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對于楊過的感情
郭襄是個悲情人物。 郭襄對于楊過的感情,我理解的是個六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郭襄聽聞神雕大俠的故事,到楊過摘下面具之前(好奇期); 第二個階段:從楊過摘下面具,郭襄目睹楊過容貌,到郭襄16歲生日那天之前(好感期); 第三個階段:從郭襄16歲生日那天,楊過送來三份大禮,到華山之巔一別,楊過小龍女開始隱居那天(情根深種期); 第四個階段:從華山之巔一別,到郭襄32歲那年(懷念期); 第五個階段:郭襄32歲到40之間(糾結(jié)期); 第六個階段:郭襄40歲創(chuàng)立峨眉派之后(釋懷期)。 在階段一之前,郭襄對于楊過,是幾乎沒有感情的,更多的是好奇; 到了階段二,目睹了楊過容貌,開始步入我們所謂的喜歡。但直到此時,郭襄還是可以走的出來的,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喜歡一個人并沒有什么。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對一個人產(chǎn)生好感,但并不代表之后我們會產(chǎn)生感情; 直到階段三,小郭襄已經(jīng)情根深種,無法自拔了(以下詳敘); 至第四、第五階段,郭襄更多的是活在回憶里。求而不得,又不愿將就,只盼此一人,而尋遍大江南北,走過潮起潮落,看日月星辰輪轉(zhuǎn),空度24年光陰; 到第六階段,中年郭襄,由于年齡與家國變故,應(yīng)該是放下了對楊過的執(zhí)念,有的只是對于自己過往青春的回憶。但楊過這個人,確是深深影響了郭襄的一生。以下詳解。 第一階段(好奇期):郭襄是在怎樣的環(huán)境里長大的?父親是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郭靖,母親是天下第一大幫丐幫的幫主黃蓉,作為倆人的小女兒,從小物質(zhì)上稱得上大富大貴;精神上也不會缺少寵愛與榮光。 但因為郭靖鎮(zhèn)守襄陽的緣故,對于郭襄的管教方面,可能缺少精力。加上還有個東邪做外公,盡管有了大姐郭芙的例子,猜測郭襄性格方面依舊比較叛逆(郭襄外號小東邪),尤其是步入青春期以后。 豆蔻年華的郭襄,感情方面,也慢慢開始對于異性有了不一樣的感覺。但基于她父親如此優(yōu)秀,一般條件的男人很難入得郭襄的眼界,可偏偏她遇見的是楊過。 風(fēng)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此時的楊過,已經(jīng)在江湖上頗有名氣,神雕大俠,不僅武功高強,并且非常神秘,這符合了少女對于強者的崇拜與好奇心。加上楊過亦正亦邪的個性,跟小東邪郭襄一拍即合。 后面?zhèn)z人有了接觸,楊過答應(yīng)完成郭襄的三個愿望,以三枚金針為信物,但于感情方面,也僅此而已。 第二階段(好感期):因為年輕,所以無畏,你可以說是沖動,也可以認為是敢愛敢恨,敢作敢為。所以第一次離別時,不滿16歲的郭襄很隨意的用掉了楊過給她的第一枚金針,只為目睹一下神雕大俠的容貌。 當(dāng)楊過摘掉面具的那一刻,“郭襄眼前登時現(xiàn)出一張清瞿俊秀的臉孔,劍眉入鬢,鳳眼生威,只臉色蒼白,頗形憔悴。楊過見她怔怔的瞧著自己,神色間頗為異樣,微笑道:“怎么?”郭襄俏臉一紅,低聲道:“沒什么?!毙闹袇s說:“想不到你生得這般俊?!?這一刻,郭襄開始對于楊過有了不一樣的情感,即是所謂的“好感”。這份好感是真切的男女間的好感,因為這是在楊過露臉之后才產(chǎn)生的情感。試想如果楊過是個丑八怪,后續(xù)就不會有郭襄苦等24年的故事。 在看到了楊過的長相之后,終究還是要分離。此時,郭襄當(dāng)場又用掉第二枚金針,希望在她16歲生日那天,楊過可以到場。 于郭襄而言,從小錦衣玉食,又有何愿望呢?所圖,唯再見一面爾?;厝ブ螅逍纳癫混`,拿著剩下的一枚金針,時而傻笑,臉泛紅暈。
