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康熙都被關(guān)在密室,誰會笑到最后?

正史說的足夠多了,所以今天貧道來開一把腦洞,來說說如果將古代的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清圣祖康熙帝玄燁這些赫赫有名的皇帝,都關(guān)在一間密室,來一場帝王版大逃殺,誰會笑到最后呢?
首先以密室環(huán)境來看,考驗的重點在于個人武力,而不在于綜合實力。
個人認為剛開始最先出局的應該是康熙帝。
因為康熙帝與前面四位皇帝的衣冠有著明顯的不同,他們肯定會合力對付康熙帝,康熙帝一打四,肯定不敵。
而且縱觀康熙帝這一生,雖然當?shù)闷稹靶鄄糯舐浴彼膫€字,而且三征過噶爾丹,但是他并沒有真正的上過戰(zhàn)場廝殺,個人武力肯定一般,所以肯定最先出局。
接下來則是應該有兩個故事走向。
一是秦始皇和漢武帝兩個人先后被淘汰掉,雖然這二位皇帝可以說是千古一帝,是相當?shù)男鄄糯舐?,而且在位期間大規(guī)模開疆拓土。前者是一掃六國,統(tǒng)一中國。后者是在除卻東邊大海沒法擴張以外,西北、東北、南方都是大規(guī)模擴張了一番,是奠定了漢地范圍。

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上過戰(zhàn)場,正史也沒記載他們有什么武力出眾的地方。也就是秦始皇面對荊軻的刺殺之時,表現(xiàn)出來的身體素質(zhì)還不錯,剛開始繞著柱子跑,躲過了刺殺,不至于連逃跑都跑不了。就是心理素質(zhì)差一些,跑了一會才知道拔劍擊荊軻,以這個表現(xiàn)來看,不能說多差,也不能說多好。
再看看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可以說是在場皇帝中武力值最高的兩個。
李世民是長期在戰(zhàn)場廝殺,唐朝開國有一大半功勞可以說是他的,有著這樣的經(jīng)驗,戰(zhàn)斗力自然高。
宋太祖趙匡胤是武將出身,曾跟隨后周世宗柴榮南征北戰(zhàn),是一員猛將。而且個人武力也很高,據(jù)說太祖長拳就是趙匡胤所創(chuàng)。
所以說康熙首先出局以后,隨后就是秦始皇和漢武帝兩個個人武力值不高的皇帝先后出局。
二是宋太祖趙匡胤隨后被淘汰出局。
因為趙匡胤不只是個人武力值高,而且身材魁梧,說通俗點,就是又黑又胖,站在那里哪怕是不動,就給眾人一種無形的壓迫感,所以很有可能會被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三個人抱團取暖先給淘汰出局。

而且這里還有一個小細節(jié),秦朝的都城是咸陽,漢、唐都城是長安,這三位皇帝說起話來應該都有濃濃的陜西口音,正所謂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不說他們淚汪汪不淚汪汪,肯定會因為差不多的口音先合作一把,將最有威脅的趙胖子淘汰出局。
個人傾向于第二個故事走向,應該是康熙最先被淘汰以后,宋太祖趙匡胤緊跟著被其他幾位皇帝合伙淘汰。
最后剩下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
個人認為唐太宗李世民可以笑到最后,以武力來說,李世民的武力是三人之中最高的。
單以險中求勝來說,李世民也是很厲害的。不只是經(jīng)歷了開國時期各種驚險戰(zhàn)役,更是在開國以后,因為功高震主,引得父親李淵支持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對付他,使他最后是幾乎被逼入死境,但通過玄武門之變,一舉扭轉(zhuǎn)了那種危險局勢,并且干掉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逼迫唐高祖李淵先立他為太子,再禪位于他,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
所以以個人武力和險中求勝的成功經(jīng)驗來看,最后應該是唐太宗李世民淘汰了秦始皇和漢武帝,是笑到了最后。
當然這只是一個開放式話題,是沒有絕對的結(jié)局,只要推理邏輯合理就可以了,并非百分之百就是這般結(jié)局,大家看看就好,高興就好,不必太認真哈。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zhuǎn)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guān)注天天,關(guān)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