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影像旗艦手機橫評

作者 | 寧思瀟瀟
當我們看到一張非常厲害的照片的時候,我們通常會贊嘆,但是很少有人會去思考是什么原因讓我們贊嘆。其實總結(jié)起來大抵是這樣3個原因。
1、非常好的審美,抓住了平凡生活中不凡的時間或者空間片段。

2、有規(guī)劃有計劃,在特定時間到達了特定地點抓取了美好的畫面。

3、利用攝影技巧將還不錯的場景和瞬間更加“有攝影技巧”地表達。
對于第一點來說,這里面有天賦,有人生的沉淀,有知識的積累,也有攝影經(jīng)驗的不斷增加??傊?,這是不可能換一個拍攝設(shè)備或者學習了就能立刻提升的。
而對于第二點來說,這需要耗費時間和財力。如果你有時間,有錢,那么看到別人拍攝到的好場景,你如果知道在哪,那就去蹲就行了。現(xiàn)在很多年輕風光攝影師就是這么做的。不斷打卡前人的拍攝地。這一點也與拍攝設(shè)備和技巧關(guān)系不大。
而第三點呢,恰恰與第一點或者第二點相輔相成,互為表里?;A(chǔ)技巧就是能夠保證不把好的審美或者好場景拍毀掉。高超的攝影技巧則可以讓好的審美和好場景更加動人。這一點又正好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習來達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依賴器材彌補的。
所以攝影器材好不好,它幫不了你提升審美(其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可以了),幫不了你到達美好場景和瞬間,不過可以幫助你實現(xiàn)更好的攝影技巧。這才是評測攝影器材的根本,對于手機來說更是如此!
2023年上半年手機影像橫評,我選擇了小米13 Ultra、OPPO Find X6 Pro、華為P60 Pro、vivo X90 Pro+、榮耀Magic5 Pro、三星S23 Ultra、谷歌Pixel 7 Pro。(為了方便,本文之后都用品牌來代替產(chǎn)品型號。)
基本上這是目前市場上數(shù)得上號攝影能力比較強的手機了。
蘋果手機沒出現(xiàn)的原因是,去年評測過iPhone 13 Pro,而14在攝影方面并沒有什么明顯提升。加之去年13排名并不靠前(還特地買了很多APP)以及蘋果長期的攝影功能的匱乏,就別讓我浪費錢了。
而合影中出現(xiàn)的努比亞則有一個個體問題。我拿到的這一臺長焦鏡頭對焦有問題,在我和滕飛老師確認之后,基本認定是我這臺的個體問題。但是評測時間已過。就不加入橫評了。
為了防止抬杠,順便說一下為什么沒有索尼手機,我覺得提這個問題的人太殘暴了。
那么為什么會有谷歌手機呢?這并不是主流產(chǎn)品。原因也是和去年我加入蘋果手機一樣——網(wǎng)友起哄的結(jié)果。
評測依然分為:畫質(zhì)、取景、曝光、虛實、構(gòu)圖,這5個方面。這5個方面可以說是根據(jù)攝影的角度。這也是我一貫堅持的。不能你手機提供了什么我就評測什么,攝影需要的,你沒提供,那就是最大的問題。
本文篇幅會非常長,我給您的建議就是,如果想快速得到結(jié)論,只用看全文的紅色部分就可以了。
1?畫質(zhì)
手機擁有現(xiàn)在的畫質(zhì)可謂不易?,F(xiàn)在的卡片機基本上都是1英寸的傳感器,并且有真實的光學變焦鏡頭。而手機目前來說還不太可能采用這么大的光學鏡頭組,實現(xiàn)真實的光學變焦還是要有賴于技術(shù)的進步。
但是從去年小米12S Ultra開始,國產(chǎn)手機已經(jīng)在逐步普及1英寸傳感器。參與這次評測的小米13 Ultra、OPPO Find X6 Pro、vivo X90 Pro+都配備了1英寸傳感器作為主攝的傳感器。
會帶來什么樣的感覺呢?
1.1基礎(chǔ)畫質(zhì)
基礎(chǔ)畫質(zhì)是我們看到一張照片最直接的感受。比畫質(zhì)自然是每一個攝像頭都要參與。所以各個攝像頭在白天和黑天的畫面中心和邊緣清晰度以及其它的一些問題,所以每個攝像頭我們都要考驗。
1.1.1?白天
白天拍攝,好處就是光線充足。而光線充足對于提升畫質(zhì)可以說是決定性的。但是并非每一個攝像頭在白天都有好的表現(xiàn),不信你看。
我們先來看看超廣角的部分。
下面圖中是7款手機超廣角畫面中心部分和畫面邊緣部分100%局部截圖。
評價的時候,中心成像的權(quán)重要大于邊緣成像的權(quán)重。這也是符合手機拍攝使用習慣的。
我分別給這些手機評價,為了能將畫質(zhì)差距放大,我都是將原圖放大到200%查看的。

白天超廣角中心100%截圖

白天超廣角邊緣100%截圖
小米13 Ultra
典型的小米成像風格(從小米12S Ultra開始的),畫面沒有銳化痕跡。畫面清晰度和細節(jié)都很好。對于超廣角來說,這個白天的表現(xiàn)真不錯。
OPPO Find X6 Pro
觀感上來說感覺要比小米更加清晰一些。但是確實也有了一些銳化的痕跡。細節(jié)保留不錯。成像也可以說上乘。
華為P60 Pro
算法介入更加強烈一些,銳化的感覺也更強一些。尤其是邊緣。但是對比邊緣的成像,明顯比OPPO差一些。
vivo X90 Pro+
畫面中心成像不錯,有銳化,比OPPO稍微明顯了一點。畫面邊緣有些色差,并且細節(jié)有損失。我覺得是鏡頭的問題。
榮耀Magic5 Pro
畫面有涂抹感。畫面邊緣成像下降嚴重,并伴有明顯的色差。
三星S23 Ultra
畫面中心感覺有涂抹感。但是到了邊緣卻又有明顯的顆粒感。細節(jié)損失明顯。
谷歌Pixel 7 Pro
畫面中心和邊緣都有明顯銳化和涂抹,細節(jié)損失也比較明顯。
S級:小米13 Ultra、Find X6 Pro
A級:P60 Pro、X90 Pro+、S23 Ultra
B級:Magic5 Pro、Pixel 7 Pro

白天主攝中心100%截圖

白天主攝邊緣100%截圖
小米13 Ultra
沒有銳化的痕跡,畫面細節(jié)保留充分,看著也很清晰。我很喜歡這個味。好成像。
OPPO Find X6 Pro
有些銳化的痕跡,但是基本上都用在了看起來更清楚這件事兒上。好成像。
華為P60 Pro
銳化感覺比OPPO更明顯。但是基本上也都用在了更清晰這件事兒上。畫質(zhì)算是繃住了。
vivo X90 Pro+
主攝銳化比OPPO更強一點。細節(jié)保留亮部有損失,但是暗部細節(jié)更多。畫質(zhì)還是處于好的區(qū)間。
榮耀Magic5 Pro
銳化感覺和OPPO差不多,屬于我認為很合適的位置。細節(jié)也很多。好成像。
三星S23 Ultra
銳化比較明顯了。開始讓我覺得畫面稍稍有一點點亂了。收一收??!
谷歌Pixel 7 Pro
銳化很明顯。畫面中的質(zhì)感喪失比較嚴重。
S級:小米13 Ultra、Find X6 Pro、P60 Pro、X90 Pro+、Magic5 Pro、S23 Ultra
A級:Pixel 7 Pro