第三階段(情根深種期):直到郭襄16歲生日當(dāng)天,又逢丐幫新任幫主選拔大會。楊過鋪墊造勢了一番之后,于天下群雄面前粉墨登場,送給郭襄3份大禮。 (于楊過而言,這3份禮物并不單單是送給郭襄一人,其中夾雜著多重目的。于公,時宋金蒙亂世,殺敵以報國;于私,包括在郭靖、黃蓉、郭芙、以及天下豪杰面前證明自己,等。 但16歲的小女生,不懂,或是不想懂這些,只覺得大哥哥真好,不僅守約而至,還于天下人面前,公開為了我備此大禮。)。 武功高強已名滿江湖,能力出眾又長相俊美。還會在你生日的時候,在公開場合搞小驚喜,滿足你的虛榮心,絲毫不怕別人知道他在對你好。楊過幾乎滿足了一個少女關(guān)于靈魂伴侶的所有想象。 郭襄想過楊過會來,但沒想到他來的這么轟轟烈烈。 至此,郭襄已經(jīng)淪陷,這應(yīng)該是她這一生中最開心的時刻。但她不知道的是,從此刻起,她的余生,都將充滿苦澀。 16歲時的這場煙花,深深地綻放在了小郭襄的心里。以至于后來,當(dāng)楊過以為小龍女已死,縱身跳崖時,郭襄也義無反顧的跟著跳了下去,索性大家并未出事。 如果說之前郭襄對于楊過的愛是暗戀,那么從郭襄跳崖的那一刻起,只要楊過不是傻子,就已經(jīng)能確認郭襄的心思了。試問認識沒多久,面都沒見幾次,若不是真心喜歡,哪個姑娘愿意陪你殉情?但此時的楊過,心如死灰,也顧不得郭襄對他的這份感情了。 在谷底,郭襄用掉第三枚金針,要求楊過不要再尋死。 后來,楊過小龍女重聚,郭襄見到小龍女之后,也夸贊了她的美。此時的郭襄,既為二人高興,又暗自神傷。 《神雕俠侶》的最后,華山之巔,楊過與郭襄書中最后一次見面。離別時刻,郭襄眼中憋淚,在聽到楊過說完就此別過,然后牽著小龍女之手,拂袖攜雕,轉(zhuǎn)身而去之后,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 “其時明月在天,清風(fēng)吹葉,樹巔烏鴉啊啊而鳴”,郭襄哭了,因為在楊過轉(zhuǎn)身的那一刻,她似乎預(yù)感到了,這個人,也許這輩子也不會與她再有交集了。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自古求而不得最是惱,徒留遺憾使人熬。
第四階段(懷念期):楊過小龍女隱居的日子,郭襄大概是經(jīng)歷了一段冷靜期的,不太可能二人前腳剛走,郭襄后腳就去找楊過。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跟隨本心的想法越來越強烈,16歲的少女,敢想敢做,踏上了找尋楊過的日子。只是此時的她沒想到,這一找,會是24年。 這24年間,個人分析,前16年,郭襄的心里是有信念的,因為楊過當(dāng)年等小龍女,等了16年,最終修成正果。 當(dāng)年楊大哥可以等16年,我也可以。自欺欺人也好,自我安慰也罷,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郭襄一找就是16年。 這中間,應(yīng)該是有過后悔,也有過自我懷疑吧,但又怎么樣呢?