來,經(jīng)過主持師父的精心護持與信眾們的傾情捐助,杭州法凈禪寺在恢復生機的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管理模式,使得法凈禪寺成為系統(tǒng)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優(yōu)質道場,于此同時提高全寺僧眾及義工的整體素質,努力弘揚佛文化及服務信眾。也安排相關人員對寺中文化古跡進行積極維護,使得法凈禪寺成為佛學文化傳播的優(yōu)質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