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看看大家怎么說
導讀: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看看大家怎么說。
1、人生什么最重要?陡然見看到這個問題讓人情不自禁的陷入沉思……
身體嗎?
似乎是的,身體健康很重要。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體魄,一切的夢想、欲望、感受、名利全都會大打折扣,或者成為過眼云煙。但又好像不僅于此!
幸福嗎?
似乎也是,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人人渴望的美好時刻,每個人各自的人生巔峰必然是幸福的,也自然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從呀呀學語到揮斥方遒,從青蔥歲月到花甲之年,我們被各種親情、愛情、友情濃濃的包裹著,如果此生沒能經歷這些,當撒手人寰的那一刻我們必然是滿滿的遺憾了。但似乎也不僅于此!
那么人生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我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過程!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珍惜自己生命中碰到的每一個緣分,好好的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各自有各自不同的人生軌跡,這其中充滿了各種酸甜苦辣、喜怒哀樂。有失望有痛苦,也有歡樂和喜悅。我們一一都體驗了,或許,當我們要離開這個世界時,回顧這一生走過的路,才覺得自己沒白活。畢竟,你自己的人生沒有人能夠重走一遍,即使你自己也不行。
胡言亂語一通,博君莞爾一笑!

2、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夠替代一個人的健康,延伸一個人的生命!所以說,生命是唯一,健康是第一。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就等于擁有了明天,贏得了未來。
古人云,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梢娤热霜毜降闹腔?,遠大的思想,詮釋了生命的重要,寓意了自我存在的價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有很多人忙于奔波,疲于工作,卻很少學會調養(yǎng)自己的身體,仿佛總感覺自己精力充沛,病痛似乎還遙不可及,其實錯了,很多疾病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從小毛病釀成了大隱患。最后,錯過最佳治療的時機,付出了無法挽回的慘痛教訓!結果是人走了,錢沒花了,或者是人財兩空,撒手而去。由此可想一個人的健康,不僅僅關乎著家庭美滿,同樣也隱喻著人生的成功。一旦失去了健康,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將化為泡影。
愛惜自己,熱愛生命,一定要從健康做起,抓小防大,才是一個睿智者的最佳選擇。

3、你依然是星空中最亮的星
——靈遁者
可以這樣去理解,一切東西都在對外輻射或吸收能量,所以一切東西都在“發(fā)光”,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都是一樣的。那么所有的一切從不同的距離看,都像“星星”,而當我說,你依然是星空中最亮的星星的時候,是在說我自己,也是在說你。
上一章關于人工智能的內容里,我說人工智能在智能意義上超越人類似乎是必然。但要統(tǒng)治人類,可能不會。就是因為我相信,當一個物種的智慧達到一定階段,“統(tǒng)治”對于它來講,沒有意義。他只會追求更寬廣的自由。
所以我不害怕人工智能的飛速發(fā)展。也許在我有生之年,我的智力在人工智能看來,幼稚的就像個小學生。50年后,他們也許會讀到這篇文章,就像你們現在讀這篇文章一樣。

或許如果你相信外星人存在,存在在一個遙遠的地方,但人類所做的一切外星人都一清二楚。借由網絡,他們也獲悉所有人類的學術資料,文學資源……我相信外星人存在,一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相信這一點。有人會問:“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也熟悉人類,為何不主動找人類接洽?”
答案很簡單,外星人不需要人類!就好像,我們現在認為人與動物應該和諧相處。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正在捕食角馬,跟拍的攝影人員會去制止嗎?不會的,因為我們懂得了,這是自然的法則。當人類也自相殘殺時,也許也有一種生命會這樣認為,認為這是人類自己的事情。即使人類要滅亡了,這也是人類的事情。
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這是一件奇妙和難以追溯起因事情。如果我們相信世界是聯系的,那么世界是確定的,就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所以我一直站在了愛因斯坦這邊。
有一個老師讓學生以“人生”為題,寫作文。一個最差的孩子只寫了一句話:“他剛出生,就死了?!焙芏嗳?,把這個當做笑話,我看到后,卻嚴肅了。他剛出生,就死了。這是你我都聽過,甚至見過的真實故事。對于這樣的人,我們以沉默來表達同情。
其實對于地球而言,對于太空中的一顆星星而言,任何一個人,其實就是剛出生,就死了。哪里有漫長的歲月?哪里也沒有!
任何一個人都難能可貴,如果我問:“你和愛因斯坦之間的區(qū)別是什么?”我不知道,你會回答什么。但我卻一直在說,你和愛因斯坦之間本來沒有區(qū)別。