哪怕全世界都在說這姑娘太傻,只要郭襄一回想起黑沼澤上楊過牽著她手踩著雪橇抓靈狐的畫面,想起16歲那年那場最絢麗的煙花,一切好像又有了堅持下去的原因。 第五階段(糾結(jié)期):33歲那年,這是郭襄找尋楊過的第17年。此刻信仰已經(jīng)崩塌,因為容顏易老,她已經(jīng)等不了另一個16年了。 滄海桑田,當(dāng)一個人心中有信念,16年轉(zhuǎn)瞬即逝。因為她心心念念的美好,仿佛都在昨日,一切都歷歷在目。她還記得那副面具下俊美的臉龐,記得那個雖然單臂,卻無所不能,馳騁在黑沼澤,掌心溫暖的男人; 但當(dāng)信念破碎,現(xiàn)實會讓人體會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往后的日子里,郭襄應(yīng)該活的很煎熬,直到40歲那年,不知是放下,還是放棄,她選擇了在峨眉山出家。 第六階段(釋懷期):郭襄,我覺得這是個悲情的人。以她的條件,不會缺乏追求者。其實她是可以選擇走出來的,但她不愿意,她將自己困在那片記憶里,導(dǎo)致了自己的一生不再擁有愛情。 找尋楊過的旅途中,又聽聞全家在襄陽殉國,更是心死情滅。 40歲那年,郭襄出家,創(chuàng)立峨眉派,但她真的放下了嗎?我覺得應(yīng)該是吧,此時的楊過如果在世,也已經(jīng)59歲了,年華已逝,即便40歲的郭襄再見到快60歲的楊過,還會有當(dāng)年的心動嗎? 郭襄曾將楊過贈與的玄鐵重劍打造成倚天劍、屠龍刀與一枚玄鐵扳指。從此郭襄倚天劍劍不離身,玄鐵扳指成為以后歷代峨眉掌門信物。郭襄的兩個徒弟一個叫風(fēng)陵,一個叫滅絕,郭襄也自創(chuàng)一招式名曰“黑沼靈狐”。 風(fēng)陵渡口是楊過與郭襄初遇的地方; 黑沼靈狐則是楊過與郭襄在黑沼泥潭捉靈狐的過往; 而滅絕,可能是郭襄想要斬斷這些回憶。 乍一看,郭襄還是深陷其中。但仔細想想,她應(yīng)該是走出來了,起碼放下了對楊過的執(zhí)念。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再回首,郭襄想起的,已經(jīng)不只是楊過這個人,而是那些曾經(jīng)的過往,那些自己曾逝去的年華。 六個階段介紹完了,以下再做一些補充與感慨。 楊過對郭襄,有怎樣的感情,未知。根據(jù)楊過的性格,送給郭襄的3枚金針,可能是只撩不負責(zé)的心態(tài)隨意所為;也可能是骨子里對小郭襄也頗有好感;16歲的3份大禮,了解《神雕》原著的都知道,更多的甚至可能是做給郭芙看的; 而郭襄對楊過,是絕對的喜歡,或者說是愛。當(dāng)初楊過給她3枚金針以完成她3個愿望,她全部用到楊過身上。 第一枚看了楊過的臉; 第二枚約定了二人在她生日那天再見; 第三枚要求楊過不要尋死。 可見在郭襄的眼里,她的愿望,心之所念,即是楊過。 按照時間來看,這份愛情,像極了很多人的初戀:懵懵懂懂,手甚至都沒牽過,多年以后卻還是忘不了那個人。從開始的有好感,到情根深種。 當(dāng)郭襄知道了楊過的過往以后,從整體來看,這份愛,是由多方面組成的: 有同情(小楊過從小失去雙親,寄人籬下、全真教拜師被欺負、長大后與小龍女兩情相悅卻被世俗不容,被迫分開16年、又曾被自己的姐姐郭芙砍斷手臂); 有敬佩(身殘志堅、歷經(jīng)苦難卻未報復(fù)社會,華麗變身神雕大俠,名揚江湖); 有愛慕(容貌俊美卻低調(diào)的以面具示人,這點很重要,雖說楊過是出于某些目的故意遮面。主動露臉和被動露臉,是不一樣的性質(zhì)); 并且癡心專一(對小龍女從一而終),等等。 