白天2倍中心100%截圖

白天2倍邊緣100%截圖
小米13 Ultra
2倍優(yōu)化很不錯。細節(jié)有不錯的保留,畫面很清晰。2倍很重要,但是1英寸大底裁切出來的,確實有底氣。
OPPO Find X6 Pro
畫面有涂抹感了,但是還不錯。同樣的1英寸大底裁切,OPPO沒有小米有經(jīng)驗。同時裁切出來的倍率OPPO整體表現(xiàn)都很一般。不僅僅在2倍。這是個問題。
華為P60 Pro
畫面銳化很嚴重,已經(jīng)明顯覺得亂了。
vivo X90 Pro+
畢竟獨立2倍,確實是最清晰的,也是成像最好的。但是沒和小米拉開明顯差距,之后就要吃虧了。
榮耀Magic5 Pro
榮耀絕對是對于影像很努力。2倍的效果比較出乎我預料。邊緣稍有一點涂抹感,但是整體和小米差不多一個檔次。
三星S23 Ultra
感覺三星不會做了。基本上是華為亂的感覺×4。
谷歌Pixel 7 Pro
比三星好一點。但是有雜色這個一直被我認為很嚴重的問題。
S級:小米13 Ultra、X90 Pro+、Magic5 Pro
A級:Find X6 Pro
B級:P60 Pro
C級:S23 Ultra、Pixel 7 Pro

白天長焦中心100%截圖

白天長焦邊緣100%截圖
小米13 Ultra
和之前的測試有很強的一慣性,優(yōu)異的畫質(zhì)表現(xiàn)。沒什么大問題可挑剔的。細節(jié)上有些許損失。
OPPO Find X6 Pro
長焦表現(xiàn)很優(yōu)異。和小米基本在一個水準上。
華為P60 Pro
不得不說從P50 Pro開始,華為對于長焦算法的優(yōu)化就是頂尖的。盡管有一點銳化的痕跡,但是明天很清晰。
vivo X90 Pro+
銳化得有點明顯。但是整體效果還是很棒的。和去年的評測結(jié)論一致,我覺得到非1英寸是需要適當?shù)匿J化的。
榮耀Magic5 Pro
我覺得單純從白天的長焦方面的表現(xiàn),榮耀是最好的。
三星S23 Ultra
曾經(jīng)提到長焦,總覺得三星表現(xiàn)極佳。但是感覺這是過去時了。細節(jié)損失比較嚴重。明顯的涂抹感。
谷歌Pixel 7 Pro
涂抹感很嚴重了,尤其是邊緣。到了長焦感覺谷歌一下子潦草了起來。
S級:Magic5 Pro
A級:小米13 Ultra、P60 Pro、Find X6 Pro、X90 Pro+
B級:S23 Ultra、Pixel 7 Pro
白天5倍中心100%截圖

白天5倍邊緣100%截圖
小米13 Ultra
擁有獨立5倍攝像頭,可以讓小米在這一輪輕松獲勝。不管是清晰度、細節(jié)保留還是畫面的自然度,都是獨一份的。
OPPO Find X6 Pro
因為OPPO提供了6倍,所以我選擇了6倍,黑天也是如此。廠商提供的倍率按鈕,畫質(zhì)總會更好一些——特別優(yōu)化。但是成像嘛,我只能說一般。清晰度不夠,畫面也有明顯涂抹感。
華為P60 Pro
涂抹感明顯。
vivo X90 Pro+
去年vivo努力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長焦。我覺得還是有成效的。畫面清晰度不錯,也保留了相當多的細節(jié)。
榮耀Magic5 Pro
從長焦的獨一檔,變到了5倍,也有著較高的水準?;旧衔矣X得和vivo在一個水平上。
三星S23 Ultra
依然是涂抹感很強。
谷歌Pixel 7 Pro
谷歌的計算攝影確實有一手。在大家畫質(zhì)大幅度下降的時候,谷歌繃住了畫質(zhì)。
S級:小米13 Ultra
A級:Magic5?Pro、X90 Pro+、Pixel 7 Pro
B級:Find X6 Pro、P60 Pro、S23 Ultra

白天10倍中心100%截圖

白天10倍邊緣100%截圖
小米13 Ultra
因為涂抹感,所以細節(jié)有了一些損失。但是清晰度還是可以的。畢竟是5倍的底子。
OPPO Find X6 Pro
強行銳化努力拉出細節(jié)和清晰度的感覺。
華為P60 Pro
強大的算法能力。與OPPO做同樣的事兒,但是做得更好。
vivo X90 Pro+
vivo對于長焦的努力沒白費。雖然到了10倍,銳化得非常明顯了。但是也確實拉出了不少細節(jié)。但是涂抹感還是嚴重。
榮耀Magic5 Pro
到了10倍,榮耀只能靠強烈的銳化來提升清晰度了。不過看著難受。
三星S23 Ultra
到了10倍又是一個獨立的攝像頭。但是沒有和其它手機拉開明顯的差距。尤其是我覺得華為的并不比這個差。
谷歌Pixel 7 Pro
細節(jié)丟失嚴重,畫面也有很明顯的顆粒感,清晰度也明顯下降了。
S級:小米13 Ultra、P60 Pro、S23 Ultra
A級:Find X6 Pro、X90 Pro+、Magic5?Pro
B級:Pixel 7 Pro
1.1.2暗光的畫質(zhì)
黑天超廣角中心100%截圖

黑天超廣角邊緣100%截圖
小米13 Ultra
畫面沒有銳化痕跡。畫面清晰度和細節(jié)都很好。感受白天一致。只是晚上光線弱了太多,成像質(zhì)量下降是有的。
OPPO Find X6 Pro
銳化很明顯了。但是看起來觀感上并沒有大問題。
華為P60 Pro
畫面的涂抹感很強。
vivo X90 Pro+
銳化過于明顯了。應(yīng)該收一收。
榮耀Magic5 Pro
銳化加涂抹??梢哉f超廣角是榮耀的一個短板了。
三星S23 Ultra
畫面清晰度不夠,有涂抹感。
谷歌Pixel 7 Pro
到了黑天,感覺谷歌直擊拉胯了。
S級:小米13 Ultra、Find X6 Pro
A級:P60 Pro、X90 Pro+
B級:Magic5 Pro、S23 Ultra
C級:Pixel 7 Pro
黑天主攝中心100%截圖