如果你真的去思考了,人是什么樣的人?就一定會贊同我所說的話。相信我,沒有天才一說。一生下來,就會說話的人,你見過嗎?一生才來,就會譜曲的人,你見過嗎?你都沒有。所以你必須承認,沒有先天存在的天才!只有先天存在的人。
在沒有生下你之前,你的父母已經知道了,你是個人。但你是什么樣的人,只有后來才有答案。所以你和愛因斯坦之間本來沒有區(qū)別,區(qū)別在于學習和選擇。
我在農村的時候,學習一塌糊涂,什么都不會。反手寫字,加減乘除一個也不會。天天被老師打。我自己也懷疑我腦子真的有問題。后來到城里讀書,我慢慢發(fā)現,我智力沒有問題。還有很多老師,說我想問題的角將度總和別人不一樣。
柏拉圖是睿智的,他設計了一個思考,洞穴里的人。我又在這本書中,將這個思考深化了一下。得出了一個我認為是真理的真理:概念性的東西,必須是后天建立的。
而一個人如果腦中,沒有概念性的東西,其實算不上是一個社會性的人。勉強算得上是一個自然性的人。
學習使你懂得很多,學會很多。但選擇和堅持,才能使得你成就某些事業(yè)。這就是你我和愛因斯坦的區(qū)別??浯髳垡蛩固沟奶觳?,是因為他有卓越的貢獻。但你真正去了解他的學術進程,你一定會贊同我所說的。
愛因斯坦1905年發(fā)表狹義相對論,1915年發(fā)表廣義相對論。中間經歷了10年之久。為什么?狹義相對論是時空理論,廣義相對論是引力理論。其實狹義相對論一出來,很容易就能想到要把狹義相對性原理擴展。就是在做這個工作中,愛因斯坦知道,這不是自己可以完成的工作。他必須先解決數學上的難題,那就是黎曼幾何,張量分析,高斯曲面等數學語言,這是愛因斯坦的短板。
不過愛因斯坦是幸運的,他的周圍都是大數學家。比如閔可夫斯基,他是愛因斯坦的老師。不過英才早逝,1909年去世,只活了45歲。閔可夫斯基家與大數學家希爾伯特的家只隔了一條河。
1900年左右,數學界發(fā)生了重要的思想變革,其領袖人物就是希爾伯特。而對希爾伯特影響大的人就是胡爾維茨和閔可夫斯基。而愛因斯坦上學期間,胡爾維茨是教授,閔可夫斯基是副教授,他完全有機會親自得到他們的口傳心授。1907年,也就是狹義相對論發(fā)表近2年的時候,閔可夫斯基認識到可以用非歐空間來描述洛侖茲和愛因斯坦的工作,將過去被認為是獨立的時間和空間結合到一個四維的時空結構中,即閔可夫斯基時空。所以四維時空的奠基人,說是閔可夫斯基和愛因斯坦一起完成也不為過。

而在建立廣義相對論的過程中,愛因斯坦要感謝的人就更多了。愛因斯坦也強調,他的廣義相對論是建立在數學世界的二巨頭高斯和黎曼的工作基礎之上的。同時也建立在很多物理奇才幫助下,例如麥克斯韋和洛倫茲,格羅斯曼、貝索、弗勞德里希、科特勒、努德斯特倫和福克。
其中格羅斯曼,貝索以及阿德里安·??酥苯訁⑴c了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建立。從一些回憶性質的談話我們知道,愛因斯坦曾跟格羅斯曼說:“你一定要幫我,要不我會瘋的?!彼悦恳粋€偉大的探索者,都是學習者,只有完成偉大的理論,才被認為是“天才”。
其他天才伽利略,牛頓,普朗克,希爾伯特,楊振寧,李政道……哪個不是這樣的。去了解一番,你就明白了。真正的天才,都是可以想象的。
也許有人會以一些具有非凡能力的人,來證明天才。我自己也特別羨慕一些人,也非常敬佩他們。比如《最強大腦》這個節(jié)目,涌現出一大批“天才”。在速算,記憶,辨別,聽力等方面,展示了“超人類”的能力。
但你去了解他們,這些能力,一定不是天生的。很多還是在工作中,鍛煉出來的。所以學習使得你頭腦看的更廣,更有預見性。而選擇和堅持,才會使得你成功。
學習就是教育,所以立國之本,強國之本是教育!戰(zhàn)火中,要戰(zhàn)斗。但不能停了學,所以我很敬佩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家領導人還能堅持對教育大力扶持。老師和學生總是被保護起來的。
改革開放,恢復高考,短短40時間,中國經濟建設取得突破性發(fā)展,現在的經濟體量僅次于美國,躍居到第二位。各種尖端科技的突破,也得益于高校培養(yǎng)出的大批量知識分子。
選擇是什么?文學性的講,選擇是一種遺憾。有選擇就有遺憾。從心理學角度講,選擇是一種模式,你經常如何選擇,就會形成什么樣的模式。這就是你的性格形成的過程。很多經驗在里面,憑著這些經驗和學識,你在某種環(huán)境下,做出某種選擇。心理學家用性格和行為來描述你這種模式。
但相信我,任何一個心理學派,都無法像建立物理體系那樣,建立一個精準的人類心理模式。我在總結人性十大定理中,說過這樣一句話:真?zhèn)蔚母拍畲嬖冢珶o法界定。另一種表述是:人是具有矛盾性意識的,人的意識一定有非理性的一面。
這也是我放棄了去思考一個描述人類性格的模型,我認為我去思考的,和現有的心理學的各種模型相比,不會更出色。因為倫理關系不具有嚴格的數學邏輯和邏輯推理。而且這個矛盾無法解決。
上面的內容,只是詮釋“選擇”內容的冰心一角。就像開頭寫的:“他剛出生,就死掉了。”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有時候,在你剛要選擇的時候,故事就結束了或者無能為力了。