雖說這份感情是由多方面夾雜在一起的,但偏多是在了解了他生平經(jīng)歷后的一見鐘情、見“色”起意。這里不是抹黑郭襄,因為最初的感情,不應(yīng)該就是如此純粹嗎?不正是始于顏值,然后才會想要去了解、去代入這個人的人生和經(jīng)歷嗎? 郭襄不是傻子,如果楊過空有美貌,品性惡劣又朝三暮四,郭襄也不會愛上這樣的人。如果你不懂這種感覺,你就無法理解郭襄為何跳崖跳的如此果決。當(dāng)楊過跳下去的那一刻,郭襄沒想過生死,只是想跟隨他。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唐貞元十八年,24歲的元稹娶了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幼女韋叢。元稹當(dāng)時官居校書郎,官職卑微,生活窮困。但韋氏很賢惠,出身富貴名門,卻勤儉持家,從不抱怨丈夫。 7年后(唐憲宗元和四年),元稹因彈劾勛貴,被貶到了東都御史臺,同年其發(fā)妻韋叢早逝,時年27歲。 韋叢陪伴元稹度過了艱苦的歲月,并且知書達理,處處為元稹考慮。時情時景,元稹寫出了《離思》:“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曾經(jīng)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若除了巫山,別處的云便不稱其為云)。 曾經(jīng)深愛過,余生再遇其他人,都不是你的模樣。 少年郭襄一見楊過誤終身,在豆蔻的年華,遇到了楊過這個幾乎滿足了一個少女關(guān)于靈魂伴侶的所有想象的男人。 所以當(dāng)楊過歸隱后,郭襄幾乎去過楊過所有曾經(jīng)去過的地方,古墓、風(fēng)陵渡、百花谷、全真教、少室山。也許她知道希望渺茫,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只為再見那個男人一面。 “真的見到了又能怎樣呢?他的身邊還有他心愛的姑姑,我又算是什么呢?” 也許郭襄也無數(shù)次這樣問過自己,但感情就是這樣沒有道理,她不圖什么,只是想再見他一面,哪怕不說話,只遠遠的看看也好。 縱是真的再也不見,也要去走一走他曾走過的路,感受路邊的每一片葉、每一棵樹、每一塊石、每一縷風(fēng)。 “曾幾何時,這些他曾經(jīng)到過的地方,小楊過視線所及,是否也與此刻我眼里的是一般景象?我們的腳步是否重疊?這里,又或者那里,是否還殘留著一些,哪怕半點,有關(guān)于他的痕跡?”。 快結(jié)尾了,說到郭襄,也不得不提一下張君寶。 楊過是郭襄一輩子的白月光,楊過不會去回頭看她,因為他的心已經(jīng)屬于小龍女;就像郭襄也不會回頭去看張君寶,郭襄也變成了張君寶一輩子的白月光。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愛情里不允許遲到,人生,總是充滿遺憾。 郭襄終生未嫁,最終出家,創(chuàng)立峨眉;張君寶也終身未娶,化身張三豐,創(chuàng)立武當(dāng)。于江湖之上,他們都是成功者;但在愛情面前,他們皆是遺憾者。 總結(jié):郭襄是幸運的,16歲便遇到了一個優(yōu)秀的楊過,留給了她一輩子最美好的回憶;但她也是不幸的,太早遇到如此優(yōu)秀卻不屬于她的男人,余生將永遠活在16歲的那一場煙花里。 小龍女和郭襄一生都只愛楊過,但楊過一生只愛小龍女。3個人都是唯一的愛,這份愛情里沒有背叛者,但終究是多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