黑天主攝邊緣100%截圖
小米13 Ultra
1英寸大底的優(yōu)勢盡顯。不銳化,不涂抹,1英寸在黑天還是扛得住打的。
OPPO Find X6 Pro
有些銳化的痕跡,所以看起來比小米稍稍清楚,也比小米稍稍少了點質(zhì)感。但是畫質(zhì)依然抗打。
華為P60 Pro
銳化感覺比OPPO更明顯。但是天黑了,涂抹感也上來了。
vivo X90 Pro+
主攝銳化比OPPO更強一點??粗逦俏矣X得銳化可以收收。
榮耀Magic5 Pro
和華為基本在一個水平線。涂抹感以及銳化的感覺明顯。
三星S23 Ultra
涂抹感以及銳化的感覺明顯。
谷歌Pixel 7 Pro
細節(jié)損失極為嚴重,畫面都涂抹平了。
S級:小米13 Ultra、Find X6 Pro、X90 Pro+
A級:P60 Pro、Magic5 Pro
B級:S23 Ultra
C級:Pixel 7 Pro
黑天2倍中心100%截圖
黑天2倍邊緣100%截圖
小米13 Ultra
2倍裁切加上弱光,小米又遇到難題了。畫面的清晰度驟降。而小米似乎還是沒有銳化的意思。
OPPO Find X6 Pro
除了有點過度壓高光,和小米基本一致。
華為P60 Pro
清晰度很差,畫面變得像“畫”的似的。
vivo X90 Pro+
畢竟獨立2倍,確實是最清晰的,確實和白天表現(xiàn)一樣。
榮耀Magic5 Pro
到了晚上涂抹感明顯了。但是榮耀的2倍算法確實不錯。
三星S23 Ultra
畫面很亂,高感的痕跡,銳化的痕跡,涂抹的痕跡,都很嚴重。
谷歌Pixel 7 Pro
已經(jīng)變成畫了。
S級:X90 Pro+
A級:小米13 Ultra、Find X6 Pro
B級:P60 Pro、Magic5 Pro
C級:S23 Ultra、Pixel 7 Pro
黑天長焦中心100%截圖
黑天長焦邊緣100%截圖
小米13 Ultra
和之前的測試有很強的一慣性,不銳化我就敬你是條漢子。只能說畫質(zhì)相對還很好。但從絕對的角度來看,大家畫質(zhì)都明顯降了至少一個檔次。
OPPO Find X6 Pro
暗光長焦吹了這么久,我覺得一對比,可以說確實沒瞎吹。相對表現(xiàn)很不錯。
華為P60 Pro
清晰度不錯。畫面相對來說也比較干凈。
vivo X90 Pro+
銳化得有點明顯。到了黑天就顯得有點“聲嘶力竭”了。
榮耀Magic5 Pro
畫面看起來確實夠清晰的,但是大家就是銳化就銳出圈了。
三星S23 Ultra
似乎做了和榮耀同樣的事兒,但是遠沒人家玩得好。所以畫面看起來特別亂。
谷歌Pixel 7 Pro
已經(jīng)沒法看了。
S級:小米13 Ultra、Find X6 Pro、P60 Pro、Magic5 Pro
A級:X90 Pro+
B級:S23 Ultra
C級:Pixel 7 Pro
黑天5倍中心100%截圖
黑天5倍邊緣100%截圖
小米13 Ultra
擁有獨立5倍攝像頭,小米相對來說有了最好的畫質(zhì)。清晰度有保障。
OPPO Find X6 Pro
能夠感覺出OPPO還在強行繃住畫質(zhì),但是無奈弱光時所有手機的畫質(zhì)都是明顯下降,何況6倍時還需要數(shù)碼變焦。
華為P60 Pro
涂抹感明顯。但是能感覺到華為在努力用算法提升畫質(zhì)。
vivo X90 Pro+
畫面開始變得稀碎了。
榮耀Magic5 Pro
表現(xiàn)和長焦很像,銳化出圈了,但是保不住清晰度了。
三星S23 Ultra
畫面的顆粒感和雜色已經(jīng)控制不住了,放棄了。
谷歌Pixel 7 Pro
徹底花了。
S級:小米13 Ultra
A級:Find X6 Pro
B級:X90 Pro+、P60 Pro、Magic5?Pro
C級:S23 Ultra
D級:Pixel 7 Pro
黑天10倍中心100%截圖
黑天10倍邊緣100%截圖
小米13 Ultra
小米這一代長焦進步很大。黑天10倍極限拉扯,依然還有不少細節(jié)。
OPPO Find X6 Pro
盡管我覺得OPPO暗光長焦確實不錯,但是到了10倍,已經(jīng)是超過了極限了。
華為P60 Pro
和OPPO表現(xiàn)差不多,但是華為的邊緣總會出現(xiàn)問題。
vivo X90 Pro+
畫面開始崩塌了。
榮耀Magic5 Pro
暗光的細節(jié)幾乎都沒了。但是努力用銳化來保證清晰度。
三星S23 Ultra
到了10倍又是一個獨立的攝像頭。三星表現(xiàn)好很多。但是邊緣控制不好。
谷歌Pixel 7 Pro
崩塌了。
S級:小米13 Ultra、
A級:Find X6 Pro、Magic5?Pro、P60 Pro、S23 Ultra
B級:X90 Pro+、Pixel 7 Pro
好了該做一個總結(jié)了。
小米
OPPO
華為
vivo
榮耀
三星
谷歌
S
S
A
A
B
A
B
S
S
S
S
S
S
A
S
A
B
S
S
C
C
A
A
A
A
S
B
B
S
B
B
A
A
B
A
S
A
S
A
A
S
B
S
S
A
A
B
B
C
S
S
S
A
A
B
C
A
A
B
S
B
C
C
S
S
S
A
S
B
C
S
A
B
B
B
C
D
S
A
A
B
A
A
B
*S級并不是意味著畫質(zhì)真的好,只是在當下,在本次橫評中分層次在第一等而已。
畫質(zhì)總結(jié):
小米的表現(xiàn)非常突出,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小米給出來目前來看4攝最好的方案:超廣角+大底主攝+3倍左右的直立長焦+5倍的潛望長焦。
1英寸大底主攝意味著只要好好優(yōu)化,裁切之后依然會有不錯的2倍的表現(xiàn)。3倍左右長焦,不管是直立的還是潛望的都能夠保證這個也很常用的焦距范圍有很好的畫質(zhì)表現(xiàn)。這樣第4個攝像頭可以瞄準10倍或者5倍潛望,保證在5-10倍時依然有好的畫質(zhì)表現(xiàn)。
同時小米依然保持了不銳化的自然表現(xiàn)。雖然畫面放到最大看起來沒有那么銳利,但是自然,而且總是保留著質(zhì)感。有人會問什么是質(zhì)感。簡單說就是金屬是金屬,木頭是木頭。
OPPO的整體表現(xiàn)非常不錯。銳化得當。但是到了長焦的時候,總會覺得還有不小的優(yōu)化空間。同時我要提示一下,OPPO的非光學焦距需要再努力。比如測試中,盡管有1英寸大底,但是2倍表現(xiàn)一直沒有達到應(yīng)有的預期。同時,我沒測試的比如1.9倍、2.8倍、5.8倍,這種根本不是整數(shù)的倍率,截止我評測畫質(zhì)部分時,畫面有明顯的畫質(zhì)下降。變焦優(yōu)化的工作還要繼續(xù)完成。
華為一直以來都有很優(yōu)異的畫質(zhì),算法非常先進。今年看來也不錯。但是強大的算法最終還是敵不過強大的硬件。所謂底大一級壓死人,我很希望華為能夠用上更好的硬件。
vivo是去年發(fā)布的產(chǎn)品了,盡管有升級,但是到了現(xiàn)在被拉來橫向?qū)Ρ却_實有點被欺負的感覺。但是vivo的基礎(chǔ)畫質(zhì)還是很在線的。只是我個人覺得在銳化的度的把握上,可以參考參考OPPO。此外注意一些暗光的表現(xiàn),尤其是長焦端的。
榮耀我覺得很擅長長焦的調(diào)校。但是超廣角稍顯拉胯,要補齊。而且對于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品牌來說,主攝沒有上1英寸也讓我一直覺得很意外。整體表現(xiàn)和華為在伯仲之間。
三星一直以來都有不錯的畫質(zhì)表現(xiàn),但是在國內(nèi)廠商大踏步前進之后,就顯得一般了。單純拿到三星我覺得畫質(zhì)可以滿足普通消費者的需要。但是別去和三款一英寸的比,只能說國內(nèi)進步太快了。
谷歌手機和去年的蘋果一樣,我知道會在橫評中沒什么太好的表現(xiàn)。但是因為網(wǎng)友的忽悠,還是將其放了進來。確實在硬件上和參與橫評的其它手機差異比較大。所以排名墊底毫不意外。此外,黑天的時候谷歌手機表現(xiàn)確實比較差了。至少2023年的我不能接受。
小米13 Ultra稍好于OPPO Find X6 Pro和vivo X90 Pro+,三者可以放在第一檔。
盡管我們可以看到小米得了一大串S,但是實際上畫質(zhì)差異沒有表格表現(xiàn)得那么夸張。主要的功勞我覺得還是小米的4攝分布更為合理。OPPO能讓我放進第一檔是因為沒有測諸如1.9倍、2.8倍這樣的非整數(shù)變焦擋位。這方面的優(yōu)化還要繼續(xù)做。OPPO一定要在變焦算法方面繼續(xù)努力。
去年我說過vivo可以考慮去掉2倍鏡頭了,今年我覺得vivo可以考慮0.6+1+3+10這樣的4攝分布。
這一檔的所有手機,是我樂于平時帶著出去拍照的。
華為P60 Pro和榮耀Magic5 Pro畫質(zhì)表現(xiàn)都不錯。華為要注意2倍的表現(xiàn),這是非常常用的焦距。長焦也可以繼續(xù)加強些。當然更希望華為在硬件加強。而榮耀的長焦表現(xiàn)確實不錯,但是超廣角比較拖后腿。也期待硬件的加強。
這一檔的兩款手機,單純從畫質(zhì)來說,是我平時帶出去可以接受的。
三星S23 Ultra的畫質(zhì)表現(xiàn)有點出乎我意料,感覺沒什么進步。暗光對于三星手機來說需要努力咯??赡苓€是國產(chǎn)手機在硬件方面進步太大了吧。相比之下,在2023年我要是出門帶手機,三星S23 Ultra是我勉強能接受的。
谷歌手機,嗯,這款手機挺好玩的。但是為了攝影的話真沒必要花力氣去買。
2 取景
我非??粗厝【暗哪芰?。取景是攝影四大技巧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之前我們提到的好的審美以及到達好的畫面,都包含在其中。但是對于器材來說,取景范圍的控制才是最重要的。
2.1取景范圍
不同的取景范圍適用于不同題材的拍攝。簡單說就是如果你的焦距不夠,那么有的題材,有的場景,你就拍不了!
這也是為什么,相機可以換鏡頭。就是用不同的焦距,來針對不同的場景。
小米
OPPO