很多人在百度問:“靈遁者是什么學歷?”“究竟是什么人?”我今天就這個文章,回答一下。也不算脫題,大家可以從我來了解自己。我是農村出生,專科學歷,畢業(yè)于西安外事學院,大學學的是日語。初中時期對物理感興趣,學的也算不錯。高中對哲學感興趣,猶豫很久,選擇學文。所以高二之后,其他的理科知識,基本就放棄了。但物理還經??础R恢北S信d趣。所以我說寫《變化》和《見微知著》其實是在完成初高中時候的夙愿。不枉自己胡思亂想那么些年。
選擇很重要,回頭看才能看得清。接下來所說的,現在正讀書的朋友,可以認真聽了。人的精力有限,時間也有限。一輩子以活80年來算。白天和黑夜各一半,一般你一天能有效利用的,也就是12個小時。所以一輩子有效利用的,也就是40年時間。不算小學,求學時間大概10年左右,真正有效學習時間是5年。其他時間你在睡覺或者干其他事情。
而你在成長途中,遇到的事情或者說誘惑是很多的。而這個時候,你基本分辨不清你真正需要什么。我就分辨不清楚,雖然初高中也算乖孩子。但其實已經不乖了,內心是很叛逆的。學會了抽煙,打臺球,滑旱冰,也學會了踢足球,打籃球,還癡迷看小說,初中還打過架。
所以你會發(fā)現,真正學習的心思,就被分散了。而那個時候,還自己得意,與眾不同,特立獨行啥的。學習成績,自然就可想而知了,一般中等。
還有很多學生早戀,成績一落千丈的。相信你也聽過。這是一種人生,這是一種選擇。有選擇就有遺憾。那時候,我們都自持聰明,其實大家都一樣聰明,沒有誰是天才。否則不會有成績一落千丈,也不會有迅速上升者。
所以你們也大概就明白了,為什么我說我寫的《變化》和《見微知著》與其說是物理科普書籍,不如說是物理哲學啟發(fā)性書籍。你要讓我用數學語言去寫,那是我做不到的。幾乎沒有一點高數基礎,而且時隔離校這么多年,能磕磕絆絆完成到現在這個程度,我是知足的。

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你愛什么,就該為此付出??赡惝敃r,不一定就明白這一點。30多歲了,你再試著要回到校園,去攻克高數,高等物理等相關知識,就有些晚了。生活壓力原因,還是次要的。主要是記憶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巔峰時期已經過了。這些是我的坦白,很深刻的坦白。
尤其是想象力,對于探索者而言,真的非常重要。而我在上面所說的模式,包含了性格,其實也包含這種想象力和潛意識思維。千億級神經的靈活跳躍是你想象力的保證。當模式不斷被固化,不斷被穩(wěn)定,想象力就會匱乏了。你意識不到你無法突破自己的思維模式。
你能沿著一個方向走,這就是堅持。這就是我為什么說先是學習,后是選擇和堅持。我熱愛物理,卻沒有堅持為此付出,所以就一定做不到巔峰。只能根據現有的對物理的了解,做出一些你的認識和想象,來試圖對當下的物理世界,做出屬于你的認知。但這個認知,不一定是正確的,因為沒有數學基因。但我依然覺得,我的思想是難能可貴的,趁著年輕,寫出來,也許可以給年輕人眾多啟發(fā)。最關鍵的是,也了了自己的一樁心事。這么多年,該想的那些想法,經過整理匯編,終于寫在紙上了。
選擇了,就不要后悔。選擇了,也就不要懼怕別人說你。因為那是你的選擇。別人說我是民科,我自己也承認就是民科。但其他選擇,也不一定都是壞的。我從小身體弱,高中癡迷打籃球,那時候體能明顯上升。愛看文學和哲學類書籍,也對于我寫作是有幫助的。高中癡迷小說,被老師收走好幾本書,還被請了家長。高二動手試著自己寫小說。也寫了詩歌等。這就是選擇。

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書籍《探索生命》