華為


vivo



榮耀


三星




谷歌


超廣角要足夠廣,長焦要保證10倍之內(nèi)都有好的效果。簡單說,相機時代的大三元鏡頭覆蓋的焦距范圍,都應(yīng)該好。
這就看出小米焦距配備的優(yōu)勢了。而且超廣角方面,小米也足夠廣。
三星配置也差不多,但是問題是主攝還是不夠強。所以2倍這個重要的焦距,表現(xiàn)不好。
幸好,這次大家都有潛望式長焦,所以沒人會被我點名批評。
2.2微距功能
微距這個功能并非很常用。但是我一直覺得有比沒有好。因為有時候小世界確實很美。
其實去年和今年也都有比較重要的產(chǎn)品上了長焦微距。但是到了旗艦機型,只有華為P60 Pro有這一點。尤其是小米13 Ultra并沒有帶上原本小米13 Pro的微距長焦,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小米13 Ultra

OPPO Find X6 Pro
華為 P60 Pro
華為 P60 Pro
vivo X90 Pro+
榮耀 Magic5 Pro
三星 S23 Ultra
谷歌 Pixel 7 Pro
那么當這么一串微距照片放在一起的時候,很明顯,華為既可以拍攝出普通的廣角(超廣角)微距的樣子,也可以拍攝到長焦微距。顯然更好。
我覺得至少是小米下一代Ultra機型應(yīng)該會帶上長焦微距了。哦!所有的廠商都要考慮有個長焦微距。
2.3取景時機
目前我還沒有想好一個客觀一些的方法來測試取景時機的問題。大概是因為現(xiàn)在的手機攝影還配不上取景時機四個字。
拍攝人文,其實往往能夠利用景深控制來實現(xiàn)虛實結(jié)合更好。
相機拍攝
這會非常有效地將主要人物從背景中分離出來。實現(xiàn)這個效果,就需要人像模式或者大光圈模式。然后抓拍甚至連拍。
但是現(xiàn)在手機的算力還不支持。去年橫評的時候我就說不支持,今年依然如此。
但是,小米手機倒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人文街拍模式。不過思路就是縮小光圈,利用小光圈來實現(xiàn)更大的景深,同時配合提前估焦,實現(xiàn)不對焦,直接拍。大大提高了拍攝效率。
這一點對于取景時機來說,確確實實很有好處。同時這也是可變光圈對手機來說一個切實好用的用處。
3 曝光
說完了取景,說說曝光。
3.1手動曝光
手機談曝光往往先想到的就是其手動曝光功能。手機AI再智能,也不可能把所有場景都分析了。有一些場景還是需要學習一下參數(shù),手動曝光一下的。
這次橫評的7款手機,除了谷歌以外,基本上都有完備的手動曝光功能。這一點對于拍攝暗光環(huán)境來說非常重要。
但是與蘋果不同的是,谷歌的算法更為成熟或者說更為周全。所以即使是星空的題材,依然可以很好拍攝出來。只是30秒曝光能搞定的,谷歌手機需要幾分鐘。
小米13 Ultra
OPPO Find X6 Pro
華為 P60 Pro
vivo X90 Pro+
榮耀 Magic5 Pro

三星 S23 Ultra

谷歌 Pixel 7 Pro
不管怎么說,只要有個三腳架,起碼可以用手機拍攝星空了。如果你覺得星空實在是太普通了。那么熒光海呢?

小米13 Ultra

OPPO Find X6 Pro

華為 P60 Pro

vivo X90 Pro+

榮耀 Magic5 Pro

三星 S23 Ultra

谷歌 Pixel 7 Pro
每年在不同的時節(jié),沿海的地區(qū)可能會出現(xiàn)一種紅色的浮游生物。一旦受到刺激,這些浮游生物就會發(fā)出藍色的熒光。當然這種熒光非常暗淡,但是也是極美的。
如果你湊巧看到這樣的熒光是不是想拍攝下來?
我五一的時候特地跑到了大連海邊拍攝,幸運地遇到了熒光海。在拍攝過程中我就用一個手機三腳架,配合這7臺手機任何一臺,都能夠成功拍攝到。
湊巧也在海邊遇到了不少人。但凡是安卓或者鴻蒙手機,基本上我都用三腳架,幫助他們調(diào)節(jié)了手動曝光拍攝到了。但是對于蘋果手機用戶來說,就徹底沒戲。
熒光海真的不是那么容易遇到。遇到了,你拍不到可能就是一輩子的遺憾。
如果說對于更普通的用戶,沒準備去拍攝星空,沒準備去拍攝熒光海,只是偶然遇到了,看到了美麗的星空,看到了熒光海。沒有準備三腳架怎么辦呢?
一般我會建議大家找個什么地方固定手機。但如果手機本身提供了好用的功能,我則覺得善莫大焉。


這件事我必須要給vivo鼓鼓掌。vivo X90 Pro+的手持星空模式,不僅僅拍攝星空可以完全手持,效果不錯。同樣也能拍攝熒光海。
簡單說就是極暗光的環(huán)境,差不多都可以試試手持星空模式。就在拍攝模式最后一項更多,再選擇星空就可以。
手機攝影是要攝影變得更為簡單,如此功能真的非常好。這也是我常說的,對于攝影來說,相機才看性能,手機更重功能。
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個沒什么攝影基礎(chǔ)的,也不會隨身帶著手機三腳架,五一走在海邊,突然看到了熒光海。幾次實驗都拍不出來。然后突然說用星空模式試試,手持手機就拍下來了。真的是最奇妙的旅行回憶。
我覺得這就是手機攝影的意義——讓記錄美好的回憶變得更加簡單。
3.2 色彩與影調(diào)表現(xiàn)
“說說色彩表現(xiàn)吧。雖然我覺得這個沒什么大用?!边@句話是我去年說的,因為彼時彼刻的橫評,手機的色彩可以說都不怎么樣。
但是從小米12S Ultra開始,可以說一個好的色彩與影調(diào)表現(xiàn)真的出來了。不,不是真實的,是好看的。并且我認為這樣的好的色彩表現(xiàn),切實提升了拍攝者的審美。
那么在今年,不僅僅是小米,OPPO、華為和剛剛升級過的vivo都在強調(diào)獨特的有攝影感的色彩表現(xiàn)。這起碼方向就對了。
但是結(jié)果如何呢?

小米13 Ultra

OPPO Find X6 Pro

華為 P60 Pro

vivo X90 Pro+

榮耀 Magic5 Pro

三星 S23 Ultra

谷歌 Pixel 7 Pro
這個場景本來是我認為最佳的看影調(diào)和色彩的場景??上П藭r彼刻vivo手機并沒有升級,還沒有個性化的色彩表現(xiàn)。
在這個場景我更喜歡小米和OPPO的色彩表現(xiàn)。就是那種深沉的攝影的味道。
審美是主觀的。但是從去年小米12S Ultra發(fā)布之后的口碑來看,小米的徠卡色彩無疑是非常成功的。這是攝影人喜歡的極致的色彩和影調(diào)表現(xiàn)。雖然小米13 Ultra色彩有少許變化,但是大抵還是那個味道。很像徠卡M11。這種冷艷的色彩我自己非常喜歡。
而這個色彩表現(xiàn)不僅僅是個簡單的濾鏡能搞定的,畢竟色彩濾鏡這件事比很多人拿起手機的歷史都長了。
至于OPPO在發(fā)布之初就說了自己要有哈蘇色彩,同時OPPO對于色彩的追求也不是這一代才開始的。所以O(shè)PPO在這方面表現(xiàn)更好也毫不意外。

小米13 Ultra

OPPO Find X6 Pro
華為 P60 Pro
vivo X90 Pro+
榮耀 Magic5 Pro
三星 S23 Ultra
谷歌 Pixel 7 Pro
換到一個稍亮的場景之后,我依然覺得小米和OPPO是最好看的。同時這種色彩也將巖石的質(zhì)感表現(xiàn)得非常到位。
小米13 Ultra
OPPO Find X6 Pro
華為 P60 Pro
vivo X90 Pro+
榮耀 Magic5 Pro
三星 S23 Ultra
谷歌 Pixel 7 Pro
以vivo帶水印為分界線。我升級了系統(tǒng),vivo也有了自己的個性化色彩。我們再說說。
我覺得vivo的色彩非常濃烈,這樣在vivo自己身上就有了三種色彩,非常寡淡的蔡司自然色彩——特別真實適合拍攝產(chǎn)品或者字畫一類的。還有就是鮮明——花叢草綠,色彩飽和,微微偏暖,就是原來vivo的風格,適合一般拍攝。但是如果你喜歡有攝影感的色彩,那么新的風格你會很喜歡。就是畫面圖中這樣色彩濃郁,影調(diào)偏低,帶有暗角,該黑就黑的風格。
我覺得不錯。
今年開始,整個手機影像行業(yè)將會把手機色彩風格作為未來比拼方向之一。
這一點很主觀,我無法左右大家的喜好。但是我覺得小米、OPPO、vivo現(xiàn)在做得都是對的,也都不錯。只是別忘了,這件事是小米開始的。
3.3強反差場景
現(xiàn)在手機最強的就是算法。對于強反差,相機使用者要么做取舍,要么做后期。而手機則可以自動幫我們減低反差。
小米13 Ultra
OPPO Find X6 Pro

華為 P60 Pro

vivo X90 Pro+

榮耀 Magic5 Pro

三星 S23 Ultra

谷歌 Pixel 7 Pro
有了三種獨特色彩的手機(小米、OPPO、vivo),在這一輪我覺得就是完勝。這個場景給人的感覺就是明暗分明的。地面應(yīng)該就是很暗的,這符合人在此處的感受。
不管是華為、榮耀、三星還是谷歌,都努力提亮了地面。畫面顯得特別平淡。和當時給我的印象不符合。

小米13 Ultra

OPPO Find X6 Pro

華為 P60 Pro

vivo X90 Pro+

榮耀 Magic5 Pro

三星 S23 Ultra

谷歌 Pixel 7 Pro
如果說有人就喜歡亮堂的,覺得地面提亮是好事兒,我也無法說服你。但是另一個場景我們拍攝大光比場景時,對于高光的壓制,我只能說這件事兒絕對有審美的高低了。
太陽是地球上絕大多數(shù)人一輩子能看到的最亮的光源了。如果拍攝太陽都不高光溢出,那么這世界上就沒有高光溢出這件事兒了。但是我一直認為該亮就亮,高光溢出如果應(yīng)該,那么就讓它溢出好了。
對于此,我一直覺得華為的做法在多年前合適,但是2023年了,別再那么壓高光了。我知道你有這個能力,但是不意味著你有多大力就要用多大力。力量的運用自如,我覺得才更厲害啊。
所以華為和榮耀這樣壓到都描邊了,是真的很難看。知道為什么油畫比壁畫顯得更加真實迷人嗎?因為松節(jié)油沒那么容易干,可以在邊緣涂抹,這就是暈染法。壁畫因為蛋彩特別容易干,所以邊緣清晰,缺乏層次感。讓邊緣漸隱,強反差的地方,高光部分可以溢出,可以暈開。好嗎?
在色彩和影調(diào)方面,同樣地,雖然小米、OPPO、vivo三者風格有不同,但是我本人都很喜歡,不管是哪款手機給我,都樂于接受。
其它的幾款手機,我在2023年,已經(jīng)不太愿意拿它們?nèi)ヅ臄z大光比強反差的場景了。
4 虛實
4.1 模擬景深虛實
4.1.1明亮場景下的人像
到了拍攝人像的部分了。
小米

蓬松頭發(fā)摳圖效果并不好,有很多明顯失誤。主要在零散發(fā)絲會被模糊掉。
頭頂頭發(fā)分界處是一個重災區(qū),小米也沒做到。

這張主要考驗背景虛化的真實性。面對死亡柵欄,可以說表現(xiàn)并不好。大家能一眼看出來吧?
OPPO

同樣頭發(fā)摳圖不好。零散頭發(fā)計算失誤是常事。

面對死亡柵欄一樣是算法翻車。
此外,膚色方面我覺得稍稍有點偏紅。
華為

華為的摳圖一直非常精準。不是絕對精準,也有翻車的時候。但是相比其它品牌,真的是明顯好一大截。發(fā)絲真的厲害。

面對死亡柵欄一樣有一些小翻車。相對其它明顯翻車的品牌也是好了一大截。而且明顯虛化強度更強——這會放大精度方面的失誤。
華為是摳圖方面表現(xiàn)最好的,沒有之一。
但是對于人像的膚色來說,我一直覺得華為給的缺少血色。這是下一步要努力的。
vivo

散亂頭發(fā)會被吃掉。從X60 Pro+到X70 Pro+那一代升級,對于摳圖精度提高了很多很多。
但是2023年了,還需要繼續(xù)努力啊。你看人家華為。

不出意外,死亡柵欄同樣翻車。
榮耀
同樣的吃發(fā)絲的情況很多。摳圖還需要加強。
面對死亡柵欄一樣翻車。
三星
發(fā)絲摳得不錯,有點華為的感覺了。但是背景中的文字虛化會小翻車是我沒想到的。
死亡柵欄算是中等翻車吧。
谷歌
摳頭發(fā)一樣是翻車。
死亡柵欄表現(xiàn)倒是不錯。小翻車,但是大家可以看出來,這水平已經(jīng)不錯了。
4.1.2暗光的人像
小米
頭發(fā)模糊了一大片,而且膚色我不喜歡。
頭發(fā)模糊了一大片,而且膚色我不喜歡。背景的光斑并不好看。
OPPO
復雜環(huán)境中,頭發(fā)更難摳。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問題更為嚴重。但是氛圍感還是可以的。還有LOGO表現(xiàn)得有點過度飽和了。
光斑明顯,這一點很好,但是形狀并不好看。
華為
復雜背景中零散發(fā)絲會有問題。相對來說還是好很多的。而且背景虛化的氛圍感很好。
光斑明顯,而且形狀不錯。其實問題依然是我覺得膚色并不是很好。缺乏血色。
vivo

頭發(fā)依然有摳圖的問題。
光斑我覺得可以更大一些。但是不得不說,vivo的美顏真的是很好看。自然而且漂亮。
榮耀

零散發(fā)絲被吃掉我可以接受。但是像一綹頭發(fā)出現(xiàn)斷裂,就很難看了。

虛化也沒什么氛圍感。
三星

這個頭發(fā)摳圖問題比較嚴重了,大家都能看出來吧。

虛化的光斑和氛圍感都不行。
谷歌

摳頭發(fā)的問題明顯。

這個模擬虛化實在是太沒有氛圍感了。虛化非常難看。
人像方面總結(jié):
說到人像,這幾年必談vivo,vivo可以說是一騎絕塵。但是這個情況到了去年下半年就有了變化。
一方面就是vivo的人像這兩年進步不大,基本都是吃老本。上一次讓我覺得進步很大的是人像高清,以及會自動調(diào)節(jié)影調(diào)。再上一次則是摳圖精度的第一次增加。
但是我認為目前vivo手機人像模式的問題則是在摳圖精度依然不遠遠不夠,以及現(xiàn)在虛化的效果已經(jīng)很久沒進步了——基本還是X30系列的感覺。
優(yōu)勢則在于自動調(diào)節(jié)影調(diào)可以自然降低背景亮度,提亮膚色,以及傳統(tǒng)藝能——美顏好看。哦,還有眼神的加強,這點會讓人顯得有神。

總之,vivo X90 Pro+依然在人像拍攝的頂層,我拍攝人像也依然優(yōu)先選擇vivo,但是一騎絕塵,已經(jīng)沒有那樣的差距了。
再說OPPO,別忘了OPPO人像的審美一直在線的。今年又在氛圍感上很用功。在人像拍攝過程中,聽藍老師和我說如果讓他選擇一款手機拍攝人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OPPO,他會選擇OPPO。
本身美顏不差,氛圍感營造挺好,畫面的對比度比較高。這都是OPPO的人像優(yōu)勢。同樣需要在摳圖方面下功夫。還有就是明亮場景,我總覺得OPPO膚色會偏紅。不是大問題,但是很奇怪。

我認為OPPO現(xiàn)在的人像也屬于頂級。
說說華為吧。這個被我罵了很多年人像不好看的品牌,其實去年有了一個很大的改變。摳圖精確,這是華為一直以來的特點。原來就比別的品牌精確一些,現(xiàn)在這是明顯精確一大截。摳圖準確未必能帶來多少好感,但是不準確的摳圖,很可能就毀了一張照片。這不是天花板,是地板,地板太低了,就泡水了。這方面華為做得很好。
同時去年開始,華為對于氛圍感的營造很有提升。虛化的效果明顯,而且光斑非常好看。
但是華為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膚色的問題。華為的膚色一直不太好看。如果光線漂亮,可以遮掩這問題??墒悄悴荒苤竿胀ㄓ脩魰夜饩€。
我認為現(xiàn)在華為人像也屬于頂級,很多人想不到吧?
小米呢,之前我覺得小米人像是一個大短板。色彩不好,摳圖災難,膚色也不行。
到了小米13 Ultra這一代,我覺得對于小米來說進步巨大。因為起碼摳圖準了很多。

那么色彩方面咱們也進步進步好不好?
我覺得人像方面,小米表現(xiàn)依然不夠出色。但是起碼不是短板了。用小米13 Ultra拍攝人像,是能拍了。
榮耀乏善可陳。就是人物還挺清楚的吧。膚色啊,摳圖啊,虛化啊,都有很大進步空間。

有了這個手機我不會刻意用它拍人像,而多種選擇的時候,我肯定不會選擇榮耀拍攝人像。
三星的膚色不錯。同時摳圖方面表現(xiàn)也還行。作為一款國外品牌的產(chǎn)品,我猜想,可能在海外市場,三星拍攝人像還是一個很大的優(yōu)勢。

只可惜國內(nèi)手機影像太卷了。以至于三星的人像并不在第一梯隊。
谷歌手機不管是摳圖,還是氛圍感,還是人物膚色以及美顏方面,可以說處處都讓我沒有什么好感。

總之,我絕對不會用這款手機拍攝人像的。
4.1.3 是否可調(diào)節(jié)
拍攝完成后,在相冊里華為、三星、小米和vivo 都可以再后期調(diào)節(jié)虛化效果,以及對焦點位置。
簡單說可以先拍照后對焦。虛化效果也可以變化。這個功能我很喜歡。
不過小米改變對焦點的變化特別小。完全失焦幾乎不可能后改對焦點重新清晰。改變模擬光圈值,背景虛化有明顯變化,但是程度上也并不算很大。
至于OPPO手機,那是可以調(diào)節(jié)虛化效果的。
4.2 模擬慢門
這是我一向看中的功能。但是時間有限,我實在沒辦法一項一項去測試。所以我先列出來各款手機有什么模擬慢門的場景。
小米13 Ultra
行人霧化、車軌、流水、光繪、星軌
OPPO Find X6 Pro
光繪、流水、車軌
華為 P60 Pro
星軌、光繪、流水、車軌
vivo X90 Pro
星軌、光繪、流水、車軌、行人霧化、煙花
榮耀Magic5?Pro
居然沒有!
三星S23?Ultra
居然沒有!
谷歌 Pixel
有模擬慢門
雖然我沒有一項項都測試,但是我也測試了很多。

小米13 Ultra

OPPO Find X6 Pro

華為 P60 Pro

vivo X90 Pro+

榮耀 Magic5 Pro
三星 S23 Ultra
谷歌 Pixel 7 Pro
在水邊,小米、OPPO、華為、vivo和谷歌手機都可以模擬虛化,并且可以手持。榮耀和三星手機只能拍凝固的瞬間。大家覺得海浪揚起也挺好看的是不?這個手機都能拍,但是這倆就拍不成慢門效果的。
當然你非要抬杠說,加濾鏡和三腳架也可以。那這么麻煩了,我為什么不用相機拍攝呢?
小米13 Ultra
OPPO Find X6 Pro
華為 P60 Pro
vivo X90 Pro+
榮耀 Magic5 Pro
三星 S23 Ultra
谷歌 Pixel 7 Pro
拍攝車燈軌的時候,小米、OPPO和vivo手機都可以簡單手持拍攝。華為則不行,但是通過簡單的比如手放在欄桿上稍稍穩(wěn)定一些,不需要絕對穩(wěn)定,也可以拍攝。但是榮耀和三星只能通過專業(yè)模式長曝光,那么必須要三腳架,要不然就是抖動的虛。
小米13 Ultra
華為 P60 Pro
vivo X90 Pro+

最難的還是星軌模式。這一點不測一測,壓根不知道這個功能能不能用。尤其是一拍往往就需要2小時。兩小時拍完了結(jié)果和小米這樣子,我就想罵人了。像華為這樣子,我也會罵人。vivo稍微好一點點,但是一樣會罵人。
我覺得可能我拍攝有問題,我再調(diào)整,又是兩小時,還是這樣的話,我會非常討厭這款手機了。
只有這三款手機有拍攝星軌的功能,但是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垃圾。
相機部的同學們,我問你們一句,你們做出來的功能,自己不去測測嗎?
我來幫助大家節(jié)省時間。這款3款手機都不行。別試了!
其實在拍攝星軌這方面,我很喜歡努比亞和中興的模式。就是單張拍攝,后期手機自動合成。雖然稍微復雜了一點點,但是成功率非常高。對于星軌的拍攝,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稍微花1分鐘學習一下。甚至我們可以將學習引入到打開這個功能之后,手機界面的引導。
這一點去年小米相機部的小伙伴私下和我聊過。問過我利用小米手機的定時連拍,拍攝出一組照片,然后一鍵后期合成星軌行不行。
我認為就應(yīng)該是這樣。大家的學習成本僅僅是調(diào)節(jié)一下星空的參數(shù),甚至可以自動曝光自動識別星空——至少vivo能做到。然后一組照片,既可以生成星軌,也可以生成星空的延時攝影短片——小米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實現(xiàn)。
小米的那位小伙伴,去做吧!你做出來我一定在微博上玩命夸。哦,vivo也有類似功能,在專業(yè)模式下。也做吧!做了我一定玩命夸!
模擬長曝光的總結(jié):
在模擬長曝光功能方面。華為最早,早年效果也最好。尤其是目前唯一一款所有焦距都能實現(xiàn)模擬長曝的。但是這個功能多年沒進步了。僅僅流水可以手持。場景也比較少了。
小米手機場景不少,但是目前僅僅主攝可以實現(xiàn)模擬長曝。雖然除了必須用三腳架的,都可以手持。但是功能方面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vivo是在這方面最為努力的。當然這個功能也比華為和小米都晚出現(xiàn)。好處就是效果不錯——除了星軌,同時除了長焦以外,超廣角、主攝、2倍鏡頭都可以實現(xiàn)。除了必須用腳架的,也都可以手持。目前來說,我認為vivo是模擬長曝做得最好的。
OPPO手機的模擬長曝出現(xiàn)比較晚。場景也比較少。已經(jīng)有的場景效果還不錯。只能主攝使用。還需要努力啊。
谷歌手機智能識別場景,然后也可以實現(xiàn)模擬長曝。但是場景有限。效果也一般。不過對于一款海外的手機能做到這個,還是值得夸獎的。
榮耀和三星的話,沒有這個功能,意味著巨大的功能缺失。不管是攝影師還是愛好者,甚至是學習了這個功能的普通用戶,都無法通過你們的手機實現(xiàn)這個很出片的效果。簡單說,你們還沒有滿足攝影的基本需要。
5 構(gòu)圖
手機的構(gòu)圖和相機構(gòu)圖是一樣的。最終都是有人腦袋來掌握。但是拍攝設(shè)備,不管是手機還是相機,都可以給我們思考提供參考。
那么參考有兩點是最為重要的。
一個是模擬水平儀,一個是構(gòu)圖輔助線(三分線,又叫九宮格)。
我很開心地告訴大家,這次評測的手機都有了。
但是有兩個問題。
1、不是每張照片我們都是能端得好好的去拍攝。那么我們可能就是一個很別扭的角度去看屏幕。水平儀水平的時候,通常都會有色彩的不同,提示大家水平了。但是如果不明顯的話,角度刁鉆的時候不方便看。
不點評批評了,各位廠商自己回去看看。
2、vivo和華為的手機水平儀并不準確。不需要你質(zhì)疑我,這是我長時間使用的感受。自己去拿一臺自己的手機去看看。
再這里說一下邊框水印的問題。去年小米12S Ultra帶來了邊框式水印。我覺得非常好看。彼時彼刻和小米的小伙伴聊天的時候,他們對于這個水印的態(tài)度極為開放,認為如果大家都覺得好,其實樂于看到其它廠商也用。
而隨后華為等廠商都用了。在我看來也是一件好事。既然大家喜歡,那就跟上。
現(xiàn)在還有一些廠商沒有,我很希望大家都跟上。因為確實挺好看的。
6總結(jié)
順序就是本次橫評的排名。
小米13 Ultra,擁有目前來看最為合理的焦距。得益于此畫質(zhì)方面也是最好的。當然在取景方面,合理的焦距配置也是大有裨益。
我覺得未來廠商們可以考慮超廣角+1英寸主攝+3倍左右直立長焦+5倍或者10倍的潛望式長焦,這款潛望式長焦可以考慮用極高像素的傳感器。
獨特的色彩與影調(diào)依然是攝影師和發(fā)燒友最為喜歡的。同時將手機帶入了色彩與影調(diào)比拼的高審美時代。功不可沒。(甚至包括邊框水印,也是一種高審美。)
小米做到了利用手機提升審美。這個評價很高。
人像方面一直都是小米的明顯短板,在這一代我覺得盡管沒有變成長處,但是不至于因為這一點放棄這款好手機了。
功能方面相對還算是不錯,但是這方面依然可以向vivo甚至是華為學習。
將其排到第一,很大原因就是焦距的合理。這一點對于目前手機來說是非常決定性的。同時也沒有明顯的短板了。
哦,還有一點,小米手機是我認為上市時候就完成度很高的產(chǎn)品。不需要什么太大的升級,一上來就有很好的表現(xiàn)的。
推薦給:追求極致影像的攝影師和愛好者。
vivo X90 Pro+,4攝配置,但是焦距方面真的可以借鑒一下小米的配置。去年評測的時候我就說過,1英寸主攝裁切出來的2倍其實很好,沒必要單獨再來一個2倍了。
人像方面依然是一大特色,但是差距已經(jīng)逐漸被追上。摳圖啊,虛化的效果,可以再增強。
功能全面好用是我覺得vivo的一大特色。而且做得真的好。
利用手機抹掉攝影的門檻,vivo繼承并且發(fā)揚了。
上市大半年了,沒想到這款產(chǎn)品依然能打。而且這么能打。
推薦給:什么都想拍的攝影師和愛好者,不太懂攝影的普通大眾。
OPPO Find X6 Pro現(xiàn)在的方向絕對是對了。但回頭看看小米和vivo在這條路上,尤其是vivo,這些年是怎么摸索過來的。就能明白,靠一代產(chǎn)品直接超車幾乎是不可能的。小米12S Ultra那一次大飛躍,也是站在11 Ultra肩上的。
所以回歸現(xiàn)實,腳踏實地,正視差距——而且差距又不大。
但是我覺得能在如此卷的環(huán)境中排到第三名,已經(jīng)是對于OPPO重歸正路以及此次努力的肯定了。
優(yōu)秀的色彩和影調(diào),優(yōu)秀的畫質(zhì),以及一直以來不錯的審美表現(xiàn)。讓OPPO給我們提供了一款越用越順手的手機(這一點我相信之前買了這款手機的用戶都能感同身受)。
但是功能方面依然要補足??!
還有就是OPPO在變焦時各個倍率——不單單是整數(shù)的,都應(yīng)該進行畫質(zhì)的優(yōu)化。問題我點出來了,自己去看看吧。
推薦給:需要一款攝影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異的綜合旗艦手機的用戶。
以上三款,是我樂于拿出去拍攝的。對于出片方面,手機會給我更多信心。
華為P60 Pro ,讓我不太清楚一個很追求極致影像的廠商為什么遲遲不上極致的硬件。唯一的答案只能是華為希望是造一臺拍照的手機,而不是有通訊功能的相機了。
如果是這樣,我覺得P60 Pro是一款非常好的產(chǎn)品,絲滑的使用體驗,輕薄的機身設(shè)計。很好。
但是對不起,我這是影像評測。人像的進步其實是始于去年Mate50系列的,悄悄地給了華為用戶一個大驚喜。華為之前最讓我吐槽的點沒了。
現(xiàn)在來看,就是硬件的差異,造成了一些很難用算法彌補的問題。我依然認為華為算法很厲害,甚至可以跨級。但是跨不了兩級。
傳統(tǒng)功能方面的領(lǐng)先,已經(jīng)被vivo超越,甚至我覺得拉開了距離。真的太多年沒有更新了。
還有就是,在2023年,我非常不認可玩命壓高光和提亮暗部。這個時代過了。我也聽到小龍總說要有華為獨特的色彩和影調(diào),但是我現(xiàn)在還沒感受到。
額外夸一句長焦微距。
推薦給:希望有一款更像手機,但是同時有完備攝影功能的手機的人。
截止到華為,當我只用一款手機,我都能接受。以下的手機,在2023年,我不會接受了。
榮耀Magic5 Pro一直讓我覺得沒找到方向。畫質(zhì)是不錯,但是看看前三名是什么硬件水平了。我甚至想不出開發(fā)布會說影像旗艦產(chǎn)品的時候談什么亮點了。
應(yīng)該是都夸吧,但是全面很平淡啊。
榮耀原本是有和華為一樣的功能體系的。分開幾年了?還是沒有。曾經(jīng)有的,現(xiàn)在沒有。真的說不過去。
三星S23 Ultra和榮耀算是并列吧。畫質(zhì)是不錯,但是全面平庸。該有的功能就一直沒有過。哦,機身手感真的不錯。就這樣吧。
谷歌手機,其實功能性比榮耀和三星還多。真的是挺好玩的。但是硬件上的差異還是明顯的。人像是真的不行啊。此外拍到最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手機真的不好用。反正國內(nèi)也不好買,大家看個樂吧。
鳴謝:UX——我覺得最帥的數(shù)碼博主。鳴謝:Chaconne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